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给他留下了很多忠良之臣 为何在位时期却没有留下功绩呢

乾隆给他留下了很多忠良之臣 为何在位时期却没有留下功绩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07 更新时间:2024/1/13 6:50:52

大清帝国,一直是以强者的形象存在的,可是再强的朝也终有落下的那一天。乾隆晚年间,已经显现出颓势,辉煌不复存在。时听到人说,大清是灭在嘉庆手上,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问题并非显露在表面,他就在内部,等你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嘉庆即位时,父辈给他留下了很多忠良之臣,国家也是不缺人才的,如果他再努力一点,好好任用官员,整个王朝就算达不到久盛不衰的地步,也能保持稳定富强起来。

要说嘉庆做的最不当的地方,就是没有甄别当差大臣,虽然他是个好人,可是能不能当个好官,能不能办好事,这就不一定了。嘉庆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使得整个大清还是免不了每况日下。在他即位后,首先就是重用汉人,这倒是一项好举措,二来他还想改革,可是看看嘉庆重用的都是什么大臣吧。

王杰,实打实的清官,这人是出了名的耿直,铁面无私。当年大人受到皇帝宠信,在朝中势力之大,可就是王杰是他的死对头,见了面都要绕着走,要说见过大风大浪的和大人怎么还会对王杰让三分呢?原因就是他背后可是有皇帝暗中支撑的,再怎么弄也不能得罪了皇帝啊,这就是乾隆的高明之处,让两人明里暗里争,他坐着收利。而且王杰很是清廉,家里的老宅里都破败成什么样了,最后还是皇帝给他发钱修缮的。这样一位老臣,嘉庆用他没错。

刘墉,这也是一位清官,同样是与和大人相看两相厌的人,他敢说敢做,朝堂之上公然挑衅,让和珅下不来台。他最看不起的就是和珅这样的人吧,贪污受贿什么事干不出来。这样一位大忠臣,乾隆留给了嘉庆,就像是捡到大宝贝一样。

这二位是忠良之臣没有什么问题,任用他们也没有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呢?嘉庆想改革,找错人了,他们已经是七八十的老人了,处理日常事务完全可以,但是改革就力不从心了。这就与嘉庆理想中的执政有很大出入了,让他们一批老人去改革,去革新,去变法, 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他们都是乾隆培养出的臣子,乾隆这人专制独权很是严重,大事都要他来把持。朝堂的大臣也就是听命做事的性格,留有他们独自发展的空间不大。几十年来都已经是这样的性格,再让他们去主持改革,是万万不可能的。

再来说嘉庆,自幼在父辈的威严下长大,少年的锐气早已被消磨,留下的只是温顺听话,他即位后当然也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是每当满怀自信地准备开始后,发现只是一个想法,没有胆量去做,去迈出那一步。改革也就因为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这也就是为什么嘉庆在位却没有留下功绩的原因了。

标签: 乾隆嘉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驸马爷出身名门,却杀死公主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郦邑公主,东汉,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个驸马爷直接杀死了公主,他最后下场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完美的皇帝”,大家会想到谁呢?其实在蠢哥看来,即便是再英明的君王也难免犯糊涂,但至少这汉光武帝刘秀是最接近“完美”的一位皇帝了,不过即便英明如他,也犯过不少错误,但要说最让他后悔的一个,恐怕就是将女儿郦邑公主许配

  • 顺治为何偏偏喜欢上弟媳?最后还逼死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顺治,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顺治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我们的普遍理解中,帝王之家是最薄情的,就连父子兄弟都会反目,对待后妃就更加无情了。何况在那时候,为了充实子嗣,皇帝常常有很多妃子,因此感情更加淡漠。不过总有例外,比如顺治帝时期,就有一位女子成

  • 唐朝曾有过一个发明,后来却被禁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臭汉脏唐宋不清,元明邋遢清鼻涕”,这句话大概一下就把中国历史上颇有“出息”的几个朝代给点透了,但是此“点透”非彼点透,上边的朝代特点大概就是点透当时所遗留的朝代特征吧。而针对人尽皆知的盛世繁唐却独独被冠之以“脏”,除了我们知晓的上层阶级也就是皇宫之丑事以外,还有更为普遍的那就是民间所流行至极的时装

  •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工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工部尚书,雅称大司空,古代官职名。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部尚书为其长。工部尚书品级在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最著名的有清朝宰相陈宏谋等。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周代属冬官事,秦汉属少府。曹魏自少府分置水部曹,隶尚书

  • 这个皇帝很古怪,拍错他的马屁下场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即1768年秋,浙江举行三年一度的秋闱。临安县秀才徐鼎大老远赶来应试。他是老考生了,年过五旬,久经考场,但仍是新生,也太难为他了。徐秀才觉得已经皤然白发,高中的机会不是很多了,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准备。那两年有个重大时事:乾隆平定了缅甸叛乱,取得辉煌胜利。徐秀才猜这次一定会考这个题目。

  • 蜀汉灭亡前,归服蜀汉的孟获为何没来救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孟获,历史解密

    公元263年,也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38年后,司马昭下令三路大军伐蜀,由钟会为主帅,魏军攻入汉中,蜀汉大将军姜维从沓中虚晃一枪,退守剑阁。将魏军全部挡在剑阁,进退不得,由于补给困难,而又无法攻克,钟会已有退兵打算,但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偷渡到成都,经过700余里的无人区,出现在成都腹地,感兴趣的读

  • 明朝不让王爷留在京城,为什么清朝不让王爷离开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一种统治制度,叫作分封制。天子登上皇位之后,把幅员辽阔的土地一块块分给诸侯王们(王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有自己的小藩国,众星拱月一样拱卫王室。后来秦始皇确立了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参考分封制的经验,来寻找让王朝稳定的办法。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然后,他颁布了这

  • 晏几道最痴情的一首词,最后一句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晏几道,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宋坛有对情痴父子,父亲写了一辈子情词,儿子也承乃父之风,把情词写得出神入化,这对父子就是晏殊、晏几道父子,世称“二晏”,也叫“大小晏”。晏几道是晏殊第7子,世称晏小山,作为最小的儿子,他也是最受宠的一个,他出生没几年晏殊就拜相,位极人臣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晏几道,和父亲一样14岁就做了进士,而后

  • 揭秘:为啥说司马衷是靠儿子司马遹才保住了太子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当时,他的祖父司马昭、父亲司马炎都还是曹魏的臣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称帝建国。当时,司马衷才七岁,司马炎并没有急于立他为皇太子。原因很简单,司马炎知道这个儿子不够聪明,甚至有点弱智,担心他将来担不起重担。为此,司马炎还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加以教导,希望儿子成才。两年

  • 他当了十个月皇帝,没曾想却影响了中国的一个世纪?死因至今未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也是明朝的第四任皇帝。在他为政期间,留下的举措影响了中国一个世纪。不过他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忽然暴毙了,他的死因一直到现在还不为人所知。朱高炽从小就长得胖,史书记载他少年时出行需要两个太监扶着才能正常行走,这就导致了明成祖朱棣不喜欢他。要知道朱棣可是通过武力谋朝篡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