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李世民动手之前要对两人下手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李世民动手之前要对两人下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3/12/27 22:51:06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便很注意收纳人才,因此他的身边能人辈出。这些人才中,最让太子李建成忌惮的,便是房玄龄杜如晦。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却要尉迟恭杀掉这两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房玄龄剧照)

说起来,早在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房玄龄便投靠了秦王李世民,一直是他不离左右的谋士。

房玄龄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出身于世宦之家。从小就聪慧好读,年少便知天文地理,能诗善文。再加上他在书法上亦是深有造就,18岁便中了进士,入隋朝廷为官。

李渊起兵后,有识人之才的房玄龄便投靠了李世民。房玄龄的才学很快折服了李世民,并得到了他的器重。

房玄龄的价值很大。其一,他在军政事务上能替李世民出谋划策。其二,他写得一手好材料,每次的军事奏章都写得简约易懂,文理清晰,内容丰厚,就连李渊都对他赞叹不已。其三,他不妒贤忌才,从起兵之初,就致力于为李世民搜罗人才,“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就是他举荐的。

杜如晦也是很有才华的人,早在隋末被征为预备官员时,便为隋朝礼部侍郎高孝基所器重。不过杜如晦心怀大志,认定隋朝败势已定,于是辞官归隐。

李渊在平定长安后,房玄龄听说杜如晦有谋断之才,于是在他的举荐下,李世民将其召于麾下,并予以重用。

(杜如晦剧照)

李世民在与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等人征战时,杜如晦的谋略总是棋高一着,因此立功无数,深为时人敬服。

房玄龄的主意多,杜如晦善于决断,二人搭档简直是黄金组合,时人称他二人为“房谋杜断”。李世民有了这两人,自然是如虎添翼。

李世民由于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颇高,再加上有房玄龄替他网罗人才,形成了极大的政治势力。

这让已被立为太子的李建成大为不安,于是他和弟弟李元吉抱团,决定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在得到李渊的支持下,李建成很快就找借口,将一批能人志士调离了李世民的身边。

房玄龄是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当他看到这种情况后,第一个规劝李世民应当放手一搏。毕竟政治这玩艺,虽说是骨血兄弟,为了争权夺利,也是会置对方于死地的。

房玄龄算是说到李世民心坎上了。

然而,还没等李世民下定决定,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重要谋士,便被李建成调任为朝廷官员。按唐律,朝廷官员与藩王有往来,那是要被处以重刑的。所以,这就意味着李建成折断了李世民的龙虎之翼。

(李世民剧照)

虽然房玄龄和杜如晦被调走了,但长孙无忌、尉迟恭和侯君集等人继续说服李世民发动政变。

李世民深知政变风险极大,若是失败就会人头落地,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公元626年,突厥作乱,李建成趁机建议让李元吉去平定突厥。并建议将李世民的部众调到了李元吉的麾下,打算在剪除李世民政治势力后,一举消灭李世民和他的政治小团体。

李世民别无选择,只得同意发动政变。不过由于以往有事一向与房玄龄和杜如晦商量,所以他让长孙无忌去请这两人来议事。

没想到长孙无忌走了一遭,却只给他带来“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这句话。

这话让李世民好不气恼,马上把佩剑解了下来,交给尉迟恭,并对他说:“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想背叛我吗?你去把他们带来,他们若不来,你便把他们杀了。”

不久,房玄龄和杜如晦便化妆成道士,跟着尉迟恭来到了秦王府。

在一番谋划后,一场杀兄屠弟的政变拉开了序幕,这就是“玄武门之变”。

那么,长孙无忌为何请不来房玄龄和杜如晦呢?

原来,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政治高手,他们担心李世民还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他们才故意说出那话激将李世民。等尉迟恭带着佩剑前往后,他们才确定李世民是下定了决心,准备放手一搏了。这当然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所以二话不说,就跟尉迟恭去见李世民了。

“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给他们记了首功,待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他二人官居宰相,最终成为人生大赢家。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秦献公真的忠于周天子吗 为什么魏韩攻打周天子他会主动站出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献公,周天子,历史解密

    秦献公真的忠于周天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中有这样一段话:显王五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即周显王五年(前364)时,秦献公在石门这个地方,打败了韩、赵、魏三个国家的联盟军队。本次战役一共斩

  • 在古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欧洲的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农民起义,古代,历史解密

    先说一下“农民起义”这个概念。“起义”是一个有着明确的道德判断的词。中国古典文献中有“起义”一词,但从来没有“农民起义”连用。比如,《水经注》“汝水”条下,有“汝南太守周矜起义于悬瓠者是矣”之句。《三国志·袁绍传》裴注中,有“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田)丰”之句。《通典》中有“桓玄篡晋,宋武帝起义

  • 关于吴于廑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于廑,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吴于廑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主持了两批中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历史研究(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共

  • 在古代太监手上都会拿着拂尘,那是干什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拂尘,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宫中有一种特殊的职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监”,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太监手里的“毛毛棍”实为“拂尘”。拂尘最早见于晋朝·无名氏《白紵舞歌诗》之一:“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拂尘又被人们称作尘拂、拂子、尘尾、云弹,是一种在手柄前端附上兽毛(

  • 什么是万国来朝?为什么大家都抢着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国来朝,隋朝,历史解密

    千年来,放眼世界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我们也自称天朝上国。帝国承平日久,便开始做着美梦不愿醒,直到近代百年屈辱,顿然醒悟:今日方知我是我。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有了点成就,许多人便开始怀念万国来朝的往日场面。自秦一统中原后,中原王朝的实力和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增强,便出现了各国朝贡的场面,场面浩大,便被

  • 康熙最敬重的女人,为何死后38年都不愿意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女性,但是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就要说到孝庄和慈禧了,尤其是初期的孝庄,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是顺治,还有一个就是康熙,她在后人们的心中就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女政治家,虽然她特别有能力,但是她都把这些用在了正确的地方,而不是像慈禧那样玩弄权力,所以说,她是有一个

  • 三星堆文化在哪里?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星堆文化,新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文化位置中国古代的蜀文化和巴文化,分布地区有别,但却彼此相邻,其文化面貌尽管有差别,却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说,早期蜀文化和巴文化虽然各有自身特征,如果和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作比较,其共同性就很突出,可以把二者划在一个大文化圈(区)内。蜀文化和巴文化是这个大文化圈(区)内的两个小文化。三星堆遗址早在

  • “科技皇帝”康熙热爱西方科学,为什么又要限制西方文化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清朝是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尤其在清朝初期,明君不断涌现,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盛世,而康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平定三藩,所以很多人视他为明君的典范。很多人推崇康熙为“千古一帝”,这和他的好学不无关系。历史上,康熙嗜书好学是出了名的。他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满、汉、蒙、藏、维等多种语言,

  • 明朝的灭亡应该由天灾背锅吗 事实证明更多是因为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每次说起明朝灭亡的真实原因的时候,总有一个非常让人同情的观点冒出来,那就是明朝在灭亡的时候,整个地球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当时各地的天灾不断,所以也就有了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天灾的借口。但是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借口,而这场天灾也并不应该给明朝的灭亡背锅。在一本称得上史书的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一个读书人在路过河

  • 袁齐妫用金钱试探皇帝丈夫的心意,最后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齐妫,南北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皇帝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这主要是由于皇帝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皇帝需要繁衍子嗣以使江山后继有人;为了收买人心、稳定朝政,皇帝有时候也会纳权臣家女儿为妃为后;还有一点就是皇帝的私心,希望能享尽天下美女,于是才有皇帝后宫三千佳丽之说。皇帝虽然一夫多妻,但是后宫的皇后却只能有一个。皇后是三千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