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的才谋不输荀彧,可惜英雄未展风云志

他的才谋不输荀彧,可惜英雄未展风云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3/12/7 6:11:25

古语云“成王败寇”,成功的一方,部下也会沾到无限的荣耀,流传百世,被后世敬仰,想想三国里面最悲哀的谋士莫过于此人,其才能不输荀彧、诸葛亮。荀彧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诸葛亮辅助刘备一统西川蜀地,建立了一个王朝,被后世膜拜!他,一个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有定国安邦之策之人,却遇到了一个糊涂的主子,他的主子后期骄傲、膨胀、极度自负,对他的谏言置若罔闻,将多年经营的战果付之一炬,上演了一场三国版“范增”的悲剧!

想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纵横疆场,所向无敌,项羽可谓是集万千光环于一身,项羽能得到这些光环自然与其天下翘首的勇猛密不可分,但是行军打仗,有时谋略才能决定成败,项羽初期在“亚父”的帮助下,凭借自身的勇猛迅速的强大起来,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范增见刘邦也是人中龙凤,今后将是项羽强大的竞争对手,就建议项羽杀了刘邦,设了有名的“鸿门宴”,可项羽也是极度的自负,认为刘邦不成气候,最后放虎归山,还赶走了范增,项羽最后自刎乌江,只闯出了一个“西楚霸王”的名号,愧对了江东父老,愧对死去的众多将士。

今天的所说的这个三国版的“范增”就是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献帝纪》中记载,沮授,广平人,少有大志,多权略。曾为冀州别驾,相当于冀州牧的副手,副州长。最初是跟随韩馥的,这个韩馥之前就是袁氏家族手下的官吏,后来才来到冀州,韩馥对袁绍还是有几分尊敬的,但是袁绍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一面叫公孙瓒来打韩馥,给韩馥制造压力,另一面派人游说韩馥,说韩馥各方面没袁绍强,还不如退位让贤,昏聩无能的韩馥在这种形势下,就准备把冀州牧的位置权让给袁绍。

沮授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建议韩馥不要让位,沮授分析道冀州兵精粮足,没有生可怕的。但是韩馥不听从沮授的建议,结果让位给袁绍了,韩馥被取代之后下场也是相当的凄惨,被袁绍逼迫到了陈留郡张邈地盘,袁绍后派使者着张邈谈事,韩馥见状以为,袁绍要张邈取真经的性命,于是在厕所里用一把小刀自杀了。袁绍取代韩馥的冀州牧以后,就向沮授讨论天下的形势,袁绍说现在天下大乱,皇帝流离失所,我也立志匡扶汉室。袁绍还把自己比作当年的齐桓公,意思是讲你沮授有没有管仲之才辅助我成就一番霸业啊!于是沮授就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沮授前段是讲袁绍是如何的厉害,二十几岁就受到朝廷重用,现在又拥有了冀州的人马。

沮授所讲的策略主要在后端,沮授道,现在凭借冀州的人马,假如向东进攻的话就能扫平黄巾军,接下来打掉黑山的张燕,接着使用兵力打败公孙瓒,到时再用实力平定匈奴,横扫黄河以北,把黄河以北的四个州合并起来,网络天才的人才,拥有强大的军队,再去长安把献帝接过来,在洛阳恢复宗庙,向天下发号施令,征讨不服从的人,凭借这些有利的条件,天下又有谁人能挡的住你!几年之后就能建功立业。沮授的这番分析,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都是定国安邦之策。

袁绍在沮授的建议辅助下,最后就拥有了北方的四个州,但是在这期间发生了些许变故,董卓被杀之后,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在贾诩的建议下,又挟持了献帝,在后来李傕凉州军内部发生矛盾,献帝乘机东逃,这个时候,沮授就建议袁绍去迎接献帝,如果袁绍下手挟持的话,就没有曹操的份了,但是袁绍否决了沮授的建议,可能是袁绍不认同这个献帝,还准备立汉室宗亲——软弱的刘虞为帝,或者是自己想用实力称霸天下。但人家曹操凭借天子之名招去了许多仁人志士,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收到了很多的实效。

虽然提议遭到了反对,沮授还是尽心的辅助袁绍,袁绍有四个儿子,但是在继承人问题上,袁绍就一直没有表态,沮授就劝说袁绍应该遵循古制,立长子袁谭,但是袁绍喜欢幼子袁尚,所以袁绍决定就让他的三个儿子各占一州,以观察他们的实力,在决定继承人的事宜,这件事其实已经不是袁绍的家事了,这已经上升到了集团利益的问题上来了,沮授把权力比成跑在世间的一只兔子,人人都想要,到手后,肯定要分兔子肉一样,权力就会分散来劝谏袁绍,但是袁绍不听,到死也没把继承人定下来,结果三个个儿子因为权力,打的是不可开交。

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后,挑选了十万兵马准备攻打曹操,沮授此时根据敌我形势分析,认为不宜南征,但是袁绍坚持己见,跟曹操快速决战。沮授又道,现在我方兵力粮草强过曹操,于是向袁绍提出了一个对曹作战的三年战略,但是袁绍被胜利冲昏了头,加上身边的郭图等贪婪之辈从中作梗,沮授的建议再次被袁绍否决,沮授全权监军的权力还被袁绍给成了三分,沮授的地位日下,官渡之战时,沮授看出了颜良的不足,认为袭击黎阳不妥,但是也被否决。许攸外逃后曹操可能会袭击乌巢,沮授要袁绍派出陈奇前去协助乌巢守军,也遭到袁绍的否决。沮授悲痛万分,彻底的死了心,于是称病不起, “哀莫过于心死”估计是最能形容沮授当时的心情。

最后,袁绍被曹操打败了,沮授也被曹操擒获,曹操本想纳沮授入朝为官,但是沮授执意要死,曹操感叹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可见曹操对沮授的才能也是相当认可的。可以说沮授就是当年“范增”,眼看就要成功了,但是糊涂的主子却不再信任他们,最后上演了三国版“范增”式的悲剧——“纵使腹怀千篇谋,英雄却无用武地”!

标签: 沮授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的佩剑倚天剑简介 历史中的剑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倚天剑,曹操,历史解密

    倚天剑是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佩剑,与青釭剑齐名并称绝世双剑,均为曹操所有。传为取宋玉的《大言赋》中的名句“长剑耿耿倚天外”命名。倚天剑锋锐无比,后成为宝剑之代称。一代诗仙李白,亦对之仰慕不已,《临江王节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句子。简介“倚天长剑”古已有之,为战国时期的宋玉

  • 原始社会的装扮怎么样?她们很土吗?不,你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始社会,夏朝,历史解密

    说起原始人,你想到的是什么?用树叶遮挡身体?捡树枝烤火?还是钻木取火?在现代人的印象里,对原始人一般会出现这样的观念:土、落后、野蛮粗俗、笨拙。相比现代文明,原始人确实显得落后很多。但如果仔细研究,原始人也超级爱美,我们现代的很多的护肤手法与习惯,其实是承袭原始人的。泥状清洁面膜的始祖竟是原始人?现

  • 百家争鸣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不同流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许多不同学派,各个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这就是“百家争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所实行的分封制在巨大冲击下土崩瓦解,在新的王朝带领下,经济上井田制被建立,人民的生活更加繁荣;阶级关系上,“士”阶级开始异军突起,为了在诸国称霸各国都不惜择

  • 清朝最节俭的皇帝:过生日用一碗面招待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一生却很少有所作为,道光皇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是,很节俭、很抠门,励精图治但政绩平平。道光即位后,大清王朝已经日益衰败,百弊丛生,但是道光皇帝却很想重塑“康乾盛世”,振兴祖业。道光认为,去奢靡、行节俭是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先从矫正人心风俗入手,倡行节

  • 五京制是什么意思?曾有哪些国家使用这个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历史解密

    五京制,指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五京制的渊源说法不一,最早有明确的记载为成书于945年的《旧唐书》,即757年所设置的唐朝形式上五京。渤海五京制首见于1044年修的《新唐书》,然而其具体设置年代缺载。五京制对后世首都建置制度上影响深远,前后历经唐(含渤海)、辽、金,自8世纪中叶起至13世纪,长达40

  • 石达开的声望很高,为何出走后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不同于此前任何农民起义领袖,石达开的一生经历,近乎不存在任何悖论,正因如此,后世誉位“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尤其是石达开在面对清军死刑时所展现的凛然正气,更是使得当时的清朝大员,都跟随着肃然起敬了起来。不过,当我们后人跟随着石达开一生的脚步,会发现出走后的石达开,身

  • 黄权本是刘备的心腹,为何最后会投降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黄权,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要是说起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就是诸葛亮、荀彧、陆逊之类的,不过在三国时期,名臣其实有很多,比如袁绍麾下的田丰和沮授就是,有勇有谋还忠心,可惜跟错了主公;而荆州刘表麾下的文聘也算是一代名臣。而最终成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麾下的名臣更多,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他就是刘备麾下的名臣之

  • 揭秘:东察合台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察合台汗国,明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中国的古代史。帖木儿确保了他在河中的王位,又前去征伐原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伊犁和裕勒都斯地区—该地区爆发了新的革命,蒙古杜格拉特家族在那里几乎完全控制了喀什噶尔。后来又经过几年的混乱后,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于1347年拥立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登上了伊犁的王位。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期间

  • 清朝文字狱简介 该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文字狱,历史解密

    清代文字狱或称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

  •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会晚些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这是因为,唐朝传承了此前华夏文化的精髓,并且唐朝对于后世的赵宋,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这也就有了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并且,在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一度形成了万国来贺的景象。并且,唐代文化是极具包容性的,以至于唐朝最初的几位皇帝,都被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