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儿子为什么那么痛恨姜维?

诸葛亮的儿子为什么那么痛恨姜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4/1/9 3:11:28

姜维,字伯约,是蜀汉时期的名将。在诸葛亮北伐时投降蜀汉,之后受到重用。

姜维在诸葛亮军中,一步步从奉义将军提升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的位置,诸葛亮对其也是礼遇非常。在诸葛亮病逝后,姜维回到成都,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那么诸葛亮看重的将军姜维是因为什么会和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产生矛盾呢?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利益和权力,这场争斗实际上就是蜀汉集团内部的分裂与争权夺利。

刘备死后,刘禅开始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既然是发展,就必须要人支持自己,这时他想到了一个极佳的人选,那就是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诸葛瞻迎娶了蜀汉的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这样显赫的门第,刘禅当然要将他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

诸葛瞻并没有像民间所夸耀的那么聪明敏捷,在景耀四年(261),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和董厥一同辅佐政事。他们并没有起到自己的作用,出面干预当时的宦官黄皓弄权的事,反而和朝中其他大臣一样,迁就庇护黄皓。

诸葛瞻在当时是卫将军,但是手中并无军权,所以不过占着一个空职位罢了。

而姜维作为诸葛亮看重倚重的后辈,手中掌握着当时蜀汉大部分的兵权,是手握实权的大将军。刘禅性情软弱,所以在当时其实是主和的,作为刘禅的心腹,诸葛瞻当然为刘禅是鞍,一切听从刘禅。但是姜维却是主战派,主张北定收复中原。

景耀五年(262),姜维北伐败回,这给了诸葛瞻和董厥一个罢免姜维的大好机会。

于是诸葛瞻与董厥上表给刘禅,上书说正是因为姜维好战无功,才致使国内经济贫弱,兵力不足,百姓无法安定生活,要求处罚姜维,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罢免姜维的兵权,这份表据说被当时的蜀汉的长老们保存了下来。

虽然刘禅也很想罢免姜维的兵权,但当时的政治和战争形势却不允许刘禅这样做。当时的战争正处在白热化状态,朝中又没有其他人可以用来带兵打仗,只有姜维的军事能力最为出众,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景耀六年(263)的冬天,诸葛瞻也迎来了可以立功并证明他军事才能的机会。魏国的征西将军带领将士们从景谷道处攻入。紧急情况下,诸葛瞻带领张飞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等前去应敌。但事实证明,诸葛瞻并没有遗传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天赋,诸葛瞻在带兵时盘桓不前,又犹疑不决,狂妄自大,不采用黄崇的建议,因此错失良机,蜀军大败。诸葛瞻也战死军中。当时姜维假装投降敌将钟会,但实际上是劝说钟会造反,没想到事情败露,他们都被杀害了。

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诸葛瞻决战前悲愤地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可见诸葛瞻对姜维和黄皓的痛恨。

但是姜维和诸葛瞻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出发,都是忠君报国之辈,最终也都为国战死。他们两人都为了蜀汉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荡气回肠的一笔。

标签: 姜维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 真的和因为黄河泛滥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黄河,历史解密

    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严重灾害。有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次的黄河泛滥给沿岸百姓带去了无尽的灾难,无数人被淹死饿死,随后又会爆发瘟疫,又一批百姓因病而死。因此,不管哪个朝代对黄河的治理都是十分重视的。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 年)到来了,

  •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淮军,清朝,历史解密

    攻克天京后,曾国藩裁撤湘军势在必行。曾国藩的组建湘军的初心即是平定太平军。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如果不及时裁军,势必会引起清廷的猜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教训曾国藩不会不知道。既然裁军势在必行,自己主动裁军则是上策。再者,平定天平军共同的目标使得湘军各派系空前团结,在太平军平定后,曾国

  • 李白57岁的时候遭遇了什么?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文人大多渴望建功立业,李白更是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在李白的诗词中也都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然而事与愿违,李白终其一生都没完成自己的心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安史之乱,又因为唐玄宗听信太监之

  • 朱元璋杀掉文臣的李善长,却善待武将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明朝魏国公徐达病逝。太祖皇帝朱元璋辍朝亲临徐达家中吊唁,在痛苦中怀念这位追随自己大半生的手下。朱元璋在徐达原有魏国公封号的基础上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并赠徐达的

  •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曾发生意外,明朝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从政治意义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能够展示大明朝的国威,一方面似乎还有一个不得已的名言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指定的接班人是朱允炆。朱元璋所实行的分封制,最初的想法还是挺美好的,但是到了后来诸侯王都有了实力之后。慢慢地就开

  • 清河崔氏崔浩辅佐三代帝王,为何最后九族尽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河崔氏,春秋,历史解密

    崔浩,出身自北方世家大族清河崔氏,是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崔浩经历了道武、明元和太武三代帝王,并且每一朝都受到器重。崔浩文韬武略,多谋善断,在为北魏效力期间功勋卓著。崔浩是统一战争的谋主,居功至伟,平定北边诸国,对南作战,居功至伟,妥妥的大功臣。可是就是这样,因为编修《国记》被夷灭九

  • 清代最大龄入宫的妃子,6年封妃,死之后乾隆辍朝3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然而,宸妃与容妃还不是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清朝历史上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是豫妃,年龄是30岁。豫妃博尔济吉特氏生于雍正七年,父亲名为寨桑根敦。关于豫妃的来历,《清高宗实录》中记载:“据舒明等奏噶勒杂特宰桑根敦、得木齐巴图孟克率所属九十余户投诚等语根敦等被乌梁海等劫掠。率属来归。”这份史料中记载了豫妃的父亲

  • 吕后在刘邦死后做了哪几件事情,让人深恶憎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后专权,汉朝,历史解密

    吕后在刘邦死了以后,吕后专权做了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杀刘姓宗族。第二件事,立傀儡皇帝。第三件事,封吕氏家族为王。这三件事,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第一件事:杀刘姓宗族刘邦在位的时候,吕后就已经涉足政治,此人参与了杀韩信和彭越,汉初三大将,就有两个死在他手中。其实,刘邦对韩信和彭越都不忍心杀害,就是吕后

  • 刘邦登基后痛骂此人,差点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皇室的规矩最重,礼仪最复杂,不经讲究的事情却也最多。抛开其他不谈,单说西汉初年,刘邦称帝之后,其家庭关系就乱的一塌糊涂——他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张敖,也就是说张敖是他的晚辈;可是他的长子刘肥,却认了鲁元公主当干妈,张敖又成了他的同辈;与其同时,张敖和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还成了汉

  • 状元给尼姑表白?尼姑为拒绝写了一首词,宋朝人讲究真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当朝状元,就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张孝祥。他也算是出身名门,祖籍乌江,不过从他的上一代起就家族落寞,没有了昔日的光景。从小生活拮据的张孝祥非常喜欢读书,而且非常勤奋。载这位状元郎可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上甚是勤勉,少时就在当地有着不少的人气。长大后参加了朝廷科举,是宋高宗皇帝亲点的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