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姜子牙的身世颇为迷离,春秋战国时期就众说纷纭,据说是神农炎帝五十一世孙,伯夷三十六世孙。而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也只用“或”“或曰”来表示他的身世。又有相传,他的祖先是尧舜时期的重臣“四岳”之一。
当年黄河流域洪水滔天,尧舜向“四岳”征求治水人选,“四岳”先后向尧舜举荐鲧禹父子。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他的祖先因为辅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或“申”而成为当时的诸侯国之一。不过,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庶人。
身为“赘婿”的姜子牙真是啥不会干,整日只知道书不离手,其他一概不知,甚至包括夫妻缠绵、生儿育女这种事也不中用,气的妻子马氏直接说“姜子牙是无用之物”。实在受不了的马氏,让姜子牙做点生意赚些钱两,总比无所事事的好。
第一回,他自编了竹篱一担到朝歌城去卖,从早到晚,一个也未卖出;
第二回,他磨了一担面粉到朝歌去卖,四门走遍无人问津,正当有人要买时,却被一匹惊马踢翻,加上一阵狂风,尽将面粉吹刮干净;
第三回,他约好友宋异人帮他在朝歌南门开酒店,开张一日,因天气炎热,猪羊肴撰尽被热气闷蒸,肉也臭了,酒亦酸了;第四回,宋异人又赞助他贩马、牛、羊、猪,待他赶着牲口到了朝歌城,正碰上天旱求雨,皇帝出了告示禁止屠沽,结果牛、马、猪、羊尽数充公,连人也差点被抓间罪。
周文王姬昌请教姜子牙如何才能夺取天下和治理国家?姜子牙建议姬昌顺应天命,积善修德,明道行仁。既要坚定灭商决心,争取人心,扩大影响力,更要清醒认识与商周的实力差距,韬光养晦,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切。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历经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牧野决战的大胜,灭掉商朝,将周国升级为新的天下共主周朝。
姜子牙的一生,半世微贱,漂泊无定,身处逆境始终动心忍性、自强不息、增益其所不能。他半生微贱一朝得遇成就功名的传奇经历,成为绝好的传奇小说演绎素材,最终以“太公归位,众神回避”的神上神形象,从历史走向神话。
来源:网易游戏忘川风华录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尚是一个阐教的老仙人,七旬时奉元始天尊之命,骑着四不像,带着神器打神鞭及杏黄旗下山,扶助周朝,取代商朝,并执行封神的计划,打神鞭是姜子牙的武器,可以击落有修为的神仙。
漫长的战斗中姜尚面临了七次死亡,三次灾厄,但最终平安无事,大破诛仙阵,盟津会八百诸侯,斩妲己,成功让武王一统江山。姜尚也将战斗中阵亡的英雄义士们,册封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为仙界注入新血。
姜尚由于小说与民间传说的风行,受人奉为神明。民间有时会以色纸,上书“姜太公至此”贴于家门等处,以求避邪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