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危急关头不听此人之言,曹爽最终送死

危急关头不听此人之言,曹爽最终送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1/2 7:37:27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曹爽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曹爽(?-249年),字昭伯,大司马曹真长子,曹操族孙。曹爽从小就以宗室的身份出入宫中,并与太子曹叡交好。后来曹丕去世,曹叡继位后,任命曹爽为散骑侍郎,后逐渐又升任武卫将军,对其宠信有加。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曹爽承袭封邵陵侯爵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临终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命他与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幼主曹芳

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赐剑履上殿,让他与司马懿共执朝政,从此,曹爽作为托孤重臣,一时风光无限。

曹爽外强中干,是个十足的庸才,但他的野心却不小,一心想架空司马懿,以独揽朝政。为此,曹爽劝说曹芳任命司马懿为太傅,太傅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荣誉职位。

面对曹爽的损招,司马懿表现的相当淡定,可以说是逆来顺受。司马懿的谨小慎微,果然蒙蔽了曹爽,他自以为是,开始飞扬跋扈,专擅朝政,甚至随意更改法令制度。曹爽的吃穿用度甚至比皇帝还要讲究,一时间,人们都认为他有不臣之心。

为了躲避曹爽的风头,司马懿主动称病,躲回了家中,不再参与朝中大事。曹爽还让即将赴任荆州牧的李胜借辞别之名,专门去司马懿的家中试探虚实。

曹爽和李胜这两个笨蛋哪里能玩得过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呀,司马懿表现的耳昏眼花,又是不停的咳嗽,李胜还真以为司马懿活不了多久,回去报告给了曹爽,曹爽还真信了,也就不再防备司马懿了。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也带着自家兄弟们随行。临行前,有手下劝说曹爽,不要将所有的兄弟都带出城,以免城中有事没个照应。

曹爽却认为自己此时在魏国内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不相信还有谁敢算计自己,根本不听手下的话,而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兄弟们出城去了。

洛阳城中没了皇帝和大将军曹爽,谁最大?自然是司马懿了!曹爽亲自送司马懿了一个大翻身的好机会,司马懿焉能放过这个政变良机?

于是,在曹芳和曹爽一行人出城后,司马懿立即在洛阳内发动政变,他以素来和曹爽不和的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城的各个城门。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率领三千死士,占领了武器仓库和皇宫。司马懿又让自己的亲信占领了曹爽和他弟弟曹羲的军营。

当整个洛阳城被司马懿控制住后,他经郭太后批准,上表曹芳,列举了曹爽的罪行,并亲自带兵占据了洛水桥头,彻底封死了曹爽回洛阳的路。

当时,司马懿在经过曹爽家门口时,曹爽家的侍卫弯弓搭箭准备射司马懿,却被旁边的人制止了,这支可能改变三国历史进程的一箭终究没有射出。

当曹爽得到洛阳城中发生政变的消息后,他怎么也不能相信那个没几天活头的老头子竟然会突然发动政变!

曹爽甚至不敢把司马懿的奏表呈给曹芳,他将车驾留在了伊水之南,并砍伐树木建成军营,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

曹爽有一个名叫桓范的谋士当时在洛阳城内,桓范假称持有太后诏书,混出城后便直奔曹爽所在地。

司马懿得知后派人去追,却没有追上。旁边的太尉蒋济劝说,曹爽向来不听桓范之言,这回估计也不会听他的。

司马懿虽然稍微安心,但他怕曹爽反抗,就接二连三地派使者去向曹爽传话,说自己只是想掌控朝政,并无加害之意,如果他能放弃兵权回来,仍然保有封侯的爵位。

桓范见到曹爽后,就向他汇报了洛阳城内发生的变故,并力劝曹爽带着小陛下移驾许昌,然后调集全国兵力讨伐司马懿。

桓范见曹爽没有主见,又力劝曹羲可以利用阕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军队暂时做抵抗,然后占据许昌,并且,桓范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农的身份为他们弟兄的军队调集粮草。

桓范献上的这两个计策确实是可以扭转局势的妙计,可惜的是,曹爽兄弟却没有力挽狂澜的魄力!

司马懿担心曹爽会听从桓范献出的计策而与自己交战,他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大将军的权力,他们说司马懿已经在洛水起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就不伤及他们的性命,还保留他们的爵位。

志大才疏的曹爽想了一夜,决定交出兵权。桓范一听,气的脸色煞白地说:“曹子丹(曹真的字)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三国志·魏书》)

曹爽将司马懿的奏章交给了曹芳,并表示自己愿意领罪,请求曹芳免去自己的官职,同时又把大将军印交出,命人送给洛阳城中的司马懿。

主簿杨综也劝道:“您挟持天子,又手握大权,难道要放弃这些权位而跑到东市去被砍头吗?”

曹爽却摇头说:“太傅不会失信于我的。”杨综也气怒了:“他司马懿不杀你,我就跟你姓!”

曹爽一群人意气风发地出城,却是垂头丧气地回城。曹爽兄弟被免去官职后,虽然保留了爵位,但却被司马懿拘禁在了自己的曹府内。

司马懿还在曹爽府邸的四角各搭上一座木楼,派人轮流在木楼上监视曹爽的动静,曹爽任何的举动,都得到了监视人的嘲讽,往日显赫无比的大将军就这样被羞辱着。

曹爽兄弟不安心,就声称食物不足,向司马懿提出索要食物的请求。马上,司马懿就派人送来了食物,曹爽兄弟高兴了,自认为司马懿不会杀他们了。

但是,几天之后,与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在司马懿的严刑拷问之下,供认曹爽兄弟及其党羽等人意图谋反。于是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都被捕。正月初十,曹爽等人一起被屠灭三族。

被杀的这些人中有许多著名的文士,桓范也在被诛杀三族之列,当时世人还有“天下名士减半”的叹息。

司马懿的兵变看似是一个偶然的成功,其实他是经过长期准备后发出的致命一击。司马懿都熬死了曹操、曹丕、诸葛亮等能人,他太会也太能忍辱负重了。

司马懿不跟曹爽正面争权,而是以经常率兵出征的方式保持了自己的威望,所以他能够在仓促之间,以不多的兵力就控制了整个京城。

同时,司马懿又长期保持着谦恭退让,这又助长了曹爽的骄傲自大,使其放松了戒备,从而让自己有了一击即中的成功机会。

“高平陵兵变”之后,司马懿彻底地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从此,司马氏开始了代替曹魏政权的步伐。

16年之后,即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建立了晋朝。

标签: 曹爽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魏攻后燕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魏攻后燕之战,后燕,北魏,历史解密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主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占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大败后燕的战争。魏、燕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之战后(参见参合陂之战),燕国力大损。后燕主慕容垂不久病死,太子慕容宝继位。北魏主为取得中原,遂乘机于皇始元年八月,率步骑

  • 慈禧路过李莲英家皱了下眉,李突然磕头请假并火速赶回:奴才该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突然,历史解密

    李莲英可以说是清朝最大的一个宦官,他的一生因为和慈禧连在一起,后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他一生善于钻营,知道自己想要发达就一定要得到慈禧的欢心,所以细枝末节上他十分小心,尽量让慈禧对自己满意,下面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可以看出李莲英的心思是多么敏感。有一次,李莲英随西太后出宫前往恭亲王府,路上恰好路过李莲英

  • 李渊与皇帝宠妃误上龙床后,起兵造反,这才有了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都有很多的妃子,尤其是当朝的宠妃,那更是深得皇帝的喜爱,是很多朝中大臣想要巴结的对象。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与皇帝的宠妃喝醉了酒,误上了龙床的故事。这个人便是唐高宗李渊,在隋朝建立后,他和当时的皇帝杨广的关系是十分不错的,而且两个人还是表兄弟,因为李渊的母亲就是杨广皇后的姐姐。而到

  • 孟子的母亲:孟母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孟母,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仉氏,生卒年不可考,孟子的母亲。 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孟母,相传姓仉(zhǎng)氏,战国时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西仉村 )人。据《孟子世家族谱·世谱》记载:"亚圣祖系出自鲁

  • 她和皇子结婚两年后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德显皇后,清朝,历史解密

    现在影视剧的题材丰富,普通的爱情故事已经不足以打动口味挑剔的观众了,所以现在很多编剧创造了很多让人不敢相信的恋情,古代宫廷里面皇帝和妃子的故事也被他们创作成为影视作品了。熟悉这些影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妃子们进宫的地位,除了要看皇帝的喜欢,一大部分还要看出身背景。如果出身不好的话,长得好看,要是碰巧还

  • 同样功高盖主,为何大将王翦却能善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王翦,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战国末,秦国在商鞅等人的治理下,逐渐变成了诸侯国中的老大,先后吞并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了中国,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在秦朝统一中国的军事进程中,有两个人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功不可没:他们是白起、王翦。虽说是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大不同,白起最后被逼自杀;王翦得以安度晚年,

  • 三国里三位早逝的谋士中,谁的死影响最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三国谋士很多,比如曹操手下的荀彧、郭嘉等。刘备首先的诸葛亮、庞统等。孙权首先的周瑜、鲁肃。这些都是当时著名的谋士,有的还可以带领千军万马。当然,这些谋士有的非常短命。有的去世得很早,他们的去世也给当时的局势带来重大影响。我们今天看一下,曹操、孙权、刘备失去最重要的谋士,哪个损失最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 他是三国第一诸侯,可惜却英年早逝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自然是诸侯林立,而很多人都认为,在整部三国之中混的最厉害的自然是曹操,因为他成为了北方霸主,并且自身的实力非常强大。在当时众多诸侯当中,可以说是最厉害的一个了,毕竟就算是名门之后的袁绍,在他面前也只落得了一个失败的结局。能够成长起来的自然不止曹操一个,要说曹操怎么的,也算是一个官宦之后。所以

  • 南明鲁王监国之谜,朱以海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以海,历史解密

    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景山),历时277年的大明皇朝宣告灭亡。明王朝灭亡后,逃到江南不甘失败的明宗室及其残余势力,先后在南方建立了一些地方性反清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等,前后历经18年,史称南明时期。在南明诸帝中,惟一有一位坚

  • 陈平出长安前后遇到四次杀劫,后来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平,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召唤陈平和周勃,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们杀掉樊哙。听到这个命令,周勃都以为自己听错了,那可是从起兵就跟随刘邦的老哥们,而且刘邦能够活到现在,樊哙在鸿门宴护驾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周勃想要拒绝,给樊哙说几句好话,可是陈平马上就答应下来,这活我们干了。出了殿门周勃才找到机会向陈平发问,为什么不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