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烂漫的女作家”庐隐:天纵英才,一生穷困潦倒

“烂漫的女作家”庐隐:天纵英才,一生穷困潦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1/16 17:08:23

庐隐曾说,“我是世界上最怯弱的一个。”

矛盾却说,“她是‘五四’的产儿。是觉醒了的一个女性。”

在三十年代,她与冰心齐名,如今已是尘归尘、土归土,宛若隔世。

她的生命之灯,燃烧了短短35载之后熄灭了,如今学的火星只是稀疏燃动,与她在世时大起大落的悲喜,觥筹交错的进退,似乎根本对不上号。

她的文字,是过于伤感了,而她的人生却像夜空中不断燃烧急速飞旋的彗星,无尽黑暗之中始终有她一抹急切的光亮,正在试图刺破着什么,却又无能

1899年立夏前一天,庐隐出生在福建闽侯县。

家里经济宽裕,父亲是个举人,她之前已经有三个哥哥,父母正好盼着女儿出生。结果,还真得了一个女儿。不巧的是,她出生这一日,外祖母正好去世。

庐隐那不识字的母亲觉得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母亲不算迷信,但两重血光之灾加在一起,她不由地怀疑起来。然而,怀疑事小,从此庐隐也成了母亲眼里的“灾星”。

没有母亲的疼爱,庐隐从小在一堆仆人中长大。

两岁时生了一身疥疮,母亲觉得厌恶至极,置之不理。后来是奶妈把她带回自己家里调养,才捡回了一条命。

祸事还没完。

父亲被任命为长沙知县后,突然想起了自己还有个女儿,想见见她。于是就命奶妈把庐隐抱回来。哪知庐隐才回到自己家,就哭闹不止。父亲只想见见乖巧的女儿,哪料到庐隐是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他被哭得心烦意乱,人又正好临湖而立,便一把拎起庐隐,将她扔进了水里。还好一个听差救了她。

或许是人作恶,天不容。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年轻的母亲只好带着孩子们投靠了哥哥。

舅父是个勤快人,在朝廷里是农工商部员外郎,又在太医院兼职做御医。宅子宽敞,鸟语花香。然而,再好的东西也是别人的。母亲始终觉得,活得寄人篱下。

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是谁带来的?当然是一出生就克死了外祖母的庐隐。她把气撒在庐隐身上,以女子不得入学为惩罚。

舅母接下了庐隐的蒙教育。可是舅母的教育,似乎不是为了让庐隐获得真正的长进,而是为了消遣,打发无聊时光才教人识字的。

她让庐隐背《三字经》,背不出来就用竹条狠劲儿地打。

她规定庐隐要在房间里做作业。于是庐隐每天都在房间里读书、习字。偶尔往偷瞄一眼正在玩耍的表哥们,就不自觉地一阵心惊。生怕舅母蹑着脚步走来,又挨一顿打。

每天上午十一点,舅母真的来了,她便恍恍惚惚,又怕又愁。

有时候,舅母打完了。不明就里的母亲也赶上来痛打一通。身在一个可爱的孩童四处嬉戏游闹的世界里,她却如在地狱。因此,个性也开始分裂起来,一边是极度的多愁伤感,另一边是仇人般的执拗。

这还不算完。

庐隐与婢女们住在一起,每逢家里来了什么重要人士。母亲就把她锁在另一个院子里,那个院子里没有人,一片荒芜。她眼前是这样的景象,可耳中却又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那些快乐不属于她,听起来很近却遥不可及。她想,“死了,都比活着快活。”

不过,她没有放弃。

9岁时,她被送到了一所教会学校。13岁,她考上了女子师范学校。以前那个脆弱的庐隐被深埋在心里,如今她终于可以以新面貌示人了。

只不过,童年的创伤就像一根浮木,压下去不久,又会自动浮于水面。今后,当她的心海里的水蓄得越来越满时,这根浮木也越来越难以压在心底了。

因为从小被孤立,她对“集体”,“团体”这种字眼非常渴望,希望成为团体里的带头人。在学校里,她就与其他五个同学组成“六君子”团体,喜欢恶作剧,喜欢捉弄别人。

到了大学,她又有了另一个团体“四公子”。圈子之苏雪林就曾为这个小团体着迷,因为四人中的队长庐隐特别喜欢打抱不平,四个人走到哪儿都形影不离。

大学里的庐隐因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又总是抛头露面做演讲,平时谈话时也仿佛要故意让不相干的人听到似的“隔了几间屋子,也可以听见”。

让她一战成名的事中,最出名的一件就是组织剧团演出,为毕业旅行筹钱。她自己写剧本,上台后演员们即兴表演,没有台词。她的演讲还为她赚了3000元。

钱够了,人也齐。毕业后,她与同学们游历日本、朝鲜,回国后更是去了30年代最繁华的奉天,天津等地。

这时期的她,像一团火球,被学弟学妹们视为风云人物、天才一族。她年纪轻、一出学校就靠着旅行这种不着疾苦的走马观花来开拓视野,仿佛她不是在旅行,她是想让自己陷入一种焦糖状的美妙体验中,在那里只有欢乐,冲锋陷阵,获取成功。

这时的她,力量强大,心花怒放,死死地压住了那根悲伤的刻着孤独与悲戚二字的浮木。

她埋葬了过去的自己。

面对恋爱与婚姻,她也是以这个烈火般的另一面示人。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热情有点不合时宜,有些过了火。

庐隐认为,爱情就是要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而她相信,像她这样青春年少,风头正劲的女子,是可以为了爱而牺牲个人的精神的。

这就导致她面对感情时,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

大学时代,她一次学校活动中与郭梦良相识。工作的光环笼罩着她,使整个人显得光彩熠熠。当时,她已经有了未婚夫,是她中学时认识的一个叫林鸿俊的人。家里人都反对他们在一起,可是反对声浪越高,庐隐就越是不放手。

林鸿俊考上大学后,两人订婚了。反对消声灭迹后,庐隐也像风停息后的海浪,从沙滩上退去了。

后来她认识了郭梦良,陷入单方面的热恋后,她经常把郭与林做比较。若不是有了目的,无端的比较总会引起不良后果,况且庐隐的比较是为她自己能摆脱林鸿俊做铺垫,她选择的比对项,就成了林的自私与短处,郭的无私与长处。

这种比较,自然是越比越气人的,它的自私浓度极高,最后促使庐隐不顾亲朋好友的劝告,执意退了婚,并夸下海口,一定要嫁给郭梦良。

可是,郭梦良已经有一个妻子了,况且他也不想离婚。这当然难不倒深陷狂热中的庐隐,她查了郭梦良的家乡风俗。这种风俗表明:他,郭梦良,是那种可以娶两个妻子的人。

他们在一品香旅店结婚。

面对外界的谴责,她说,“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凭我的高兴去处置它,谁管得着?”

不过,对外的强硬却始终抵不过亲朋毒舌的侵蚀。在自己家里,她被看做是姨太太,妾室。在朋友堆里,她也没有多少支持的声音。只有苏雪林站出来,让大家收敛毒舌,不要动不动就斥责女作家的所做作为。

可是又有谁会听呢?她随郭梦良回家探亲,郭家的人对她更是不屑一顾,冷嘲热讽。而郭自己也不愿夹在中间,因为与自己原配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他便躲到她身边去了,对庐隐也没多少关怀。

她以为结了婚就好了,可婚姻却为她建起了一座爱情的坟墓。她在北平,尚可称作他的妻子,一到了别的地方,她就成了千夫指的人。两年的婚姻生活里,她始终没有因为自己的一腔热情换回哪怕一点温暖。

以前她总是能得到的,可谓呼风唤雨。可在感情这个世界里,她输得一塌糊涂。

或许是她太自负,太盲目了?

或许是为了让她冷静一下。婚后两年,郭梦良因伤寒去世。

留下了庐隐与刚出生的女儿。

她迅速从极热遁入了极寒之地。失去恋人的她经常酗酒,酒醉后就开始大哭,任凭情绪的侵蚀。浮木最终浮上了水面,给她一锤重击。

独自喝酒让她觉得自己像个酒鬼,呼朋唤友能掩盖这种错觉。那时的她经常带着酒去找石评梅。她去找石评梅当然是因着同病相怜的目的,石评梅当时刚失去了高君宇。

两人经常畅饮与于陶然亭,醉了就痛哭。石评梅或许没料到,悲伤中酗酒,与朋友的欢快畅饮,只能让人麻醉,醒来还是痛苦,无可救药。不久,石评梅去世。

庐隐悲痛至极,为好友写下长篇祭献之辞。

她彻底孤独了。不过外界似乎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对她的评价是“烂漫的女作家”。

人生中最孤寂的那几年,她写下了《心灵潮汐》、《曼丽》和《归燕》。时间总归是一剂良药,孤独也并非一无是处,经过两年的修整,她的灵魂总算是回了窍。

褪去了火的激燃,她还是显出真正属于她的美来。楚楚动人,小家碧玉,仿佛经过淬炼一般,变得更晶莹剔透了。

1929年,她与大学生唯建相恋。她比他大9岁,相识于清华。她与他创造出了68封情书,后来也集结出版了。学生时代的花枝招展,并没有帮她获取更宽阔的人生路。她与当时的一部分女性一样,辗转在各所学校之间授课,并没有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或许那时候留给女性的生存空间本就很窄,更遑论发展空间了。

与李唯建结婚后,讽刺声依旧不绝于耳。可她现在知道该如应付了。不是积极地反抗,而是保持沉默。婚后的她写出了《玫瑰的刺》,石评梅的死她始终记挂在心,这时她又写了《象牙戒指》。

抗战打响后,她心里的某种东西被点燃了。她写了长篇小说《火焰》与《女人的心》,这些创作中依旧听得见她在拼命压制住内心的那根浮木。她以文字鞭挞社会,鼓励女性积极行动。

但热情不是永动机,不是挂在天空中寿命数十亿年的星辰,它总会消失的。或许是与大学生结婚,让她多了一重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想象着与他一起浪迹天涯,之后又与他一起隐居深林,过一辈子童话式的生活。

这种生活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现实。但对于庐隐来说,是幻想。

李唯建是个诗人,有烂诗人的脾气却没有伟大诗人的豪气。毕业后,他找了几次工作,但都觉得工作太过枯燥乏味,有一段时间是闲赋在家,无所事事。两人有了孩子之后,一家四口的开支反倒全落在庐隐身上。

直到一年后,他才通过刘大杰介绍,到中华书局担任编辑。

但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庐隐为了分解自己的苦痛,选择了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打麻将。她以前就喜欢打麻将,如今则是通宵达旦的打麻将,还赌钱。李唯建当然也不愿呆在家中,围着两个孩子转悠,他经常溜到街上闲逛,发泄情绪。

1934年5月,庐隐十月怀胎,快要生产。经济困难的她做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她没有去医院生产,而是花了十元钱请助产士到家里来帮着生这第三胎,结果十元的代价是她的子宫被助产士刮伤了。虽后来被送进医院抢救,但因失血过多,不治而亡。

庐隐去世后,李唯建很痛苦。他怎么也想不到她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而很多人也无法理解,如果不结婚,她应该会活得好好的。就像大学还没毕业的石评梅那样,有当老师的酬劳,也有稿费收入,她应该活得更好。

但她没有。与郭梦梁结婚后,纷繁复杂的指责与现实生活的羁绊,也让她怀疑过自己为什么要结婚。

可如今,她不再怀疑了。而是想办法撑起一个家,哪怕丈夫暂时没有工作,也没有找工作的心思。

她保留着那些称谓为“情书”的专属信件,出版它,发行它。为爱情再一次的呐喊。这些难道是矫揉造作,难道就该败在现实生活的脚下?

庐隐离开了,临终前把女儿托付给他。但李唯建无力抚养两个孩子,只好将大女儿送到舅舅家,把自己的亲闺女带回四川老家。

庐隐去世一周年,他写了《悼庐隐》,发表在《文学月刊》上。

他褪去了年轻时的自负和狂热,默默耕耘写作与文学研究。

1977年,他写了《吟怀篇》来怀念去世近30年的伴侣。

海滨灵海无潮汐,故人一去绝音息。

冷鸥空留逐波影,异云徒伤变幻性。

4年后,李唯建去世。

当年他怀着一腔崇拜之情,娶了自己最爱的女作家。

而庐隐不理会舆论,只说李唯建是勇敢的、彻底的新时代的人物。他有着热烈的纯情,有着热烈的想象,他是一往无前奔他的生命旅程。她说,“而我呢,满灵魂的阴翳,都为他的灵光一扫而空。”

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是李唯建变好了,她已经离去,无法见证了。

热情,如梦如幻,如庐隐自身,遁入了历史。

标签: 庐隐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究竟是土木堡之变还是夺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夺门之变,历史解密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夺门之变,而不会土木堡之变和万历三大征,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先说一下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都被俘虏了,号称50万的大明精锐全军覆没,被瓦剌大军打到了家门口。要不是于谦因为寿命坚决抵抗,弄不好大明就亡国了。从这一点上

  • 北宋强敌环绕,商品经济为什么还那么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了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之后先后征服南平,后蜀,后汉,南唐,吴越,北汉,基本统一全国。传九位皇帝,建国167年。而对于北宋的观念,大部分定义为“弱宋”,不仅取决于对外战争的失败,澶渊之盟的缔结,方腊起义的影响,靖康之耻的发生,对于宋朝的理解多为官吏腐败,政治无能,兵弱国小衰败的王朝

  • 宋朝不杀士大夫的原因曝光,真是皇帝手太软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建立后,尤其是赵匡胤死后,北汉灭亡,这个时候也算是实现了统一。随着统一的来临,保持国内平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宋朝建立之初,就实行了文人治国这一原则。这条治国策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有它必须执行的原因,但是随着王朝发展,文人越来越大,全国上下热衷于文治,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弊病,因为在选择文

  • 匈奴那么强大,汉武帝就杀了10多万人,为什么匈奴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匈奴,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搞定匈奴问题,并不是全靠征战;事实上,就算对于草原民族,十几万人也伤不了它的根本,要知道当年战国时期李牧曾一战斩首匈奴十万,但只能暂时遏制住匈奴,没过几十年,匈奴又重新崛起了,而且很快称霸了亚洲。事实上,汉朝不仅对匈奴实施了常规战争,还对其实施了经济战、掠夺战、与封锁战!!在这一点上,宋与明做

  • 明朝濒临灭亡时,明朝专属装备锦衣卫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不论是在小说集還是影视剧中,要是是出現有关明代的剧情,必定就会提及锦衣卫。它是1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官衔,自成一脉,直归属于皇上,有着巨大的权利,针对那时候的高官而言,沒有不畏惧她们的。与其相对的是,锦衣卫针对皇上非常忠实。在锦衣卫发展趋势的初期,她们被称作拱卫司,并不是有着权利,之后在明代开创以后才逐

  • 诸葛亮和刘伯温病死,为什么古代谋士大多病秧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从史书上看,自古以来,伴随着帝王们南征北战,不断出谋划策的大谋士通常多病。比如汉高祖帐下的张良,《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因为体弱多病,因此刘邦没有让他独自带兵,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因为身体虚弱,张良经常需要行“引导之术”,在家辟谷,闭门不出。而与张良情况最类似的莫过于三国时期曹操帐下大谋士郭嘉,《

  • 明代藩王能得到哪些赏赐?藩王赏赐对国家财政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藩王,历史解密

    藩王在明朝是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明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先后册封子侄二十多人为藩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朱棣削藩过后藩王的政治权利开始逐渐地削弱,明代的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藩王的生活来源全靠朝廷的供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藩王的赏赐越来越多,从原本的土地开始赏赐甚至到

  • 古代刽子手是高薪职业,为何无人愿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刽子手在古代是高薪职业,为何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没有妻妾成群,反而一直无人愿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行刑过程太过血腥暴力,使娇嫩柔弱的女子敬而远之我们知道,古时候盛行"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向来没有什么话语权,婚后更是对丈夫言听计从。在当时,只要手里有点钱财几乎不愁缺

  • 童渊和司马徽都是奇才,为何没参与三国之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出现过许多英雄豪杰。比如谋士诸葛亮,司马懿;将领周瑜,张飞,关羽,赵子龙。但是在这之中,还有两位英雄有勇有谋。一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另一位是枪术大师童渊。他俩一个擅长谋略,另一个拥有百箭穿杨的枪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司马徽这个名字在大众耳中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当你提

  • 她15岁从丫鬟逆袭成皇后,掌权25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太后,北魏,历史解密

    作为历史上唯一掌权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统治一个帝国达到15年时间,创造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不过,除了她之外,还有不少的女性,同样凭借出众的才能,脱颖而出,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说的这位女子,就是一位堪比武则天的人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间,曾是北燕皇子的冯朗,因受拓跋焘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