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商隐最悲观的一首诗,其中两句千古流传,你读过吗?

李商隐最悲观的一首诗,其中两句千古流传,你读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80 更新时间:2024/1/27 10:29:25

晚唐早已不复盛唐的繁华,朝中名臣寥寥无几,皇帝也缺少治国才能,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不少,杜牧商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两人被称为“小李杜”,基本上撑起晚唐诗坛半壁江山。李商隐思想境界开阔,笔比较独特,爱情诗是他的拿手绝活,擅长用蒙太奇的手法创作《无题》,尤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最为知名。

若把唐诗也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以李商隐写诗的特点,肯定属于婉约派。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直抒胸臆,像李白这种大咖,都不会绕着弯子写,即使不能让人一目了然,读几遍后也就可以明白所言意。李商隐却不同,他的有些诗歌比较隐晦,难以琢磨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含义。

比如他的代表作《锦瑟》,引用了大量典故,想象力也非比寻常,有人认为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从“一弦一柱思华年”诗句中及可看出;也有人觉得,这是一首情诗,并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作证据。无论怎么说,李商隐的很多诗都太伤感,也许是性格和经历的原因。

李商隐三十一岁那年,独自到外地游玩,本应该带着喜悦的心情,放松一下疲惫的心灵,但他却写下一首最悲观的诗,其中两句千古流传,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世人却说:满满负能量!

《登乐游原》

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很简单,只有四句20个字,属于典型的五言绝句。乐游原,又名“乐游苑”,是汉宣帝的皇后许氏埋葬的地方。因为地势较高,登上去就可以将长安城大部分建筑、景物收于眼底,成为当时的游览胜地,经常有文人到此游玩,留下足迹和诗篇,大部分都是怀古佳作。

一二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交代了诗人前来此地的缘由和具体时间,旁晚时分,李商隐心情莫名的烦躁,他没有借酒消愁,而是独自一人驾着马车,到乐游原散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平复不愉快的心情。站在高处,一排排建筑一览无余,非但没有缓解烦躁的性情,反而变得更加伤感。

不得不说,李商隐是个多愁善感的才子,没有李白那种坦荡乐观,一点小事都能让他徒增忧愁。三四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着即将落山的太阳,李商隐也被夕阳余晖吸引了目光,由衷发出“无限好”的赞美。但是,他并没有沉浸在夕阳的美景之中,瞬间想到马上就黄昏了,紧接着就是漆黑的夜晚。

笔锋转得太快,从赞美立即转变为悲观,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手法犀利饱含哲理,但从对生活态度方面分析,太过消极悲观,充满了负能量。之所以如此,与李商隐的遭遇和所处的年代密不可分,他仕途不顺、屡遭坎坷,唐朝也不如以前那样强盛,个人的无奈以及对朝廷担忧交错在一起,失望之感油然而生。

标签: 李商隐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虽然很弱,但战争胜率为什么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说起宋朝,我们一般对这个朝代就两个印象,第一是有钱,第二是比较弱。宋朝有钱我们是都知道的,GDP最高的时候占了全世界80%左右,全世界只有宋朝可以达到这个水平。比较弱我们也知道,宋朝从建立就一直处于挨打的份,北宋被辽国打,最后被金国灭亡。南宋被金国打,最后被蒙古灭亡。而且宋朝重文轻武,很多武将的下场

  • 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年仅26岁的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顾命八大臣,清朝,历史解密

    其实这件事情吧,史书上是有具体的记载的,也叫做“辛酉政变”。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为主联合恭亲王奕䜣的势力,以最快的速度打败了载垣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慈禧他们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载垣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没想到,慈禧敢对他们动手。这件事情他们输就输在,慈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正大光明的对载垣动手,载垣在清朝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是哪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历史解密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大发明、世界交通史上的大奇迹。先民们为了缩短行路里程,降低翻山涉水的行路强度,同时也出于军事需要,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凌空铺架道路的孔穴,孔穴内插入石桩或木桩,在桩的上方铺上木板、木棒或石板,可以行人行车,谓之栈。为了防止这些木桩、木板、木棒因风

  • “沐王府”第一代沐英誓死追随朱元璋,明亡后他的后人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沐英,明朝,历史解密

    大名鼎鼎的“沐王府”第一代沐英,曾经是个小乞丐。说起来,沐英真是可怜孩子,他出身贫困,年幼时父母先后去世,为了躲避战乱,沐英只能四处流浪。1352年,8岁的沐英逃荒到了濠州城,遇到了起义军将领朱元璋。朱元璋的身世和沐英的身世相仿,也是出身于苦难家庭,受战乱影响,年少时父母便因病去世。由于穷得吃不上饭

  •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目的是什么?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澶渊之盟,宋朝,历史解密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可以说,在北宋前期,边境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了。在北宋之前的王朝,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就开始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了。燕云十六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四省市的大部分地区

  • 明朝末期发生了什么?崇祯帝为何在煤山自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中年三十四岁。那么,他为什么要在煤山自缢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献忠的起义军在南方吸引了明军的军事力量,清军在东北牵制明军的主力,河南、山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明军势力较为疲弱,李自成率领起义军一路连战连胜,势如破竹

  • 玛格丽特·桑格,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玛格丽特·桑格,美国,历史解密

    1960年,口服避孕药在美国获得批准,人类第一次可以对与生俱来的生育行为进行百分之百的控制,这是人类避孕史上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节制生育的其他技术在20世纪上半期都基本趋于成熟。20世纪上半期,随着节育技术逐渐成熟,再结合女性解放运动在美国的兴起,由女性主义者发起的通过使用科学的节制生育手段获得自

  •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都会想考取功名?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考取功名,隋朝,历史解密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隋朝,到宋朝基本发展成熟,历朝历代虽然在考试时间、考试间隔时间上有一定差别,但其本质上的层级关系没变,也都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所谓科举考试的层级关系,指的是层层晋级,先是童生、秀才,然后就是考举人、考进士,有点像如今的小学升初中再考高中,然后考大学、考研。在晋级方面虽然可以类

  • 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为何满朝文武只有他能封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福康安,历史解密

    乾隆在位时期为何只有福康安封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福康安,一些人刚开始可能并不清楚这是谁。但是一提起他的父亲福伦,也许大家就知道了。在火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里面,福尔泰的原型就是福康安。民间一些吃瓜群众们最喜欢八卦宫廷皇家秘史,其中就

  • 古代西域大国:龟兹的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龟兹古国,汉朝,历史解密

    龟兹国(拼音qiūcí,梵语Kucina)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龟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