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业只完成一半,刘备为何非要攻打孙权?

大业只完成一半,刘备为何非要攻打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42 更新时间:2024/1/26 11:14:17

大家都知道,刘备乃是一代豪杰,赏识豪杰,知人善用。当初自己只是一个平民,生活很艰苦,但是遇到关羽张飞之后,立即就觉得开始创建一番大事业,于是就开始发展势力。但是一开始并没有他一席之地,刘关张三人就一直漂泊,今天投靠这个人,明天投靠那个人,最后终于在徐州安定了下来,也算是有了根基。但是小编认为,这时候的刘备其实还是三国时期最弱小的一方,随便曹操孙权任何一方对其发起总攻,他都会被直接灭亡。于是,他就开始发展势力,招兵买马,扩大阵营,还三次亲自来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后来,刘备终于请出了诸葛亮,他有了张飞关羽这两员大将,有了诸葛亮这个谋臣,可以说已经很成功了。

后来,由于吕布出卖,刘备失掉了徐州,竟然又反过来前往徐州投靠吕布,成为了一个一个亭长。再后来,刘备与曹操等人攻打徐州,吕布被曹操抓住后处死。接下来,刘备开始继续发展,夺下了一些城池,但是还是不足以对别人造成威胁。直到后来,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小编认为,刘备得到荆州是他继续发展势力最好的条件。荆州是个好地方,早年在隆中时,诸葛亮与刘备都觉得要想壮大起来,荆州就必须要占领。荆州到手之后,刘备势力足够壮大,甚至还威胁到了曹操。

于是,刘备再次进一步地攻打汉中,成功地夺取了汉中,蜀汉建立。虽然说刘备攻打孙权是因为孙权手下杀死了关羽,但是小编却觉得不是这样。根据载,关羽在死后三年,刘备才正式攻打孙权,所以说刘备大东吴一定出于其他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小编觉得,是因为自然定律——年龄。就算刘备再厉害,就算黄忠赵云等大将再厉害再英勇,但是随着时光流逝,他们也会逐渐老去,实力也会大大缩减,甚至到后来很可能连马都上不去。

为何会这么说,因为当时张飞、黄忠等蜀汉大将已经年迈,再过几年就打不动了,到那时候,蜀汉就会非常危险,随时都会被别人吞并。于是,这时候刘备必须赶紧采取行动扩大实力,当时又只有孙权和曹操着两方可以选择,曹操势力有太过于强大,刘备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对手,所以经过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对东吴采取军事行动,武装夺取东吴政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小编一样的看法,刘备这一个决定简直就是愚蠢之极,并且他不听任何人劝告都可以,但是他竟然连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

结果,刘备小看了东吴,东吴因为地理优势,易守难攻,所以刘备攻打东吴势必会损兵折将,刘备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结果在夷陵大战中大败而归。刘备死亡,蜀汉开始逐渐地没落。所以小编觉得,刘备攻打孙权完全是被逼无奈,也是他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大业,将汉室重新光复的必要选择。但是,令小编感到非常遗憾的是,他在夷陵被一把大火烧得万念俱灰。刘备:大业才只完成了一半,他到底是为何非要攻打孙权?对于这个话题,你有哪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并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从没有视刘备为对手,认为刘备搅不起水花,这人才是曹操最大的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的一代枭雄曹操,文韬武略十分厉害。早在三国鼎立时期闹得不可开交,但曹操还是笑到了最后。曹操的一生中有很多敌人,刘表、袁绍、孙权、张绣、刘备等等。可是曹操真正的敌人,也是他最大的最重视的一个敌人是谁吗?没错,大家心中的答案肯定是刘备。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备。曹操第一次见到刘备就觉得此人有非凡的气质

  • 贵为秦始皇的弟弟竟然投降赵国,史书为何隐去其中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明代思想家李贽就认为,秦始皇乃是“千古一帝”。今天看来,无论对秦始皇的做法是认可还是否定,历史学家都不能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历代以来史书的渲染,秦始皇的形象变得孤独和可怕。尤其是在演义小说中,他有一个短命的父亲和一个放荡而不

  • 熹贵妃为什么不愿意与雍正葬在一起?正是因为感情好才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熹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孝圣宪皇后(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是满洲镶黄旗人,开国大臣弘毅额亦都的堂曾孙女、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更重要的,她是乾隆大帝的母亲,她因此而成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想当年,她的地位并不高,。康熙四十三年(1704) 十三岁时进入雍亲王府邸,作为雍亲王胤禛的服务

  • 朱元璋能成就大业离不开一个人,此人不是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彬,明朝,历史解密

    凡是懂得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有一位皇帝名叫朱元璋,他不光建立了明朝,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也着实不少,更有一些鲜为人知,尤其是朱元璋称帝之前,曾经受过高人点拨。不得不说,在有关记载这位明朝开国皇帝的资料中,有一位高人对朱元璋的一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他到底是何许人也,直接步入正题。众所周知,朱

  • 春秋时期不得不牺牲色相的皇帝: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文公,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古代中国十大美男中,只有两位是国家的君主,一位是宋文公,另一位是慕容冲。要说起来,宋文公之所以能当上国君,靠的就是他的那张脸。这么说是有点难听,但是他真的是一个不得已牺牲了色相的美男皇帝。宋文公,子姓,名鲍,称公子鲍。他的父亲是宋成公,哥哥是宋昭公,都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宋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春秋

  • 臣子被皇帝赐自尽,如果不照做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认知中,皇帝是一言九鼎的,哪怕要人性命,比如和珅死前的场景。嘉庆帝赐给和珅白绫一条,曾经不可一世的和珅,只能念叨着乾隆帝的遗命“赐全尸”,作一首所谓的“转世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然后就老老实实的用这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君让臣子,臣

  • 朱标作为明朝开国太子,为何他的地位那么稳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标,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是我国封建历史时期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开国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第一位太子是朱标。太子之争一直是历代皇帝十分头疼的问题,然而朱元璋的儿子有26名之多,朱标在世时,却没人与他争太子之位,这是怎么回事呢?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什么会那么稳固?1、朱元璋极力推崇嫡长子继承制朱标不仅是朱元璋的长子,还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最后跟儿子孙子一道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濂,明朝,历史解密

    自古文人一生平平稳稳游离在文艺和政界的人,其实不多的。可能因为文人一方面要处理文艺里那些有点“空中楼阁”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方面也要留一点精力放在官场案牍上,所以精力可能有限,而往往在文艺方面更有兴趣也更能胜任,这就导致在做官方面,跟以前官之道趋利避害的老油条们眼里,两种力量其实是存在差距的。所以

  • 为何项羽看不起韩信,却从来没有看不起刘邦,并且还跟他结为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汉朝,历史解密

    其实,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当了皇帝以后取的,在此之前他叫刘季,放到现在大概就跟”刘小毛“(季就是排行老小的意思)差不多,刘小毛这个人出身虽然不高(村官出身),却很会交朋友。但凡历史上成功的政治人物,大概都是很会打友情牌的,否则他们不可能吸引那么多人手提着脑袋跟随他们奋斗,刘小毛也不例外。所以他虽是个村官

  • 宁王要谋反时,为什么兵部尚书乔宇却整日游山玩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宁王,明朝,历史解密

    明武宗当政时浑浑噩噩,整日四处游玩,还自封为大将军,和奸佞江彬带着禁卫军以厮杀为乐。而在朝外,宁王势力强大且暗藏野心,想要夺取帝位。此时,兵部尚书是乔宇,他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久,宁王谋反,扬言旦夕攻下南京。南京城里一片风声鹤唳,可乔宇仍整天浑浑噩噩,带着宾客赏景、吟诗、喝酒。南昌的烽烟已经遮蔽江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