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94年,英国人不远万里送来一个改写历史机会,却被乾隆视为垃圾

1794年,英国人不远万里送来一个改写历史机会,却被乾隆视为垃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22 更新时间:2024/1/7 10:20:40

正如著名大诗人苏轼曾说的:“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我们缺少的永远不是改变的机会,而是缺少抓住机会的智慧。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它的灭亡不仅仅代表着中国封建政权的瓦解,还进一步开了中国被侵略的历史。

篡改历史的机会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实力一度领先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可短短几百年的时间,我们一度被退出历史舞台,不免惹人唏嘘。

事实上,我们原本有改写历史的机会,但是不幸的是没有把握住,在1794年,英国人曾不远万里给我们送来一个改变历史的机会,但这被当时在位的乾隆皇帝视为垃圾,机会犹如彗星,眨眼就流逝了,我们错失了这个机会,这也导致了后来战争的惨痛历史。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英国的发展,而彼时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

乾隆

外国人一向对神秘古老的东方大国充满着好奇,随着一系列的来往,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进入工业时代的英国,生产力大大增长,它迫切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国家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在它东边的富饶大国。

前往中国之路

1792年,英国派出三艘军舰从英国港口出发前往中国,有点类似当年成公主入藏,英国这三艘军舰上不仅仅有送给中国的礼物,还有学者、画家、技师、外交官、贵族等等共计700多人,英国之所以派出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使团出使中国,就是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

此次英方派人到万里之遥的中国,领头人是马戛尔尼,早在他们出发之前,英国国乔治三世的信件就通过东印度公司、两广总督传递到乾隆皇帝的手上。

国王在信中真诚地表示中国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是一个双赢互利的好事,就国王自己来说,他认为乾隆皇帝肯定会同意这个共赢的买卖,对于马戛尔尼来说,他也觉得自己此次出行一定不辱使命,因为他这次来中国还带来了很多工业革命的优秀成果,比如蒸汽机、织布机、还有榴弹炮等热兵器,他认为中国人一定会很欢迎这些“洋玩意”。但是令人跌破眼镜的是,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得到中国的热情回应。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人民生活也算安居乐业,中国自诩“天朝上国”,事实上,由于信息闭塞,加上认识不够,政府官员包括乾隆皇帝都对中国充满自信,对英国这样的小国不当回事。

当马戛尔尼一行人在海上航行9个多月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澳门,正当他们准备北上觐见乾隆的时候,澳门官员们要求英国船舰上要插上写有“英吉利贡使”字样的旗子,这完全将他们看成进贡的使团,这引起英国方面的极大不满,虽然引起双方的不愉快,但经过调节斡旋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似乎也为后来的马戛尔尼的无功而返埋下伏笔。

此次英国使团来到中国是以庆祝乾隆八十大寿为契机,原本以为这个时机最有利于双方达成互通有无的一致意见,成为战略伙伴,但是没想到乾隆皇帝一口拒绝了英国人通商的意见,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回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一通有无”;

并且对于英国送的礼物也不屑一顾,那些技术工人等等也没受到重视,甚至在马戛尔尼邀请清朝官员参观英国使团中警卫排练很久的射击表演的时候,也被一股脑的拒绝,马戛尔尼对此感到无奈的同时也对中国充满鄙夷,毕竟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还是用火绳引爆的枪,但是无论如何无一官员愿意参观英国的射击表演。

令人讽刺的灰尘

眼见通商无望,又不招清朝上下的待见,在乾隆面前碰一鼻子灰的英国使团在马戛尔尼带领下沮丧地回到了英国。后面的历史,大家也都知道,因为闭关锁国、清朝政府的腐败等等原因,清朝国力衰退,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此时的中国不可避免的遭受这场战争。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当他们火烧圆明园,争抢中国的珍宝的时候,英国人发现了他们国家当年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那些炮弹、大炮等强杀伤力武器完好无损地堆放在库房里,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可见自送来以后,清朝政府就没有看过一次。但凡当时中国军队使用这些武器,可能列强入侵也不会如此顺利。

我们都很清楚,别说打仗时使用这些重兵器,恐怕会用这些武器的人在清朝也没有几个,如果当时乾隆皇帝或是清朝官员不过于自信,以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当时认真接待1794年的英国使团,以谦虚的态度学习英国;

好好利用那700多个能工巧匠、智人学者,可能清朝不会灭亡那么快,可能中国就不会遭受那么多无妄的侵略,可能中国的历史就要被改写,而这一切都终结于乾隆皇帝错过那个改写历史的机会,并将其视为垃圾。仿佛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天注定,那时由于自大的错失将成为我们数年的遗憾。

前车之鉴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今大清已经灭亡100多年了,我们已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我们的新时代,错失英国人送来的机会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道色彩,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能创造未来,所以新一代的中国人应该秉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开发创新中国技术的同时也不忘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技术,取长补短是我们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现在的我们的国家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我们仍然宣传居安思危,乾隆皇帝将1794年英国人送来的机会视做垃圾,由此引起的蝴蝶效应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珍贵经验。

文/刘白惜

更多文章

  • 1953年,44岁妇女临终前对清洁工丈夫吐露一个秘密:我曾是大清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40岁老工人娶清朝皇妃,娶了妻子六年后发现是清朝皇妃

    (文秀)但是后来随着民国到来,他的皇帝梦也随之破碎。在他的皇帝梦破碎之后,他的一名妃子选择在他投靠日本人之前离开他,并且给予他一封离婚书。多年后这名和溥仪离婚的妃子在临终之前,对自己现在的丈夫坦露了自己的秘密:我曾是大清皇妃。一、文绣之死1953年,年仅44岁的文秀,因为心肌梗死命悬一线,临终之前,

  • 13岁少女被乾隆看中,与令妃争宠成六宫之主,死后乾隆亲自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把19岁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对令妃评价,乾隆与令妃谁厉害

    首先,关于舒妃的家世,清实录中没有记载,不过,民间编纂的《星源集庆》(《爱新觉罗宗谱》)中吗,称舒妃为叶赫那拉氏,侍郎永绶之女,故学者普遍认为此永绶即康熙朝权相纳兰明珠之孙永寿,永寿曾任职兵部左侍郎。其实,虽然舒妃册文中没有如“诞育名门”的相关描述,但其祭文中却给出了答案:“毓质华楯”“毓质名门”,

  • 1896年李鸿章访美老照片:身穿黄马褂,身高1米83,惊艳纽约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也正是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第一次产生了“外国人比中国人高”这个想法。因为身体的壮硕与否往往决定着战争与否,至少在当时的老百姓心中是这样认为的。而大清逢战必败,不正是说明了中国人在体型上都低人一等吗?不过,事实却未必如此。今天我们就来看几张1896年李鸿章访美老照片:身穿黄马褂,身高1米83,惊艳纽约

  • 14岁入宫得42岁道光专宠,26岁成皇后,被皇帝呵护19年,唯一儿子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光最小的妃子,道光皇帝有多爱民,道光皇帝的第几个儿子继承皇位

    ▲道光皇帝画像前言道光皇帝并不好女色,在他41岁那年,宫中举办了一次选秀,当时一个姑娘一下子就抓住了道光皇帝的心,它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因为钮祜禄氏出身本就高贵再加上她样貌、品性等都非常的后,道光皇帝直接赐了封号全,且入宫就是全嫔,可见道光皇帝对其的喜爱程度。▲剧照14岁成为

  • 姜子牙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可以在乱世中帮助周武王建立功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子牙全部实力,姜子牙给谁封神更厉害,姜子牙武力有多高

    传闻姬昌在请姜子牙出山的时候,姜子牙却提了个要求,让他就亲自拉车带着自己走。姬昌累的跟个什么似的,走了800步实在是走不动了。这时,姜子牙对姬昌说:“你拉我800步,我把你江山800年。”这下可把姬昌给后悔死了,可已成定局。这就是典故“文王八百步,周朝八百年”的由来。那么,姜子牙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可

  • 37年前,商代遗址出土青铜器中藏一颗人头,谜底十几年后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考古队出土文物时,专家意外发现,原本是商朝人用来烹煮食物的青铜甗,竟然盛放着一枚头颅。考古专家对此疑惑不解,立即展开全面调查,经过一系列检测,查阅相关资料,考古专家终于揭开了青铜甗盛放煮熟头颅的谜团。甗中盛放的头颅呈灰色,且颅骨上有明显的锯齿状痕迹。考古专家由此推断,头颅是被人砍下来,随后才放入青

  • 日本“长子奴隶制”,哥哥当家集成全部,弟弟出生即奴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日本奴隶制电影,日本奴隶制社会最强盛时期,公主招奴仆

    假如你一出生,就意味着一生成为哥哥的奴仆,你是否愿意?14世纪末,“长子奴隶制”成为了家产继承的主要方式。如果你托生的好,成为家里的嫡长子,那么你将平步青云,但要是“点儿背”托生成次子,完了,这辈子你只能是哥哥的免费奴仆。那么这种奇葩的制度究竟是怎么演变来的?它跟我国古代的嫡庶制度一样吗?特有的继承

  • 前半生漂泊困顿,后半生名垂青史,姜子牙的人生逆袭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子牙人生逆袭给人的启迪,姜子牙的人生智慧曾仕强,姜子牙真实寿命

    关于姜子牙的身世颇为迷离,春秋战国时期就众说纷纭,据说是神农炎帝五十一世孙,伯夷三十六世孙。而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也只用“或”“或曰”来表示他的身世。又有相传,他的祖先是尧舜时期的重臣“四岳”之一。当年黄河流域洪水滔天,尧舜向“四岳”征求治水人选,“四岳”先后向尧舜举荐鲧禹父子。在大禹治水

  • 历史中的姜子牙不是神仙,但却是百家宗师,文化影响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子牙凭什么号称百家宗师,姜子牙和各种神仙关系,姜子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

    我们为什么要自称炎黄子孙?不是因为上古时代有个帝王叫炎帝,而今天有一部分人正好是他的后代。而是因为:姜太公祭祀的祖先被称为“炎帝”。姜太公所代表的族人,被认为是炎帝后人。尽管今天的人类分子学证实:姜太公后人和周文王后人是同一支,共祖年代距今3800年和3300年。但我们能炎黄并称,称炎帝后人,的的确

  • “夏朝”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过?学者:确实存在,但或许不在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朝到底多可怕,夏朝10大美女,老梁讲夏朝完整版

    春秋时期有五霸,战国七雄乱天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万国朝贡,礼仪之邦。汉唐盛世,天下无双。中国,其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国家的层面,是中华民族文化上下千年所整合而成的东方文明,是凝结了人类璨烂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见证了世界历史上无数文明兴衰的东方巨龙。然三皇五帝邈难寻,只因没有相关的可信服的史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