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庄公和母亲闹翻,发誓“除非到了黄泉,否则永不相见”

郑庄公和母亲闹翻,发誓“除非到了黄泉,否则永不相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1/18 21:50:59

春秋时期,郑国原是周宣时分封的一个封侯国。郑伯友是第一位君主(他死后称郑桓公),他为保卫周王室的江山社稷,死于西戎人的乱箭之下。他儿子掘突(即后来的郑武公)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悲痛欲绝,身着孝服,率领三百辆兵车,浩浩荡荡地从郑国出发,日夜兼程,奔赴镐京(西周的都城,现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与西戎决定,替父报仇,并从申国迎回太子宜臼,立为天王,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东迁后,又把洛阳东边的一些城池和土地封给郑武公。

由于郑桓公、郑武公保卫周王室功劳大,历任周朝卿士,成为春秋初年势力强大的诸侯国。那么,“黄泉相见”又是怎么回事?郑庄公为何要“黄泉见母”呢?

这要从郑武公说起,郑武公有二子,老大名寤生,小的叫段。寤生,相貌平平,又加上母亲生他时,有不祥征兆,夫人武姜对他十分厌恶。相反,小儿子段长得一表人才,母亲十分宠爱他,总在武公面前夸耀他,想要立段为君。

郑武公非常明智,生怕死后兄弟相互残杀,还是把寤生立为王位继承人。他死后,寤生即位,这就是郑庄公。

夫人武姜眼见王位被大儿子占了,就给小儿子段抢地盘,以便日后与庄公抗衡。她对郑庄公说:“你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又当了周朝的卿士,可你弟弟没个落脚的地方。依我看,还是把制邑(今河南省汜水县西)封给他吧!”姜氏看大儿子不答应,说:“那就把京城(在荥阳东,现河南省成皋县西南)封给他吧。”庄公沉默不语,姜氏很恼火,郑庄公只好把京城封给了兄弟段。

大夫祭足阻拦住庄公说,京城是跟荥阳同等重要的地方,如果让段占据了它,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那将来可就难办了!庄公平静地说,这是母亲的意思,我怎能不依从呢?于是,他执意把京城封给段(国人称段为“京城太叔”)。

“京城太叔”动身赴任那天,母亲嘱咐他:“你哥没有一点兄弟的情义,京城是我逼着封给你的。你到那儿后,最要紧的是操练兵马,积蓄粮草,等到时机成熟,与我里应外合,推倒你哥哥的宝座,当上郑国的国君,也算给娘争一口气。”段把母亲的话牢记于心。

“京城太叔”赴任后,招兵买马,修固城池,集结百姓,忙得不亦乐乎。大臣的风闻此事,十分着急、担忧,都劝郑庄公亲自管教一下太叔,庄公倒不着急,还替自家兄弟辩理。祭足私下劝他应斩草除根,免除后患。庄公深沉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姑且静等事情发展吧。没过几天,太叔占取了京城附近的两小城。公子吕等朝廷大臣们不服气太叔的不义之举,郑庄公却为他说好话,只是不还击。

其实,郑庄公是这样的老好人吗?他心里早就提防着“京城太叔”的一举一动。

一天,庄公叮嘱祭足管理国事,自己去洛阳朝见天王。姜氏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心腹上京城约太叔发兵攻打荥阳。太叔接列母亲信后,假借给朝廷办事的名义,发动兵谏,准备行动。可他哪里知道自己已进入了郑庄公精心设计的陷阱。郑庄公并没有去洛阳,打半路绕回去逼进京城,大将公子吕奉庄公之命,派人打扮成买卖人模样,混过京城,等太叔的兵马离开后,在城门楼放火,向城外的大兵发出信号,公子吕立刻率兵冲进京城。太叔出兵不到两天,听到京城丢失的消息后,连夜回师,但士兵们知道了他出兵打国君的不义行为后,人心涣散,太叔只好奔逃他乡,在鄢(今河南省鄢陵县),和共城(今河南辉县)接连吃了败仗,连性命也丢了。郑庄公从太叔的尸体上搜出了母亲姜氏的那封信,十分生气,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不到黄泉,永不与母亲相见。”

说归说,讲归讲,但母子之情就像流水一样,哪能割断呢?庄公灭了太叔段,去了心上的大病,可见不到母亲的滋味,也实在吃不消。外面风言风语说他不孝,他又立过誓,真是难解决的矛盾呀!

当时,在颖谷有个治理疆界的封吏,叫颖考叔,给郑庄公进献了一只鸟。庄公问:“这是什么鸟?”他说:“这鸟叫夜猫子,白天瞧不见东西,夜里什么都能瞧见,真是个黑白颠倒,不知好歹的东西。小时候母亲养它,长大了就把自己的妈妈吃了,是个没良心的恶鸟,所以,我都把它逮来,请主公惩办。”

郑庄公明知颍考叔话里有话,却有口难言。吃饭时,庄公请他共餐,还夹了一些羊肉给他吃。颍考叔把最好的一块留着包起来,庄公问他为啥不吃,他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小人家有老母,我们平时不容易吃上肉,所以,我今天独自吃不下去,想带回去给她老人家吃。”

庄公叹了一口气说:“你真是个孝子,我做了国君,还不能像你那样孝敬母亲。”

颖考叔装着挺纳闷的样子说:“太夫人不是好好地享福吗?”

郑庄公又叹了一口气,把母亲姜氏约太叔攻打荥阳和他发誓不到黄泉不再见面的事情说了一遍。颖考叔说:“虽说起过誓,可人不一定非死了才能相见,黄泉不就是地下吗?让我们挖个地道,在地下盖一所房子,请太夫人坐在里边,主公到地下去,不就和她见面了吗?”

郑庄公觉得这是个信守誓言的妙主意,就派颖考叔去办理。颖考叔用了五百人,不几天,就把挖地道盖房子的事情一齐办好了。接着请太夫人住在地下的房子里,让郑庄公从地道进去见母亲姜氏。

郑庄公一见他妈,跪倒在地,哽咽地说:“孩儿不孝,请母亲原谅!”姜氏又害羞又伤心,赶紧把儿子搀扶起来说:“是我不好,哪能怪孩儿呢!”娘儿俩抱着头,哭成一团。后来,他把母亲姜氏接进宫里去住。

颖考叔,聪明智慧,淳朴孝顺,他爱他的老母,同时把这爱施于了庄公,他也因此很受郑庄公的器重,被拜为大夫,同公子吕、公孙子共同管理军队。

总结: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为争君位骨肉相残之事并不鲜见。“黄泉相见”这则历史典故,全面深刻地表现了郑庄公这个历史人物既精明老练、善于玩弄政治手段,又残忍、多情的性格特征。争权夺利、兄弟相互残杀,哪里还顾得上骨肉亲情;母子情深,相见抱头痛哭,又怎能计较前嫌怨恨!可惜,在阶级对立的社会,这种“情”和“利”的矛盾,是永远得不到圆满的解决。

标签: 郑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感动齐桓公的三位“宠臣”下场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竖刁,春秋,历史解密

    三个宠臣感动齐桓公齐桓公有3个宠臣,分别是公子开方、竖刁和易牙,这3个人陪着齐桓公吃喝玩乐,非常得齐桓公的宠幸。他们除了能想着法子哄齐桓公高兴之外,还都有“感动齐桓公”的事迹。公子开方是个公子,可是并不是齐国的公子,而是卫国的公子。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地位来服侍齐桓公,而且,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

  • 嘉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始亡于嘉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嘉靖,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虽然崇祯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他却并非亡国之君。在崇祯成为皇帝前,大明王朝早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了。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则要“归功”于崇祯之前的几代皇帝,因此就有了“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有谁?他们都有着怎样的代表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表现主义,印象主义,历史解密

    表现主义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1907)把梦魇,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源头。表现主义小说代表: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他是个生前无闻身后成名的人,善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揭示现

  • 雕版印刷术出现在什么时间?诞生背景及发展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雕版印刷术,历史解密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

  • 姜维:被曹魏埋没的“陇西奇才”,死后一封亲笔信看清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维,三国,历史解密

    提起姜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自带“诸葛亮嫡传弟子”的光环,虽然他先前为魏国效力后归降蜀汉,属于“二进宫”的类型,但这丝毫不影响诸葛亮提拔他的决心,此后在诸葛亮的推荐下,姜维一直做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可以说诸葛亮对于姜维来说有知遇之恩。有关姜维投降的争议可谓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姜维有二心,早已有投降魏

  • 嘉靖帝中年脾气火爆,为何能忍受当时13岁尚寿妃的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尚寿妃,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561年的某一天,大明王朝掌权时间最长最工于心机的皇帝嘉靖帝朱厚熜,在紫禁城内边诵经边敲打着一种名为罄的东西。这罄本意是一种形似曲尺的打击乐器,后指和尚道士们敲打的铜铸法器。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信奉道教的皇帝,所以他当日敲打的罄应是一种法器。话说那日嘉靖帝一本正经的诵经敲罄,可是敲着敲着一

  •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完素,医学家,历史解密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他

  • 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硬汉的故事:明朝山东布政使铁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铁铉,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讲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硬汉,他就是明朝的山东布政使——铁铉。历史上所谓的忠臣有很多,比他名气大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却偏偏要说这个人呢?其实啊,虽然忠臣很多,但像这位一样,能让敌人在战役胜利后,一点劝降的机会都没给,而是直接被处以极刑的,恐怕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 尽管受到其他方面的劝告 苏格拉底决定反对现行的政治和社会规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希腊,苏格拉底,历史解密

    Decelean或爱奥尼亚战争在公元前404年结束后,雅典面临严重的经济动荡,其中斯巴达人挫败了雅典人。到了这个时候,苏格拉底在雅典的精英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质疑那些权威人士和几个世纪以来传播的信仰。他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形成西方哲学的基础。民主政府的失败在共同人的思想中播下了怀疑的种子,他们开始思考

  •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却因思念她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海兰珠,清朝,历史解密

    皇太极是大清的开创者,他留在历史上的事迹不止是开创了大清王朝,还有他与海兰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根据载,海兰珠自从嫁给皇太极后便获得了皇太极的专宠,皇太极视后宫其他妃嫔如无物,专宠海兰珠。根据海兰珠留下的画像来看,历史上的海兰珠其实也算是“一般人”,最起码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海兰珠也不是那么漂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