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两个恭亲王,他们命运如何?

清朝的两个恭亲王,他们命运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80 更新时间:2024/3/18 7:51:37

清朝近300年历史,有几百个亲王,但却只有几十个亲王爵号。所以,难免有亲王爵号雷同的现象。

比如,恭亲王这个爵号,就曾经出现了两次。

第一个被授予恭亲王爵号的,是顺治帝第五子常宁。

常宁生于1657年。顺治皇帝在世时,没有给常宁封赏爵位。顺治皇帝死后,康熙皇帝即位。1671年,康熙皇帝将自己的弟弟常宁封为恭亲王。

1690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常宁也随军出征,授安北大将军,与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分道讨噶尔丹。在这次出征中,常宁打败了噶尔丹军队,但没有穷追不舍,被罚去了3年亲王俸禄。

1696年,康熙皇帝再次御驾亲征噶尔丹,常宁仍然随军出征。

清朝史料对于常宁的记载语焉不详,除了这两次出征噶尔丹外,就没有什么事迹了。倒是在《清世宗实录》里,常宁的侄儿雍正皇帝将自己的叔叔批评了一番:“朕叔恭亲王常宁,昔年受皇考友爱深恩,不知感激报效,因循懒惰,悠忽终身,此中外所知者。”

雍正皇帝批评叔叔受康熙皇帝很深的恩爱,却不懂得感激报答,反而养成懒惰的习惯,终生碌碌无为。

康熙皇帝向来勤于政事,当然不喜欢懒惰之人。因此,他与弟弟常宁关系并不大好。1703年,常宁去世后,康熙皇帝虽然写了一个100多字的碑文,却舍不得给他一个谥号。

常宁去世后,康熙皇帝没有给常宁第三子海善破格承袭恭亲王的待遇,连正常的降袭一等待遇都丢了,连降两级,封为贝勒。不久,贝勒海善因为“坐纵内监妄行,夺爵”,连贝勒都丢了。

此后,常宁这一代人混得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最后,只落得奉恩将军爵位,相当于正四品武官。

第二个被授予恭亲王爵号的,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奕訢

奕訢生于1833年,他天资聪颖,精通诗文、武功骑射,胜于皇四子奕詝。可是,他最终与皇位擦肩而过。道光皇帝将皇位授予皇四子奕詝,这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不过,道光皇帝在遗诏中,将奕訢授予亲王爵位。这种不同寻常的安排,或许显示出了道光皇帝在继承人选择上的纠结。

咸丰皇帝即位后,按照父亲的遗愿,将弟弟奕訢封为亲王,爵号则选择了恭亲王。

新一代恭亲王奕訢,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权力最盛时,被授予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要职,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极为显赫。

恭亲王奕訢干了不少事情。他主持朝政,任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先后平息了太平天国、捻军,收复了新疆全境。随后,又兴办了洋务运动,创建工厂、制造机器、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兴办电报、训练军队、创办学校,喊出了“自强”“求富”的时代最强音创造了“同治中兴”,在朝野内外声望极高,被誉为“贤王”。

然而,置身政治权力中心,恭亲王奕訢也经历了几起几落,一次咸丰皇帝解除所有职务,两次被慈禧太后解除所有职务。这些经历,将他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1898年,当光绪皇帝兴致勃勃地发起变法之际,征询王公大臣的意见,恭亲王奕訢默然不语。

1898年5月29日,恭亲王奕訢病逝,终年66岁,他被赐谥号“忠”,加恩进贤良祠,配享太庙。他的孙子溥伟袭爵了恭亲王爵位。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晚年迷上谦妃,56岁时喜得小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谦妃,清朝,历史解密

    提到雍正这位皇帝,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都认为他是一位非常英明的君主,虽然他在位期间非常的短暂,并且做出的功绩也比较有限,但是史书评价他是最勤劳的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基本上没有耽误过一天早朝,每天早上都会很早就起来处理政事。而且最难得的是雍正不好女色,他这一生只有八位嫔妃,而且其中有七位都是他的父亲赐

  • 十六国后燕之第四位皇帝:慕容麟有多阴险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容麟,后燕,历史解密

    慕容麟(?---398年),一作慕容驎,字贺麟(贺驎),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将领。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的庶子。慕容麟平素不受慕容垂喜爱,慕容垂被迫出逃前秦的时候,慕容麟在半路上逃回前燕告发其父。其长兄慕容令被前燕放逐后,欲偷袭龙城(今中国辽宁省辽阳县),亦是被慕容麟告发,事败身死。前燕灭亡之后,慕容垂回

  • 李商隐最悲观的一首诗,其中两句千古流传,你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商隐,唐朝,历史解密

    晚唐早已不复盛唐的繁华,朝中名臣寥寥无几,皇帝也缺少治国才能,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不少,杜牧和李商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两人被称为“小李杜”,基本上撑起晚唐诗坛半壁江山。李商隐思想境界开阔,文笔比较独特,爱情诗是他的拿手绝活,擅长用蒙太奇的手法创作《无题》,尤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最为知名。

  • 宋朝虽然很弱,但战争胜率为什么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说起宋朝,我们一般对这个朝代就两个印象,第一是有钱,第二是比较弱。宋朝有钱我们是都知道的,GDP最高的时候占了全世界80%左右,全世界只有宋朝可以达到这个水平。比较弱我们也知道,宋朝从建立就一直处于挨打的份,北宋被辽国打,最后被金国灭亡。南宋被金国打,最后被蒙古灭亡。而且宋朝重文轻武,很多武将的下场

  • 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年仅26岁的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顾命八大臣,清朝,历史解密

    其实这件事情吧,史书上是有具体的记载的,也叫做“辛酉政变”。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为主联合恭亲王奕䜣的势力,以最快的速度打败了载垣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慈禧他们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载垣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没想到,慈禧敢对他们动手。这件事情他们输就输在,慈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正大光明的对载垣动手,载垣在清朝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是哪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历史解密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大发明、世界交通史上的大奇迹。先民们为了缩短行路里程,降低翻山涉水的行路强度,同时也出于军事需要,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凌空铺架道路的孔穴,孔穴内插入石桩或木桩,在桩的上方铺上木板、木棒或石板,可以行人行车,谓之栈。为了防止这些木桩、木板、木棒因风

  • “沐王府”第一代沐英誓死追随朱元璋,明亡后他的后人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沐英,明朝,历史解密

    大名鼎鼎的“沐王府”第一代沐英,曾经是个小乞丐。说起来,沐英真是可怜孩子,他出身贫困,年幼时父母先后去世,为了躲避战乱,沐英只能四处流浪。1352年,8岁的沐英逃荒到了濠州城,遇到了起义军将领朱元璋。朱元璋的身世和沐英的身世相仿,也是出身于苦难家庭,受战乱影响,年少时父母便因病去世。由于穷得吃不上饭

  •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目的是什么?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澶渊之盟,宋朝,历史解密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可以说,在北宋前期,边境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了。在北宋之前的王朝,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就开始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了。燕云十六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四省市的大部分地区

  • 明朝末期发生了什么?崇祯帝为何在煤山自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中年三十四岁。那么,他为什么要在煤山自缢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献忠的起义军在南方吸引了明军的军事力量,清军在东北牵制明军的主力,河南、山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明军势力较为疲弱,李自成率领起义军一路连战连胜,势如破竹

  • 玛格丽特·桑格,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玛格丽特·桑格,美国,历史解密

    1960年,口服避孕药在美国获得批准,人类第一次可以对与生俱来的生育行为进行百分之百的控制,这是人类避孕史上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节制生育的其他技术在20世纪上半期都基本趋于成熟。20世纪上半期,随着节育技术逐渐成熟,再结合女性解放运动在美国的兴起,由女性主义者发起的通过使用科学的节制生育手段获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