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帝创立的“粘杆处”是干什么的?

雍正帝创立的“粘杆处”是干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2/15 3:35:43

清代野史和小说中,经常将雍正皇帝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嗜杀成性的反面人物。想来这些与雍正帝的“铁腕治国”,不遗力打击贪官污吏有关,这些政敌们通过种种办法来抹黑雍正帝,编织出许多谣言攻击他。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通俗小说逐渐流行起来,而这位争议颇多的帝自然也就成了这些小说一个十分不错的谈资。

很多小说中还将雍正帝描绘成一个武艺精湛、神通广大的阴谋家。而且为了稳定政权,他还在手下豢养了一批武林高手,并发明了一种名为“血滴子”的杀人利器。

血滴子这种武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凡是它的出现就代表着血雨腥风,让人骨悚然。虽然历史上对于血滴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东西似乎只是人们通过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但即便是艺术塑造,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人们所说的血滴子往往与特务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个特务机构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雍正和乾隆时期著名的“粘杆处”。

“粘杆处”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并不可怕,它的诞生是在雍正当皇帝之前,当时他在京城的北新桥附近有一处府邸,府邸的院内长有一些十分高大的树木,一到夏天的时候,树木上就会爬满了鸣蝉。那些蝉日夜鸣叫,吵得人不得安宁。

雍正帝胤禛是个十分喜欢清静的人,为了避免这些鸣蝉的打扰,他便命人成立了一个名为“粘杆处”的服务机构,专门从事粘蝉、捉蜻蜓、钓鱼等事。这个时期,粘杆处和特务这两个字丝毫没有联系。

康熙帝二废太子以后,众皇子为了争储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各自结党,想尽办法想要夺得最后的继承大权,而胤禛虽然从表面看起来不动声色,实际上暗地里也为争夺储位而努力。

为了能及时掌握京城内外的消息,胤禛从江湖上招募了一批武林高手加入了“粘杆处”,并加以训练,使这些人对自己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这些人被派往各处,刺探情报,铲除异己,为胤禛继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粘杆处干得这些勾当并不光彩,雍正帝即位后理应废除这个机构,甚至还可以杀人灭口。可是粘杆处不仅没有撤销,反而更加壮大起来,并且雍正帝还将“粘杆处”的特务们名正言顺地安排了官职。在官书中粘杆处还有一个名字,叫“上备用处”。

粘杆处的特务正式官名叫粘杆处侍卫,多是雍正帝旧人,权势很大。一般成员则有小特务充任,称为“粘杆拜唐阿”,他们都是内务府包衣人,虽然官位不入流,但因能够每天跟随在雍正帝的左右,其职位也是炙手可热。

“粘杆处”属于内务府系统管辖,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雍正登基后,雍亲王府并没有撤销,一直到雍正三年才下令将雍亲王府改为雍和宫,并将其定为“龙潜禁地”,没有圣命不得擅自进入。因此,很多人便猜测说,雍和宫虽然为皇帝行宫,但却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往来的通道。

此外,在大内也设有粘杆处的一个分部,地点就在御花园内的“御景亭”,这个地方不大,却一直有粘杆处侍卫当值,随时等候雍正帝的调遣。

关于血滴子还有另一个说法,说它并不是为了对付政敌和铲除异己的,雍正帝之所以制造出血滴子,是因为粘杆处的特务们知道的秘密太多,血滴子主要是用来灭口的。不过,这些都是传闻,道听途说而已,不足为信。

但粘杆处即上虞备用处这个机构确实是存在的,在雍正统治时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政治作用。乾隆即位时得到了保留,比如著名的和珅就曾是上虞备用处的侍卫,直到乾隆帝去世后,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被逐渐废除。

标签: 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叱咤风云的人物曹操,去世之前留下了四字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三国诸多英雄中留下骂名最多的也是曹操,他也是形象最复杂、分歧最多的人物。从北宋开始,民间人士说到曹操,就十分痛恨。到了《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更是被罗贯中塑造成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贼子。但曹操一生成就伟大,功勋卓著,是十分有才的政治家,很有谋略的军事家,而且还是政治人

  • 揭秘:历史上的扶余国是怎么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扶余国,春秋,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夫余的崛起。从传承上来看,夫余是不同于肃慎(挹娄,勿吉)、东胡(乌桓、鲜卑之属)的,而是与肃慎、东胡共存的族系。夫余居北部偏中,肃慎居北部偏东,东胡居北部偏西。当时,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与夫余并存的民族还有高句丽(亦称句丽,后称高丽)、乌桓、鲜卑、挹娄(后称勿吉)、秽、貉等。“夫余一族,

  • 汉城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城条约,清朝,历史解密

    《汉城条约》又称《关于明治十七年京城暴徒事变的日韩善后约定》(明治十七年京城暴徒事变ニ关スル日韩善后约定),是1885年1月9日日本与朝鲜在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为了处理"甲申政变"的善后事宜而缔结的。日本原本介入甲申政变,但被驻扎朝鲜的清军打败。事后日本反而借口"使

  • 汉中有多重要?为何刘备要派魏延去镇守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公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还没消化整顿利索,孙权就以刘备夺取益州后有了地盘,需要归还荆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当然不同意,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刘备亲自带兵到荆州与孙权对峙。结果曹老板此时抓住机会,率军攻打汉中张鲁,并于七月拿下汉中。刘备立即跟东吴讲和,双方湘水划界,刘备将桂阳郡及长沙郡还给孙权

  • 周仓从未带兵打仗,为何名气却比魏延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魏延,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蜀汉名将魏延的结局不好,但是他为了蜀汉镇守将近10年的汉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个人看来,他是功大于过的!若论名气大小,在三国时期其实能超过魏延的将领确实不多。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猛将比较特殊,虽然一生从未带兵打仗,但是他的名气却在魏延之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此人到底

  •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申包胥,春秋,历史解密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

  • 关平不死的话,他的功绩能超过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英才辈出,各路英雄豪杰汇聚于此,最后各个帝王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很是壮观,其中关羽就是出了名的猛将,他是五虎上将之一,曾经和刘备张飞二人结义,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好,经常同吃同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姚明后来为刘备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江山

  • 隋文帝篡位北周时,做了一件残忍至极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周,南北朝,历史解密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他是历史上能够与秦皇汉武媲美的千古帝王,在外国人眼中甚至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隋文帝的仁慈也是出了名的,他建立富强的隋王朝,善待一班开国功臣,同时对百姓爱民如子,说他是盛世仁君毫不为过。但千万不要忘记一点,在帝制时代,想要登上权力巅峰,或者保证地位的稳固,必须要心狠手辣,否则最后死的

  • 洪秀全送人儿子为何都是亲生儿子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在太平天国的“一统江山”里,洪秀全特别喜欢给别人送儿子。只要兴致上来,便会亲自把儿子给人送上门去,而且附送豪宅、厚礼—更慷慨的是,他送的大多是自己的亲儿子。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幼天王被他送给了“亲哥哥”耶稣做儿子。戊午八年(1858年)十一月,英国特使访问天京,洪秀全在颁发给这位英国外交官的诏书

  • 董卓也曾“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提起“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解三国的人都在熟悉不过了,干过这事儿的有两位,第一位是董卓,第二位是曹操,这个战略方针可以说是在当时是最好的一种,为何董卓遭十八路诸侯讨伐,最终一败涂地,而曹操却一路高歌猛进, 一统北方,进封魏王,为日后曹丕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董卓比曹操差在哪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