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周世宗为什么英年早逝?原因是什么?

后周世宗为什么英年早逝?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4/1/9 3:28:40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从柴氏孤儿寡母的手里夺得的江山,而赵匡胤也成为五代的终结者,开始走向统一中国的道路,那么为什么赵匡胤能够从将后周变成大宋,主要原因是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否则,可能就没有赵匡胤什么事情了,而柴荣也极有可能成为那个统一全国的人。

柴荣其实是郭荣,即位后政局不稳

经过媒体的科普,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知道柴荣不姓柴,而是郭荣,当然,柴荣本来姓柴,因为从小跟着郭威,被郭威收养为子,所以柴荣改姓了郭,《旧五代史》中有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从这段记载来看,柴荣是没有改姓的,所以用了本姓柴的描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柴荣即位以后,并没有改回原来的姓,现在改姓不是个事,但是在当时来说事关孝道,所以一般不会改姓,如果柴荣要改回柴,那必须要得到宗亲的许可才行。而且柴荣不是郭威的亲生儿子,即位本来就不那么天经地义,如果再改姓,那就是找死了。

现在之所以以柴荣称呼后周世宗,这一切或许都是宋朝造成的,大概是赵匡胤耍的小聪明,既然姓柴的能够继承姓郭的江山,那么姓赵的也能继承姓柴的江山,这是在给自己夺得江山找一个理由。

虽然柴荣是在郭威的灵柩前即位,也是遵照郭威的遗命,但是以冯道为首的大臣早就习惯了,铁打的大臣,流水的皇帝,谁来当皇帝跟他们关系不大,只要他们还是大臣就行,所以对于年轻的柴荣,是表面上服从,这对于立志统一中国的柴荣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恰好此时,北汉趁柴荣立足未稳,联合契丹来攻打后周,柴荣决定御驾亲征以增强自己的威信,没想到遭到大臣的反对,柴荣态度非常坚决,把冯道罢相,还是带着军队出发了,由于在军队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在与北汉的遭遇战高平之战中,柴荣打的异常辛苦,最后是在赵匡胤等人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北汉,而柴荣也借此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撤掉很多不听号令的大将,而赵匡胤也在此战役中开始崛起,得到柴荣的重用。

柴荣借此机会整顿军政,让赵匡胤训练了名声赫赫的禁卫军,先后西伐后蜀,三征南唐,夺得了大量的土地。

出师未捷身先死

后周最大的敌人还是北方的北汉和契丹,因此在消除西蜀和南唐的威胁,柴荣就把目光放在了北方,可没想到的是柴荣这一次的攻打竟然丢了性命。

其实柴荣还是有很多传说的,《五代史补》中就记载了他的多条传说,第一条就是柴荣还没发达的时候,柴荣跟颉跌氏一起做生意,到达目的地,颉跌氏要去卜卦,柴荣也跟着去了,顺便也算了一卦,没想到给他算的时候,还没开始,有一支蓍就跳了出来,立在了桌子上,这个算卦的说,我算卦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种情况,你以后贵不可言,说罢就下跪拜了起来,虽然柴荣表面上非常生气,但是心里却很高兴。

还有传说是发生在柴荣攻取幽州的时候,当时柴荣御驾亲征,幽州的城池听了纷纷投降,到了瓦桥关,大军集结,派人去打探虚实,而柴荣自己则登高观察地形,这个时候父老乡亲来劳军,柴荣就问他们这里是什么地方,乡亲们很朴实的回答:世代相传下来,这里叫病龙台。柴荣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啥也没说,赶紧逃离这个地方,结果晚上就生病了。

没想到,坏事接踵而至。

柴荣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曾经梦见一个神仙送了他一把金黄色的大伞,在加上一卷《道经》,后来柴荣当上了皇帝,现在在瓦桥关病龙台生病了,又梦见当时的神仙来索要伞和经书,柴荣梦中还给了神仙,然后就惊醒了,对身边的人说,这是个不吉祥的梦,难道我命不久矣,果然没多久就病死了。

在柴荣刚到幽州附近的时候,幽州很多老百姓就议论过,不用担心,后周皇帝姓柴,幽州也称为燕,燕是烟火的谐音,柴荣是进到火堆里了,是不祥的征兆,果然柴荣病死了。

看这个传说,柴荣的死其实跟姓氏还有攻打的地方有关,这个真是说不清楚了,其实这传说是宋朝编造的概率居多,大家想一想,神仙给了柴荣黄金伞,黄色的伞,那不是皇帝用的嘛,而他生病的时候神仙又要回去了,而不是给到柴荣的儿子手里,说明后周的大限到了,这是神仙的旨意,说明大宋是天命所归啊。

标签: 后周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甘宁:东吴名将勇冠三军,却一直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甘宁,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乱世,群雄割据,乱世出英雄,在那风云动荡的年代,涌动出许多很厉害的战将。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名将是我们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大将,提到他们的名字,我们眼前都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而今天我们要聊的一位将军他是东吴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他勇冠三军,孙权十分看重于他但却在东吴征战多年,一直不受重用,他就是吴国

  • 诸葛亮的儿子为什么那么痛恨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姜维,三国,历史解密

    姜维,字伯约,是蜀汉时期的名将。在诸葛亮北伐时投降蜀汉,之后受到重用。姜维在诸葛亮军中,一步步从奉义将军提升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的位置,诸葛亮对其也是礼遇非常。在诸葛亮病逝后,姜维回到成都,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那么诸葛亮看重的将军姜维是因为什么会和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产生矛盾呢?总的来说都

  •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 真的和因为黄河泛滥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黄河,历史解密

    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严重灾害。有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次的黄河泛滥给沿岸百姓带去了无尽的灾难,无数人被淹死饿死,随后又会爆发瘟疫,又一批百姓因病而死。因此,不管哪个朝代对黄河的治理都是十分重视的。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 年)到来了,

  •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淮军,清朝,历史解密

    攻克天京后,曾国藩裁撤湘军势在必行。曾国藩的组建湘军的初心即是平定太平军。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如果不及时裁军,势必会引起清廷的猜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教训曾国藩不会不知道。既然裁军势在必行,自己主动裁军则是上策。再者,平定天平军共同的目标使得湘军各派系空前团结,在太平军平定后,曾国

  • 李白57岁的时候遭遇了什么?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文人大多渴望建功立业,李白更是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在李白的诗词中也都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然而事与愿违,李白终其一生都没完成自己的心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安史之乱,又因为唐玄宗听信太监之

  • 朱元璋杀掉文臣的李善长,却善待武将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明朝魏国公徐达病逝。太祖皇帝朱元璋辍朝亲临徐达家中吊唁,在痛苦中怀念这位追随自己大半生的手下。朱元璋在徐达原有魏国公封号的基础上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并赠徐达的

  •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曾发生意外,明朝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从政治意义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能够展示大明朝的国威,一方面似乎还有一个不得已的名言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指定的接班人是朱允炆。朱元璋所实行的分封制,最初的想法还是挺美好的,但是到了后来诸侯王都有了实力之后。慢慢地就开

  • 清河崔氏崔浩辅佐三代帝王,为何最后九族尽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河崔氏,春秋,历史解密

    崔浩,出身自北方世家大族清河崔氏,是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崔浩经历了道武、明元和太武三代帝王,并且每一朝都受到器重。崔浩文韬武略,多谋善断,在为北魏效力期间功勋卓著。崔浩是统一战争的谋主,居功至伟,平定北边诸国,对南作战,居功至伟,妥妥的大功臣。可是就是这样,因为编修《国记》被夷灭九

  • 清代最大龄入宫的妃子,6年封妃,死之后乾隆辍朝3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然而,宸妃与容妃还不是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清朝历史上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是豫妃,年龄是30岁。豫妃博尔济吉特氏生于雍正七年,父亲名为寨桑根敦。关于豫妃的来历,《清高宗实录》中记载:“据舒明等奏噶勒杂特宰桑根敦、得木齐巴图孟克率所属九十余户投诚等语根敦等被乌梁海等劫掠。率属来归。”这份史料中记载了豫妃的父亲

  • 吕后在刘邦死后做了哪几件事情,让人深恶憎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后专权,汉朝,历史解密

    吕后在刘邦死了以后,吕后专权做了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杀刘姓宗族。第二件事,立傀儡皇帝。第三件事,封吕氏家族为王。这三件事,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第一件事:杀刘姓宗族刘邦在位的时候,吕后就已经涉足政治,此人参与了杀韩信和彭越,汉初三大将,就有两个死在他手中。其实,刘邦对韩信和彭越都不忍心杀害,就是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