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曾有过一个发明,后来却被禁止了

唐朝曾有过一个发明,后来却被禁止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07 更新时间:2024/2/13 6:19:05

“臭汉脏唐宋不清,元明邋遢清鼻涕”,这句话大概一下就把中国历史上颇有“出息”的几个朝代给点透了,但是此“点透”非彼点透,上边的朝代特点大概就是点透当时所遗留的朝代特征吧。而针对人尽皆知的盛世繁唐却独独被冠之以“脏”,除了我们知晓的上层阶级也就是皇宫之丑事以外,还有更为普遍的那就是民间所流行至极的时装“半臂装”亦或是“袒胸装”,这也充分体现了唐朝“一摒以往纲常风,独树一帜立历史”也就是开放至极的特点。《新唐书》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由此看出在唐朝的夏天,杨贵妃是以轻衣裹之,再加上侍从在旁扇风,但仍不耐夏热。贵妃都如此,那唐朝平民呢?当时民间所流行的主要是半臂装,袒胸装还未普遍,半臂装在当时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了,在千年前的唐朝算是相当的前卫了,在整个古代也算是相当时髦潮流了。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统治二百余年的唐朝,开放也曾被中断过,据记载,唐高宗治当时就对民间这种“露臂袒胸”的行为大加批评过,甚至还因此制订了禁止此类行为的政策。

但是唐高宗之后,后世皇帝却再未束缚,开放之风也随之复兴。但是在唐朝覆没后,后世却为对这种“神器”大加禁止呢?第一点,根本上源自于封建时期两千多年以来的儒家思想,虽然说唐朝是尊奉“三教合流”的,但是儒家思想却也扎根至深。儒家思想在西汉武帝时期就曾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以三纲五常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朝之后的朝代几乎都以此来作为伦理纲常之标准,历朝历代也都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晋书》曾记载,女子如裸露形体则处之以鞭笞刑罚。《通志》中也曾记载“京邑被执缚者,男女裸露,袒衣不免,尽驱迫居民以求赎金。”由此看来,“露臂袒胸”是为儒家思想所不容。

尤以宋朝之后,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这种穿着更是荒诞至极。第二点,父系家长制度下的社会,男权主义盛行,一方面“露臂袒胸”在当时会被当作是女性不检点的表现,有辱门风;另一方面,“露臂袒胸”则会大大加大社会的犯罪系数,到时候,东窗事发,对于男性来说的确是难以接受,对于女性来说,那也是有损贞洁节操的。第三点,唐朝总共经历了21位皇帝,但是对“露臂袒胸”禁止的皇帝却独独只有唐高宗李治宗李桓。而且唐高宗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文宗李桓是第十四位皇帝,由此可见,禁止“露臂袒胸”在开放的唐朝看来,还是与君主个人的价值观有关系,不过唐朝大多数皇帝还是认同这个事的。之所以露臂袒胸,还是因为唐朝开放嘛。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工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工部尚书,雅称大司空,古代官职名。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部尚书为其长。工部尚书品级在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最著名的有清朝宰相陈宏谋等。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周代属冬官事,秦汉属少府。曹魏自少府分置水部曹,隶尚书

  • 这个皇帝很古怪,拍错他的马屁下场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即1768年秋,浙江举行三年一度的秋闱。临安县秀才徐鼎大老远赶来应试。他是老考生了,年过五旬,久经考场,但仍是新生,也太难为他了。徐秀才觉得已经皤然白发,高中的机会不是很多了,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准备。那两年有个重大时事:乾隆平定了缅甸叛乱,取得辉煌胜利。徐秀才猜这次一定会考这个题目。

  • 蜀汉灭亡前,归服蜀汉的孟获为何没来救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孟获,历史解密

    公元263年,也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38年后,司马昭下令三路大军伐蜀,由钟会为主帅,魏军攻入汉中,蜀汉大将军姜维从沓中虚晃一枪,退守剑阁。将魏军全部挡在剑阁,进退不得,由于补给困难,而又无法攻克,钟会已有退兵打算,但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偷渡到成都,经过700余里的无人区,出现在成都腹地,感兴趣的读

  • 明朝不让王爷留在京城,为什么清朝不让王爷离开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一种统治制度,叫作分封制。天子登上皇位之后,把幅员辽阔的土地一块块分给诸侯王们(王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有自己的小藩国,众星拱月一样拱卫王室。后来秦始皇确立了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参考分封制的经验,来寻找让王朝稳定的办法。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然后,他颁布了这

  • 晏几道最痴情的一首词,最后一句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晏几道,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宋坛有对情痴父子,父亲写了一辈子情词,儿子也承乃父之风,把情词写得出神入化,这对父子就是晏殊、晏几道父子,世称“二晏”,也叫“大小晏”。晏几道是晏殊第7子,世称晏小山,作为最小的儿子,他也是最受宠的一个,他出生没几年晏殊就拜相,位极人臣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晏几道,和父亲一样14岁就做了进士,而后

  • 揭秘:为啥说司马衷是靠儿子司马遹才保住了太子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当时,他的祖父司马昭、父亲司马炎都还是曹魏的臣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称帝建国。当时,司马衷才七岁,司马炎并没有急于立他为皇太子。原因很简单,司马炎知道这个儿子不够聪明,甚至有点弱智,担心他将来担不起重担。为此,司马炎还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加以教导,希望儿子成才。两年

  • 他当了十个月皇帝,没曾想却影响了中国的一个世纪?死因至今未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也是明朝的第四任皇帝。在他为政期间,留下的举措影响了中国一个世纪。不过他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忽然暴毙了,他的死因一直到现在还不为人所知。朱高炽从小就长得胖,史书记载他少年时出行需要两个太监扶着才能正常行走,这就导致了明成祖朱棣不喜欢他。要知道朱棣可是通过武力谋朝篡位当

  • 明末清初的艺术流派:金陵画派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陵画派,清朝,历史解密

    金陵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南京地区的艺术流派,以龚贤为首。据画史载,一般公认者有龚贤、樊圻、蔡泽、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陈卓等人。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其作大多雄伟而秀丽,很具江南山水特色。金陵画派中的个人画风相距甚远。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支引人注目的画派,世称"金陵

  • “千古一帝”的康熙,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在位61年,先后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征葛尔丹、北抗沙皇。为大清康乾盛世奠定基础。鳌拜,满族镶黄旗人,出身清朝名门望族,武将世家,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鳌拜出身将门,自身也是战功赫赫,早年就追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深得皇

  • 三阿哥胤祉没参与夺嫡,又没支持其他人,为何雍正还要清算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是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原本儿子多,可以解决无人继承的难题,可儿子多了也不好,因此就产生了“九子夺嫡”的局面。最后四阿哥胤禛获胜,其余的皇子,没几个有好下场的。雍正即位以后,开始清算与他对立的兄弟,这些人一来是当初直接与他争皇位,二来是在九子夺嫡中,没有站在他这边。可三阿哥胤祉既没参与夺嫡,又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