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子夫是西汉有名的贤后,为何最后却无奈自杀呢?

卫子夫是西汉有名的贤后,为何最后却无奈自杀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1/16 8:24:06

我们都知道,卫子夫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的皇后,是西汉有名的贤后,但是大家是否了解卫子夫的结局呢,其实卫子夫最后自杀了,那么卫子夫为什么会自杀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汉武帝的两个皇后,一个是陈阿娇,一个是卫子夫。陈阿娇出身显贵,性情刚烈,是汉武帝的大恩人,最后忧愤而死。卫子夫出身寒微,性情温和,是汉武帝的贤内助,最后自杀身亡。

卫子夫恭谨谦让,在汉武帝看来是胆小懦弱;卫子夫顾全大局,在汉武帝看来是废物一个;卫皇后和刘据太子宽厚待人得到大家的支持,在汉武帝看来这是要篡夺权力。所以卫子夫和汉武帝一定会发生冲突,只是时间或早或迟,根本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

作为一个妻子,卫子夫做的无可挑剔,该做的做到了,不该做的也做到了。刚刚见到汉武帝时,汉武帝不能行人道;入宫之后,汉武帝惧怕陈皇后陈阿娇,不敢见卫子夫,卫子夫一等就是半年;后来卫子夫怀了孕,生了子,从来不敢骄傲自大,总是恭谨谦让;当了皇后以后,是她的鼓励使汉武帝重新建立了自信;她年长色衰,汉武帝新宠如云,她一直没有妒火中烧,从来都是顾全大局;弟弟卫青作为大将军对匈奴七战七胜,外甥霍去病作为骠骑将军从来都是勇往直前,她从来没有自骄于人;卫青去世后,孩子们不成才,是她主动请求汉武帝消减他们的封地;自己所生的三女一男,被她教育的个个成才,长子刘据宽厚仁爱,众人有口皆碑。

在卫子夫心中似乎有一个理想,她要用相夫教子成为天下楷模,她有的是耐心,她有的是毅力,她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要用她的无私奉献改变这个世界上最麻木的心灵。一度来看,卫子夫差不多快要成功了,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儿子刘据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一股素行恭谨的社会风气正在从卫皇后这里悄然兴起,连汉武帝对卫皇后也非常信任,自己外出的时候,也要把宫中的事情交给卫子夫。

实际上,卫子夫错了。汉武帝最见不得别人成为好人,尤其是见不得做好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卫子夫恭谨谦让,在汉武帝看来是胆小懦弱;卫子夫顾全大局,在汉武帝看来是废物一个;卫皇后和刘据太子宽厚待人得到大家的支持,在汉武帝看来这是要篡夺权力。所以卫子夫和汉武帝一定会发生冲突,只是时间或早或迟,根本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

汉武帝的新宠一个接着一个,其中有个李夫人,妓女出身,专业人士,会跳舞,姿势多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重样,把个汉武帝整得魂飞魄散。要知道和女人相处,那需要实实在在的本钱,汉武帝绣花枕头一个,没过多久就病了,长期住在甘泉,别人一年见不着一面,而且汉武帝还特别迷信,成天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梦想着长生不老。上之所好,下必甚之。江充苏文等人就开始利用汉武帝这个心理,利用巫蛊之事诬陷他人。

先是卫皇后姐姐家丞相公孙贺全家被杀,接着卫皇后的两个女儿被杀,然后卫青的儿子卫亢被杀,牵扯数万人,整个长安城人心惶惶。接着江充又把矛头指向太子刘据。刘据此时已经两年没有见到汉武帝了,汉武帝是否还活着都说不清,就请示了自己的老师石德,石德认为必须防止秦朝末年公子扶苏的故事再次重演。刘据入宫面见母亲,和卫子夫商量对策。

此时卫子夫已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了,皇后已经当了三十八年,对汉武帝实在是太了解了。她深知汉武帝就是一个疯子,他可以在孩子刚刚降生的时候就封为太子,也可以在孩子已经成人的时候把他杀死,在汉武帝看来,谁都是威胁,太子是继承人,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刘据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不造反就是等死,和他的两个妹妹一样。卫子夫此时已经是忍无可忍,她已经看着两个女儿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她再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命丧黄泉。卫子夫抱住儿子的头,同意了太子的主张。

太子刘据宣称汉武帝已死,杀了江充。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如果汉武帝能够比较实事求是地看问题,自己来到长安城里转悠一圈,亲自听听太子的诉求,一切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汉武帝不这么办,他派人去召见太子。谁都知道汉武帝认假不认真,司马迁说了实话,鸡巴给割了,公孙弘假话连篇,丞相当了好多年看,结果派去召见太子的人根本没去,外面转了一圈,就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汉武帝派丞相刘屈氂率兵镇压,太子没能调出长安卫戍部队,就把宫廷卫队和长安民众武装起来,和刘屈氂大战五天,双方死伤数万人。汉武帝亲临前线,证明自己没死。太子兵败自杀,卫皇后也自杀身亡。

汉武帝不愧为汉武大帝,雄才大略,在和自己儿子、自己妻子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把自己的妻子、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除了他自己之外,几乎满门抄斩,长安城中数万军民也命赴黄泉,连没有参与镇压的任安等人也被腰斩,太子门客基本上都被灭族。然后汉武帝宣布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几年之后,汉武帝自己也觉得这事做得不太好,又开始重新调查,从而开始新一轮屠杀,江充已死,这回杀他全家,苏文被烧死,属于执行层的刘屈氂等人也全部被杀。见过疯子,没见过这么疯狂的疯子。

标签: 汉朝卫子夫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西周时期的两个唐国疆域如何?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国,周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如今,提到“唐”这个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唐朝。唐朝的国号为“唐”,曾是晋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

  • 二战后期德国还有几百万的兵力为什么就投降了?只因这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德国,二战,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动员的总兵力超过了1700万人。哪怕是柏林被攻陷,德军将领邓尼茨在投降书上签字时,德军仍然有几百万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继续抵抗,而是选择投降呢?(邓尼茨签署投降书旧照)第一,失利带来的消极影响太大。德国陆军在二战开始阶段可谓是天下无敌,从闪电入侵波兰,再到逼得盟军敦刻尔克

  • 此人武力三国可排前十,周瑜得听他号令?本事比曹操刘备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老子孙坚,雄才壮略,江东集团的奠基人。有诗为证: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长子孙策,隽才大志,江东基业的开创者。有诗为赞: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武力在三国可排前十)。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次子孙权,雄才大略,三

  • 为什么宋朝和明朝都是被游牧民族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唐之前确实出了很多上马将军下马治国的牛人,但是从唐之后科举正式兴起,文臣武将分工明确,责任细化,但是统治者和士大夫不能正确的处理军政两届,以至于宋朝提倡刑不上大夫,东华门唱响方为真英雄,明朝提倡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把文人的地步抬得很高,武功相对反而受到了轻视。宋

  • 五代十国之一:后梁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梁,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后梁(907~923年),即梁朝,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

  • 曹髦被杀真的是失手错杀的吗?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司马昭,历史解密

    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大将军司马昭消灭了征东大将军诸葛诞,魏高贵乡公曹髦任命司马昭为相国,并封他晋公。但司马昭全都推辞了。第二年正月,传说宁陵的井里两次出现黄龙。在此之前,顿丘、-冠军、阳夏等地的井里也多次有龙出没。大臣们都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曹髦却说:“龙代表君主之德。它上不在天

  • 北魏为什么要推行汉化?迁都是逼不得已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魏,历史解密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所以,北魏孝文

  • 永嘉之乱是怎么回事?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永嘉之乱司马炽,历史解密

    永嘉之乱法正在西晋晋怀帝司马炽统治时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匈奴贵族刘渊反晋,在两次进攻洛阳无果后,最终由刘渊之子刘聪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破了西晋的都城洛阳,并大肆烧杀抢掠,俘虏了晋怀帝以及一干王公大臣。这又是一场类似于靖康之耻的悲剧,虽然永嘉

  • 李渊犯了3个错误,埋下玄武门之变的因,成为了李世民手足相残的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李渊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允许两个儿子都开设府衙,太子李建成住在东宫,身边簇集着出谋划策的幕僚门客。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秦王李世民人才济济的秦王府,谋臣武将数不胜数,个个都是驰骋疆场的一把好手。李渊的错误决定是形成两大集团的催化剂,他对两个儿子的争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索性让他们各自管理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

  • 汉武帝用什么方法便轻松解决了诸侯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短时间内还是没法摆脱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刘邦登基称帝时,由于志得意满,一口气封了17个诸侯王、143个列侯,其中列侯还好,影响不大,但诸侯王可是实实在在拥有土地和军队的,能对汉王室形成极大的威胁;虽然之后陆续消灭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并在“白马之盟”上立下了“非刘氏而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