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军队战斗力为何那么低 这件事情和赵匡胤有关吗

宋朝军队战斗力为何那么低 这件事情和赵匡胤有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6:07

对宋代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时期大军战斗力为什么那么低?宋代打仗到底是什么样的?战斗力为什么如此离谱?

宋代是历史的一部分,继承了唐代的它并没有把军武发扬光大,在打仗这方面,唐代是东征西战难尝一败,向东打到了高句丽,向西就差吉尔吉斯斯坦纳入版图,而宋代呢,确实有点惨,连燕云十六州都保不住,最后还被迫南迁,放弃了北方的地盘,宋军战力为何如此之离谱呢?

赵匡胤的开国策

谈及宋代大军的战斗力,这跟开国君主赵匡胤是有着绝对关系的,赵匡胤自己非常特殊,是通过造反,在部下的拥簇下黄袍加身,最后改周立宋,完成了一个朝代的逆袭,然而这就导致宋代跟晋朝一样,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朝代,名望这个东西说重要不重要,但确实折磨死个人,宋代大半辈子都受它限制。

赵匡胤也担心以后有部下黄袍加身,并且还是名正言顺的这种,你宋代可以偷取后周的江山,凭什么我们不能窃取大宋的江山?这天下不是有能者居之吗?

所以赵匡胤决定扼杀火星于摇篮中,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宋代募兵法,宋代的大军是要定期调防的,名义上是不同的大军,要熟悉全国每个地区,方便以后打仗的时候,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个借口,比如说赵匡胤规定了京城的禁军在3月份,必须要跟河南地区的部队调换位置,但部队换防了,将军依然待在本地不动,而且这个调防并非是一对一,而是一对N,全国每个地区的部队都得这么换来换去,将军们就再也掌握不到熟悉的兵,兵都不熟,谁来拥簇他黄袍加身啊?将军们还造反个锤子哦。

后来赵家的子孙们也延续了这个政策,觉得这是个防止造反保证赵家天下的好办法,但是这也严重削弱了宋代大军的战斗力,将军带着1000个兵去支援前线,但每个兵都不认得,也不晓得是些勇敢的还是怂货,根本不好怎么去指挥,将军们压力是真的很大,临阵还得跟士兵磨合,打起仗来确实很是痛苦。

身高决定薪水,宋代去当兵都要分个三六九等?

说起来宋代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规定,就是身高决定薪水,如果你太矮了的话,想要去当兵是没人收的,而随着身高变换,你能拿的薪水也有不同!

准确地说,是宋代给各个不同的部队都规定了最低身高标准,然后你待在不同的部队当中就有不同的薪水,简单点说就是按身高发薪水了,宋代福利待遇最好的部队是天武第一骑兵队,专职在京师驻防,是配备最好装备的骑兵苗子队伍,而在这个部队能拿到的薪水也高达每个月500文,宋代时期500文一个月的薪水已经是中产阶级了,而且当兵跟当官不同,只要你的身体素质达标,很穷的农民也能直接去部队,所以这也是那些穷人家庭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最后,天武第一骑兵的最低身高标准是1米84,不了解大家的身高达标了没有呢?

1米84这个身高确实是有些苛刻了,所以宋代还给精锐部队准备了一个天武第二预备队,最低身高是1米82,天武骑兵是可以说得上是宋代骑兵的排面,不过他们一般都只在京城附近负责驻扎,只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想要擒贼先擒的敌人,看到这么一支人高马大的骑兵部队,估计心里就有点发慌了。

除开精锐,宋代大军还有更多的身高标准,基本上不同的身高标准就要进不同的部队,拿完全不同的薪水,一般来说,宋代大军的标准都在1米72以上,考虑到今天这么发达的中国,男子平均身高也没有到1米7,宋代时代营养更落后,募兵要求这么高能招到兵吗?

还真能,虽然宋代大军战斗力普遍而言确实拉胯,但宋代在经济方面非常的富裕,所以就导致了国民人均身高有所提高,而且宋代的人口是比唐代更多的,达到了1个亿以上,唐代安史之乱前的巅峰人口也不过8000万罢了,所以宋代征兵确实不难,可以招募到很多有质量的新兵,论卖相,宋军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看起来还是很吓人的,至于为何真刀真枪地干起来,宋代大军会显得这么的弱小,这就另说了。

毕竟宋代的募兵太过于注重形象,也会导致漏掉很多很有战斗力的兵源,上战场打仗,又不是去唱歌跳舞,身高又不一定代表战斗力单位,要顾及这么多脸面问题干嘛呢?

宋军短暂的巅峰

说起来,带领宋军打仗其实是很憋屈的,毕竟赵家祖宗之法规定了你大军不能太强,军官地位也比武官低,但尽管如此,在国难家亡之际,宋代大军还是短暂焕发过几次光彩,打出了宋代大军的威名。

在宋代巅峰的这两个时间段里,其中有一次就是岳飞,岳飞带领岳家军所向披靡,继续让他打下去,金国直接被吓到魂不附体,打回燕云十六州问题肯定不大,然而岳飞打着打着,皇帝一定要求和,岳飞强行主战最后被自己人杀了,憋屈程度是直接拉满,这跟岳飞想迎回二圣有关吗,肯定是有关系的,但关键还是岳家军这三个字,触犯了禁忌。

王安石也是宋军战力巅峰的时代之一,在王安石的改革当中,确实非常明显的达到了富国强军的目的,宋军开疆扩土,打的西夏如过街老鼠,然而王安石死后也是被宋代皇帝钉在了耻辱柱上,因为他也触犯了禁忌。

王安石跟岳飞能成功的核心原因是,培养了将军熟悉的士兵,士兵熟悉的将军,这样一支磨合完美的王牌部队,比如岳家军,就有非常明显的岳飞色彩,你皇帝也没资格调动岳家军去换防,然而赵家人视大军控制权为第一要务,说难听点,大军强不强无所谓,是赵家的就能用,不是赵家的就去死,这样下来,宋军自然是没好果子吃,带队的将军没郁闷到吐血已经很不容易了。

标签: 宋朝军队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的才谋不输荀彧,可惜英雄未展风云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沮授,三国,历史解密

    古语云“成王败寇”,成功的一方,部下也会沾到无限的荣耀,流传百世,被后世敬仰,想想三国里面最悲哀的谋士莫过于此人,其才能不输荀彧、诸葛亮。荀彧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诸葛亮辅助刘备一统西川蜀地,建立了一个王朝,被后世膜拜!他,一个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有定国安邦之策之人,却遇到了一个糊

  • 曹操的佩剑倚天剑简介 历史中的剑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倚天剑,曹操,历史解密

    倚天剑是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佩剑,与青釭剑齐名并称绝世双剑,均为曹操所有。传为取宋玉的《大言赋》中的名句“长剑耿耿倚天外”命名。倚天剑锋锐无比,后成为宝剑之代称。一代诗仙李白,亦对之仰慕不已,《临江王节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句子。简介“倚天长剑”古已有之,为战国时期的宋玉

  • 原始社会的装扮怎么样?她们很土吗?不,你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始社会,夏朝,历史解密

    说起原始人,你想到的是什么?用树叶遮挡身体?捡树枝烤火?还是钻木取火?在现代人的印象里,对原始人一般会出现这样的观念:土、落后、野蛮粗俗、笨拙。相比现代文明,原始人确实显得落后很多。但如果仔细研究,原始人也超级爱美,我们现代的很多的护肤手法与习惯,其实是承袭原始人的。泥状清洁面膜的始祖竟是原始人?现

  • 百家争鸣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不同流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许多不同学派,各个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这就是“百家争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所实行的分封制在巨大冲击下土崩瓦解,在新的王朝带领下,经济上井田制被建立,人民的生活更加繁荣;阶级关系上,“士”阶级开始异军突起,为了在诸国称霸各国都不惜择

  • 清朝最节俭的皇帝:过生日用一碗面招待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一生却很少有所作为,道光皇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是,很节俭、很抠门,励精图治但政绩平平。道光即位后,大清王朝已经日益衰败,百弊丛生,但是道光皇帝却很想重塑“康乾盛世”,振兴祖业。道光认为,去奢靡、行节俭是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先从矫正人心风俗入手,倡行节

  • 五京制是什么意思?曾有哪些国家使用这个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历史解密

    五京制,指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五京制的渊源说法不一,最早有明确的记载为成书于945年的《旧唐书》,即757年所设置的唐朝形式上五京。渤海五京制首见于1044年修的《新唐书》,然而其具体设置年代缺载。五京制对后世首都建置制度上影响深远,前后历经唐(含渤海)、辽、金,自8世纪中叶起至13世纪,长达40

  • 石达开的声望很高,为何出走后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不同于此前任何农民起义领袖,石达开的一生经历,近乎不存在任何悖论,正因如此,后世誉位“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尤其是石达开在面对清军死刑时所展现的凛然正气,更是使得当时的清朝大员,都跟随着肃然起敬了起来。不过,当我们后人跟随着石达开一生的脚步,会发现出走后的石达开,身

  • 黄权本是刘备的心腹,为何最后会投降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黄权,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要是说起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就是诸葛亮、荀彧、陆逊之类的,不过在三国时期,名臣其实有很多,比如袁绍麾下的田丰和沮授就是,有勇有谋还忠心,可惜跟错了主公;而荆州刘表麾下的文聘也算是一代名臣。而最终成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麾下的名臣更多,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他就是刘备麾下的名臣之

  • 揭秘:东察合台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察合台汗国,明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中国的古代史。帖木儿确保了他在河中的王位,又前去征伐原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伊犁和裕勒都斯地区—该地区爆发了新的革命,蒙古杜格拉特家族在那里几乎完全控制了喀什噶尔。后来又经过几年的混乱后,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于1347年拥立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登上了伊犁的王位。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期间

  • 清朝文字狱简介 该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文字狱,历史解密

    清代文字狱或称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