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荆州不失,刘备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吗?

如果荆州不失,刘备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02 更新时间:2023/12/8 22:53:42

关羽在进攻曹魏控制的襄樊时,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的妻兄糜芳守御。谁知趁着关羽在外面忙,东吴的吕蒙率军冒充商队,拿下了荆州,而糜芳也没怎么抵抗,将荆州拱手相让。

失去荆州直接导致以下后果

西蜀丢失了最为有利的北伐前哨。为什么刘备会选择荆州这么一块险地作为北伐基地?它被夹在魏国和东吴两大力量之间,显然是防守不易。

但同样是因为荆州的“险”,也使之成为西蜀距离魏、吴最近的重要城市。距襄樊极近,而与襄樊北面相邻的就是重地宛城(今南阳),已是中原的腹心之处,从宛再向北,可以直接进入河南,威胁曹魏的统治中心。

而且荆州素来富庶,人口稠密,是重要的兵粮补给要地。这比后来苦哈哈的从汉中、甘陇崇山峻岭中,硬攻曹魏有利万倍。

失去了关羽。这一点也许有人不太赞同,但个人认为关羽是西蜀五虎将之首。从统兵策略、个人武力、甚至是作为带兵将帅的气质,关羽都当之无愧这个称号。除了后来因为功劳太大,性格高傲了些,真没什么硬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关羽的去世,使得蜀国的北伐大计,失去强大的臂助。

更要命的,因为关羽,国主刘备做下了蠢事。刘备讨伐东吴,主要理由就是东吴害死关羽。举倾国之力伐吴。演义中七十万兵马有所夸张,西蜀总兵力不过十余万,除了防守、戍边,能带出来的只有五万,这个数字较为真实。

谁知大军惨败于夷陵,兵马国力的重大损失不说,刘备也因此病重而亡。遭受如此重大打击的西蜀,无异于雪上加霜,弱上加弱。

荆州的失去,使得上庸也缺乏强援,被魏国夺取。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图,古上庸即今鄂西北十堰地区,同荆州只隔着襄樊。关羽去攻襄樊,很明显有西蜀集团的授意。刘备219年七月称“汉中王”,相隔不久,关羽就发起了襄樊战役。作战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汉中——上庸——襄樊——荆州连成一线。

荆州、上庸的丢失,蜀国只能再度进入战略防御,被压缩在益州。

如果荆州未丢,可否一统有望?

即使保住荆州,蜀国想要一统也有几大难点:

一、东吴的觊觎。

吕蒙偷袭荆州,就是因为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看出,孙权已经对势力隐隐超出自己的刘备,嫉恨、警觉,反正是各种不爽。于是司马懿派使者前往东吴,怂恿孙权攻击荆州,如司马所愿,孙权也是正有此意,因此荆州的丢失,是魏吴合力的结果。

襄樊之战,关羽本已大战优势,水淹七军,令曹魏胆寒,可以说拿下襄樊也是指日可待。但是襄樊被拿下后,孙权会作何感想?刘备从几个孤兵寡将,靠着和自己合作,一路拿下荆州、益州、汉中,如今又拿下襄樊,自己反而成了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如何能够甘心啊!

即使当时不下荆州,拿下襄樊后呢?之后再拿下宛城挺近中原呢?孙权能忍得住不动手吗?三国的形势本就是两弱抗一曹,才能维持均势,现在刘备把这个平衡逐渐打破,东吴又岂能坐视?

二、曹操的力量尚存。

盘踞中原的曹操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老大。虽然被孙刘合伙算计了一道,但魏国的底蕴还是在的。即使关羽拿下襄樊,孙权不拉偏架,蜀国要拿下猛将如云、钱粮丰足的魏国,绝非旦昔可成。

只要曹操撑住了第一波强攻,国力单薄的蜀国攻击能持久下去吗?

三、西蜀自身的问题。

益州是西蜀的根本,赋税、兵源多来于此。如果发起大规模的北伐统一,必须大量从益州调运人马、粮草加强前线。

而我们看看蜀国几处要地的地形。从益州出发,必经汉中,再由汉中经上庸,进入荆州、襄樊一线前沿阵地。短短几句话很简单,但川陕、陕鄂交界处地形何等复杂险恶漫长,等后援到达,前敌形势很有可能已经变化。

有读者问,从长江顺江而下直达荆州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发现,终刘备一生,从未走水路,即使伐吴也是顺长江走陆路,且不说水路容易出事,即使到达荆州,蜀国的水军力量能比的上东吴吗?那可是孙权的看家本领。

上庸——襄樊——荆州一线,完全是蜀国的突出部,孤悬于西蜀国外,蜀到此难,而曹军到此却方便的多。

至于国力对比之类的问题,一目了然,篇幅有限,不多叙述。

因此,不失荆州,拿下襄樊,蜀国的当务之急不是立即北伐统一,而是要倾注全国之力,来巩固、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基地。至于能否实现一统,看天意如何吧……

标签: 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穆鲁克是怎么打败蒙古军队的?为什么说蒙古军队是当世最强悍的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穆鲁克,蒙古,历史解密

    马穆鲁克军队战胜蒙古军队的艾因·贾鲁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被反复提起,让后人津津乐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场战斗有特殊的意义。其一,马穆鲁克军队战胜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军队。其二,马穆鲁克军队是用骑兵部队,打败了蒙古人最强悍的骑兵部队。其三,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时,整个西亚都害怕,只能以守城对抗。

  • 跳岛战术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美国是如何运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国,新几内亚,历史解密

    历史发展这样的战术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战中,苦于和日本海空军纠缠的麦克阿瑟、哈尔西等人逐步形成了他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指导思想:在己方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进攻的部队不脱离空军的掩护,沿着前进的中轴线向几个重要目标的外围做跳跃式进攻,即“蛙跳战术”。在1943年6月至1944年9月里,他指挥盟军沿新几内亚海

  • 一生当过两次皇帝,结果却被老婆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显,唐朝,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孩子,一生中两次成为储君,一次被废除,两次登基,是历史上凤毛麟角的人物。一生的传奇经历让人佩服不已,不过下场却很惨,从皇子到太子,又从太子到皇帝,被废之后成为了庐陵王,随后又转行做太子,复位之后被老婆毒死,可谓是经历非凡。唐中宗开始被封为周王

  • 揭秘:隋炀帝算不算是亡国第一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隋朝,历史解密

    说起“隋唐”,虽然是把两个国家放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相等的地位,经过数年的分裂纷争后,隋朝实现了久违的大一统,可惜的是这次的大一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只有三十多年,随后诞生了新的国家,唐朝将近300年的统治,创造了巅峰盛世,是历史上众多朝代中的佼佼者。隋朝虽然仅仅数十年的统治,

  • 揭秘: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历史解密

    东晋初年流行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时间延续了大概二十多年。现代人读这六个字,可能不知道里面包含的意义。这里特别展开来说一说。话说,西晋开国,若以灭东吴算起,国土面积是很大的,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

  • 宇文泰是怎么解决民族融合矛盾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宇文泰,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的全盘汉化政策宣告失败北魏帝国完成了一次彻底的汉化改革,但是与此同时也付出了一个代价,那就是把鲜卑族断裂成两层,上层是在洛阳吃香喝辣的那些汉化贵族,而下层则是那些握有兵权的军事贵族,但是他们在北边被人歧视,因此这个局面就不可能长期延续。果不其然,公元524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刚开始这场兵变说白

  • 刘邦是怎么对待西汉初年那些异姓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的时候,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韩王信和长沙王吴芮。这些异姓诸侯王当中,尤以韩信的功劳最大,他曾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这七位异姓诸侯王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们最后的结

  • 宋氏三姐妹关系如何?揭秘她们鲜为人知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氏三姐妹,民国,历史解密

    宋氏三姐妹关系如何?宋庆龄、宋美龄和宋蔼龄是近代史非常著名的姐妹花,其中宋美龄是中华民国第一夫人,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而宋庆龄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

  • 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鲁桓公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桓公,周朝,历史解密

    鲁桓公(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姬姓,名允 (《世本》作名轨),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谥桓。公元前711年,鲁隐公被杀,鲁桓公即位,后来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公元前694年,发现齐襄公与文姜通奸,被齐国公子彭生杀死于齐国,嫡长子鲁庄公即位。鲁桓公,姬姓,

  •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真的假的 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草船借箭,诸葛亮,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先生而为。作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谋士,在《三国演义》中无人能出其右,直到现在,“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巧用空城计”等依旧在耳边环绕。《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绘声绘色的描写了诸葛老先生的“草船借箭”场景,诸葛老先生借着江面大雾(毕竟懂得天文,三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