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隋炀帝算不算是亡国第一暴君?

揭秘:隋炀帝算不算是亡国第一暴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02 更新时间:2024/1/16 6:51:39

说起“隋唐”,虽然是把两个国家放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相等的地位,经过数年的分裂纷争后,隋朝实现了久违的大一统,可惜的是这次的大一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只有三十多年,随后诞生了新的国家,唐朝将近300年的统治,创造了巅峰盛世,是历史上众多朝代中的佼佼者。

隋朝虽然仅仅数十年的统治,也曾有过盛世,即使与“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相比较,“开皇之治”也丝毫不差,繁荣富强。在公元604年,杨广即位后,仅仅十四年时间,民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很快便被新的王朝取代。如此迅速的衰亡让后世史学家一直在研究王朝覆灭的具体原因,时至今日仍旧没有一个统一定论。

隋文帝在位之时,励精图治,为国家寻求改革,发展经济和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积累了无数财富,到了隋炀帝手中之时,国家并未继续发展,杨广过着奢侈至极的生活,大兴土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都城,开凿大运河,三次出征高句丽,先帝积攒下的原始资本都被他耗费殆尽。

除此之外,他还向民间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有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的徭役和兵役,这让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农民无法再忍受这样的剥削和压迫,如此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他们想要颠覆这个王朝,推翻暴君的统治。

有学者认为国家覆灭的直接原因是三次出征高句丽,正是因为多次出兵,全国多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比如河北、山东,还有岭南各地,天下动荡不安。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让敌人忌惮,但若是不合时宜的军事行动会遭到本国百姓的反抗。

也有学者认为国家的覆灭主要是因为统治者的性格,不是说隋炀帝,而是隋文帝独裁专断,多疑猜忌,虽然他推行的律法深得人心,但杨坚本人喜怒无常,猜忌心重,有时还会罔顾刑法,滥用私刑,虽然他创造了盛世,但他同样使得隋朝开始走向衰亡之路。

朝堂之上,说错话的大臣有时会被当即乱棍打死,隋文帝虽然推行了《开皇律》,但他更喜欢在法外行刑,而且是残酷的刑罚。他规定偷粮达到一升以上的人要被处斩,家属要被充公为奴,若是有三个人当场被抓捕的话,不经审讯,可以直接被处死,这样残暴不仁的行为一直到他晚年,当时就连穿着不齐的武官也会被处死。

杨坚生性猜忌多疑,曾经的开国功臣被他一一铲除,长子被废除,他还喜欢听谄媚之语,无论是妇人的还是小人的,只要能够让他开心,都会得到他的重用,比如小人杨素,自私自利,而一些忠臣则是被他贬斥,比如高颖等人,若是皇帝能够采纳高颖的忠言,重用忠臣,想必王朝也不会这么快的覆灭。这样看来隋炀帝也只是延续了父皇的作风,究其根源,问题还是出在了隋文帝身上。

另有一种说法,皇室不和,夫妻离心,父子反目,兄弟争夺,隋朝的建立少不了妻子独孤氏的功劳,独孤家族出了不少的力,建国之后,夫妻二人的关系还好,这才有了“开皇之治”。成为皇帝的杨坚渐渐变得不可理喻,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曾经允诺妻子,不会让别的女人生孩子,如此这个誓言禁锢着他,让他无法忍受。

有一次他宠信了尉迟迥的孙女,善妒的皇后不能接受,她趁着皇帝上朝,杀掉了尉迟氏,杨坚虽然生气,但也不好发作,只能是在深夜感叹,身为天子却没有自由。从此之后,夫妻二人貌合神离,没有了恩爱。

宫中五位皇子,长子杨勇被封为太子,在早期他为父亲夺位提供了许多帮助,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其他四子分别被封为:秦王、汉王、晋王以及越王。几位皇子都在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不为过,但是皇帝却觉得他们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先是废掉了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三子因为生活奢侈而被废掉官职,郁郁而终,四子被兄弟杨广诬陷,被废为庶人,囚禁一生。

还有人认为是政权原因,隋朝没有经过农民起义,所以历时短暂,而历史上经历了农民起义的朝代能够存在更长时间;也有人认为国内的私权和公权之间产生了矛盾,私家荫户被编为国家户口,损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导致矛盾频发;更有人认为是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激化阶级矛盾,不同的地主势力此消彼长,削弱了自身的力量。在隋炀帝即位后,这些矛盾问题更加严重,国家开始加速灭亡。

还有学者认为隋朝的政权并不正统,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才夺来的,这就导致一些贵族地主阶级并不认可皇室地位,而当统治者触犯到他们的利益之时,他们就开始联合起来,造成矛盾,反对国家。

这样说来,隋朝的灭亡原因实在是多种多样,一时难以说清,学者们各持己见,他们的说法都有几分道理,这些原因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会是灭亡的要素。

标签: 隋炀帝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历史解密

    东晋初年流行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时间延续了大概二十多年。现代人读这六个字,可能不知道里面包含的意义。这里特别展开来说一说。话说,西晋开国,若以灭东吴算起,国土面积是很大的,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

  • 宇文泰是怎么解决民族融合矛盾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宇文泰,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的全盘汉化政策宣告失败北魏帝国完成了一次彻底的汉化改革,但是与此同时也付出了一个代价,那就是把鲜卑族断裂成两层,上层是在洛阳吃香喝辣的那些汉化贵族,而下层则是那些握有兵权的军事贵族,但是他们在北边被人歧视,因此这个局面就不可能长期延续。果不其然,公元524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刚开始这场兵变说白

  • 刘邦是怎么对待西汉初年那些异姓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的时候,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韩王信和长沙王吴芮。这些异姓诸侯王当中,尤以韩信的功劳最大,他曾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这七位异姓诸侯王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们最后的结

  • 宋氏三姐妹关系如何?揭秘她们鲜为人知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氏三姐妹,民国,历史解密

    宋氏三姐妹关系如何?宋庆龄、宋美龄和宋蔼龄是近代史非常著名的姐妹花,其中宋美龄是中华民国第一夫人,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而宋庆龄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

  • 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鲁桓公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桓公,周朝,历史解密

    鲁桓公(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姬姓,名允 (《世本》作名轨),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谥桓。公元前711年,鲁隐公被杀,鲁桓公即位,后来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公元前694年,发现齐襄公与文姜通奸,被齐国公子彭生杀死于齐国,嫡长子鲁庄公即位。鲁桓公,姬姓,

  •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真的假的 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草船借箭,诸葛亮,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先生而为。作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谋士,在《三国演义》中无人能出其右,直到现在,“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巧用空城计”等依旧在耳边环绕。《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绘声绘色的描写了诸葛老先生的“草船借箭”场景,诸葛老先生借着江面大雾(毕竟懂得天文,三天之

  • 清朝最美丽的公主,封号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清朝,历史解密

    提到清朝初年的历史,不得不提两个人物,一个是孝庄太后,另一个是顺治帝,而且他们还是母子关系。关于顺治帝与母亲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没有孝庄的辅佐,顺治帝这个皇位很难坐稳,但是另一方面,顺治帝对于母亲的大恩却并不感冒,这在顺治帝的婚姻问题上尤为明显。不过,今天笔者要讲的是孝庄太后的一个女

  • 三国时期,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曹操是奸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人物,而这么多的人物当中形象最复杂,评价最多样的当属曹操了。在北宋时期人们一谈起曹操就深恶痛绝,就连临街说书的人对曹操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的。茶楼酒馆的听书观众一听到刘备打了胜仗都鼓掌称好,一听曹操打了胜仗座下全是一阵唏嘘扼腕。历史上对曹操有三个评价,英雄、奸雄、奸贼。很多人

  •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存国仅15年为什么又一直被后世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大一统王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人们对第一名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从建立到灭亡,这个王朝具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它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却仅仅只有15年,可以说是短命而亡。不过它却为后世历代王朝留下了3

  • 揭秘:三国造成蜀国无大将主要责任在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有句话叫做“蜀汉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意思是蜀汉国后期到了无大将可用的地步,只能让廖化这样一般才能的人冲在前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一般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因为他的亲历亲为反而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又因为他自己能力很强,因此对别人的要求标准很高,所以一般人根本就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