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规定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是什么?

商鞅变法规定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4/2/15 15:58:18

古时讲究聚族而居,四世同堂,数代不分家,但商鞅变法却规定,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父子兄弟就不允许居住到一起,这是为?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这是商鞅变法第二个阶段里的规定,国家强制各家分户,父子不得同居一室,兄弟要各立家业,聚户为村,聚村为市,商鞅此举有何意义。

其一,秦国处于华与戎狄势力的交汇地带,经与西戎展开了长达上百年的战争,并吞并了其二十多个小国,继而保留了大量相对落后的戎狄风俗,此举有助于让秦国中原看齐。

其二,春秋战国时国家纳税是按户征收,分家而立会增加户口,交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有助于扩大税源与兵源。“分户制”除了改变秦国的生活,思想方面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点,即减少宗族势力对国家治理的威胁,同时还加强了人力资源的利用度。

商鞅变法这一规定,即有利于形成小家庭形态,还可以防止偷税漏税,刺激生产积极性。虽强令于法而弱令于德,但效果确实明显,只是很可惜,商鞅最终落了个车裂的结局,他的变法对秦国来说的确是功不可没,也是秦国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一个大事记。

标签: 商鞅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国国力远胜于蜀国,陆逊却从未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每个出身在这一时代中的英雄,都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作为。有的人梦想着征战八方,沙场纵横肆意;有的人梦想着封侯拜相,能够青史留名;不过,其中最厉害的那几位,他们的梦想却更为宏大,一心只求平定乱世一统天下。于是,经过一番残酷的群雄割据战之后。便只剩下了最有实力的三个国家(魏国、蜀

  • 节度使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它的存在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节度使,唐朝,历史解密

    节度使是唐朝初期设立的一个官职,其性质是地方军政长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眼中的节度使制度是怎样的?是不是一说起这个制度,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叛乱的节度使安禄山,就是节度使分裂割据的李唐后期?确实,在中国历史上,与节度使有关的大事多是负面的。可作为正是形成于李唐的一项重要制度

  • 垓下之战项项羽为何无法翻盘?刘邦又为何能迅速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垓下之战,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到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持续数年的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自尽、刘邦立国告终。那么刘邦为何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呢?我认为就在于刘邦战略目的的明确和对战略大局的掌控,

  • “南国诗人”梁宗岱为什么抛弃发妻娶甘少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少苏,民国,历史解密

    【1】梁宗岱和甘少苏的相识相恋,貌似一个传奇,也确实总被传说成一个传奇。当时梁宗岱是复旦大学名教授,甘少苏是个下层伶人,家境贫困,12岁就在戏班里做学徒,15岁被戏班里的一个叫黄家保的丑生强占为妻,23岁时甘少苏与他离婚,这时甘少苏已经有点名气了,做上了“正花”,但灾难仍然不断,她不久又被广西玉林专

  • 朱珪与和珅有何恩怨?他和乾隆的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珪,清朝,历史解密

    朱珪生于1731年,卒于1807年,享年77岁,去世之后嘉庆皇帝痛哭失声,亲自前往吊唁,而朱珪的门甚至是不能让皇帝的轿子抬进去,可见其府邸的寒酸。和珅,生于1750年,卒于1799年,是被嘉庆皇帝处死的,和珅死后嘉庆皇帝抄没了和珅的府邸,据说抄出的金钱富可敌国,和珅死的时候只有50岁。朱珪与和珅都是

  • 历史上的大唐盛世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盛世,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很显然,大唐荣耀不全是武则天的功劳。唐朝自开国以来,在李隆基时期出现第二高峰——开元盛世,这里面有武则天一定的功劳,但总的来说主要由于唐高祖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以及唐玄宗的治国方略,才成就了大唐盛世。一、大唐的繁荣,隋

  • 高帝求贤诏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求贤诏,历史解密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为了求贤而下了一道诏令,即《高帝求贤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是年,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已有一定年头,亟需更多人才协助帝国的统治,但汉帝国此时仍未建立系统的选官制度,从而产生人才紧缺的危机;同时开国功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相继平定,

  • 年羹尧宁愿死,为何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年羹尧,清朝,历史解密

    1726年,年羹尧被雍正判了“狱中自裁”,原本,年羹尧可以避免自己的这种悲剧结局。可因为他被弹劾起便始终没有任何反抗甚至自我辩解,所以便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如此凄凉境地。为何年羹尧会如此?答案是:因为他一直以为雍正会顾及往日情分法外施恩!也就是说,年羹尧一直执着地相信雍正皇帝与他之间有情义。很明显,在这

  • 皇帝去姐姐家玩看上一女子,为了娶她送姐姐千两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是万人之上的存在。因此,对于大部分想要获得权力或者财富之人而言,他们都会想法设法获得皇帝的芳心,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里面,就包括了皇帝的亲人。在汉朝时期,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平阳公主,此人后半辈子都在讨好自己的弟

  • 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如果不听信谗言,潼关能否守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玄宗,唐朝,历史解密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安史叛军凭借这一战,攻破潼关进入关中,随即攻陷长安,唐玄宗狼狈逃出京师。本已好转的平叛形势急转直下,使安史之乱延续了长达八年之久。而潼关之败,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应负最大的责任,他的干涉,导致潼关守军几乎全军覆灭,唐军三大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