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国力远胜于蜀国,陆逊却从未北伐

吴国国力远胜于蜀国,陆逊却从未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3/12/6 2:59:53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每个出身在这一时代中的英雄,都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作为。有的人梦想着征战八方,沙场纵横肆意;有的人梦想着封侯拜相,能够青史留名;不过,其中最厉害的那几位,他们的梦想却更为宏大,一心只求平定乱世一统天下。于是,经过一番残酷的群雄割据战之后。便只剩下了最有实力的三个国家(魏国、蜀国和吴国),而三足鼎立之势也自此形成(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期,也是自此才开始)。

当然,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对于这些一直以来都想着一统天下的统治者们来说,别说是三国鼎立了,就是只有两国对峙那也是绝不允许的。因此,在这段三方对峙而立的时期当中,其互相之间的攻伐战争,可以说是基本没有过停歇。尤其是蜀国和魏国之间,可以说一直都是战事频频。其中诸葛亮带兵“六出祁山”的故事,更是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然而,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儿,心中有没有过这样一丝疑惑。那便是明明说好的三国鼎立,为什么在后期的攻伐战争中,基本都是魏、蜀两国在交锋呢?吴国的军队到底去哪儿了?要知道与蜀国相比,吴国当时的国力至少也是其两倍之多。可为何自从“夷陵之战”以后,就基本没见吴国再有过较大的战役了呢?

当然,这可不是小编在这儿跟大家信口开河。当时若论国力,久居富庶之地的吴国,确实是要比川蜀之地的蜀国要强大的多。当时的吴国占据着整个江东,同时也已经拿下了荆州,更有军队20多万。而且,孙权在位威望极高,大将军陆逊一战成名之后,更是年富力强。反观蜀国多次北伐无果,再加上“益州疲惫”的境况。当时的吴国国力比起蜀国来说,那可是要强上太多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强盛的吴国对于北伐曹魏,进而一统天下的伟业一直都无动于衷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不过听起来让人不禁有些心疼他罢了。那便是陆逊太忙了,根本没这个时间。事实大家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讨伐别国,前提是先得要做好自身的防务。而当时已经夺回荆州的吴国,已经将国土拓展到了和魏国接壤的边境。因此,吴国首先要做的就是防范魏国的进攻。于是,似荆州这等要地便不得不由陆逊来镇守,而魏国同样是由司马懿在此坐镇。《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而实际上《三国志》里只记载了两次。由此可见,陆逊在镇守荆州时并不是无事可做,反而是要时刻提防着魏国的进攻。毕竟,荆州可没有蜀汉那般地形上的天然防守优势。所以,陆逊为防司马懿偷袭荆州,可以说是不敢有一天的懈怠。

其次,吴国当时的内政,也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稳定。譬如,当时身为吴王的孙权,对陆逊这个江东本地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其实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芥蒂存在的。因此,即便陆逊想带兵出征,可以说是基本不会被允许的。

而且,除了这些内外掣肘的因素之外,在制度上陆逊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相较于能够带兵顺利北伐的诸葛亮来说,光是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对于陆逊而言,无论哪一个他都想完全比不了。

第一:权力问题

自从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要知道蜀国的总兵力也就十万人,而诸葛亮却能在每次北伐之时,都能调动举国十分之九的兵力。再加上政务上的操持,诸葛亮在蜀国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将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了。

反观陆逊在吴国的权力,明显和诸葛亮是差了好几个档次。而且,吴国的大权一直掌握在孙权手里。陆逊表面上看起来是国之重臣,但实际上和一个镇守荆州的地方官也没什么区别。

第二:派系问题

关于这一点来说,蜀国的内部矛盾,倒是比东吴更严重。因为,蜀国的内部斗争是外来士族和本土士族之间的对抗。只有诸葛亮一直弹压着,才不至于出大事。再看吴国内部则顶多是几个派系之间的斗争,而他们对于孙权还是一致忠诚的。

然而,正是因为蜀国的派系分明,所以诸葛亮用起人来也就变得相对得心应手。如赵云、张苞、关兴等这些蜀汉的老班底,对诸葛亮都是言听计从的。简单来说,诸葛亮北伐用的都是自己人,其指挥压力自然也就基本没有了。

而在这一方面,陆逊自己首先就是江东的陆姓大族,孙权本身就对他有所防备。再加上他手下的将军派系更乱,指挥起来可以说是“亚历山大”。

第三:地理问题

蜀国地形险峻,到处都是深沟高垒。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而吴国不仅没有这种天险,虽说长江天堑纵横千里,但是说到底过江总比翻山越岭要来的简单。因此,光是防务这一块,所需兵力便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若贸然调兵北伐,必然会造成防线空虚。

总得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陆逊想要北伐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标签: 陆逊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节度使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它的存在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节度使,唐朝,历史解密

    节度使是唐朝初期设立的一个官职,其性质是地方军政长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眼中的节度使制度是怎样的?是不是一说起这个制度,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叛乱的节度使安禄山,就是节度使分裂割据的李唐后期?确实,在中国历史上,与节度使有关的大事多是负面的。可作为正是形成于李唐的一项重要制度

  • 垓下之战项项羽为何无法翻盘?刘邦又为何能迅速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垓下之战,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到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持续数年的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自尽、刘邦立国告终。那么刘邦为何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呢?我认为就在于刘邦战略目的的明确和对战略大局的掌控,

  • “南国诗人”梁宗岱为什么抛弃发妻娶甘少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少苏,民国,历史解密

    【1】梁宗岱和甘少苏的相识相恋,貌似一个传奇,也确实总被传说成一个传奇。当时梁宗岱是复旦大学名教授,甘少苏是个下层伶人,家境贫困,12岁就在戏班里做学徒,15岁被戏班里的一个叫黄家保的丑生强占为妻,23岁时甘少苏与他离婚,这时甘少苏已经有点名气了,做上了“正花”,但灾难仍然不断,她不久又被广西玉林专

  • 朱珪与和珅有何恩怨?他和乾隆的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珪,清朝,历史解密

    朱珪生于1731年,卒于1807年,享年77岁,去世之后嘉庆皇帝痛哭失声,亲自前往吊唁,而朱珪的门甚至是不能让皇帝的轿子抬进去,可见其府邸的寒酸。和珅,生于1750年,卒于1799年,是被嘉庆皇帝处死的,和珅死后嘉庆皇帝抄没了和珅的府邸,据说抄出的金钱富可敌国,和珅死的时候只有50岁。朱珪与和珅都是

  • 历史上的大唐盛世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盛世,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很显然,大唐荣耀不全是武则天的功劳。唐朝自开国以来,在李隆基时期出现第二高峰——开元盛世,这里面有武则天一定的功劳,但总的来说主要由于唐高祖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以及唐玄宗的治国方略,才成就了大唐盛世。一、大唐的繁荣,隋

  • 高帝求贤诏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求贤诏,历史解密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为了求贤而下了一道诏令,即《高帝求贤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是年,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已有一定年头,亟需更多人才协助帝国的统治,但汉帝国此时仍未建立系统的选官制度,从而产生人才紧缺的危机;同时开国功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相继平定,

  • 年羹尧宁愿死,为何都不肯向雍正低头认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年羹尧,清朝,历史解密

    1726年,年羹尧被雍正判了“狱中自裁”,原本,年羹尧可以避免自己的这种悲剧结局。可因为他被弹劾起便始终没有任何反抗甚至自我辩解,所以便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如此凄凉境地。为何年羹尧会如此?答案是:因为他一直以为雍正会顾及往日情分法外施恩!也就是说,年羹尧一直执着地相信雍正皇帝与他之间有情义。很明显,在这

  • 皇帝去姐姐家玩看上一女子,为了娶她送姐姐千两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是万人之上的存在。因此,对于大部分想要获得权力或者财富之人而言,他们都会想法设法获得皇帝的芳心,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里面,就包括了皇帝的亲人。在汉朝时期,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平阳公主,此人后半辈子都在讨好自己的弟

  • 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如果不听信谗言,潼关能否守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玄宗,唐朝,历史解密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安史叛军凭借这一战,攻破潼关进入关中,随即攻陷长安,唐玄宗狼狈逃出京师。本已好转的平叛形势急转直下,使安史之乱延续了长达八年之久。而潼关之败,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应负最大的责任,他的干涉,导致潼关守军几乎全军覆灭,唐军三大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由

  • 司马懿是三国的赢家,他的绰号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英雄豪杰,诸如:诸葛亮,刘备,曹操、赵云等,那么他们有外号吗?答案是肯定的,赵云的外号大家都很熟悉了,“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白皮将军”,这些都是他的外号。因为他骁勇善战从来没有败绩,所以大家给他取名叫做“常胜将军”;还因为他是出生于常山,所以他经常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