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文翻译赏析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文翻译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2/13 23:55:37

《柏林寺南望》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二四八。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人的感受,人的情趣。全诗融情于景,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佳境。

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⑴,泊舟微径度深松⑵。

青山霁后云犹在⑶,画出东南四五峰⑷。

词句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⑶霁(jì):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白话译

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文学赏析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恰如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作字者必有主笔,为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艺概·书概》)此诗题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只于结处点出。诗中所争在此一笔,余笔无不服务于此。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那山顶佛寺(精舍)的钟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有关系。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这不是诗的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曲曲的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行人眼前豁然开朗。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青山”。前两句不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飖的云朵。“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点睛之笔。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因而这里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用刘熙载的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名家点评

陆次云《唐诗善鸣集》:云画峰耶,峰画云耶?天然笔意。

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须其自来,不以为构(末二句下)。

俞陛云《诗境浅说》:诗仅平写寺中所见,而吐属蕴藉,写景能得其全神。首二句言闻钟声而寻精舍,泊舟山下,循小径前行,松林度尽,方到寺中。在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西南数峰,已从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读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标签: 郎士元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丕、曹操、曹睿都聪明绝顶,为何却不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顶天立地的好男儿。然而让很多人困惑不解的是曹丕、曹操、曹睿都聪明绝顶,他们却为何不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说历史!三国时代,曹魏政权曾雄居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但终极却因权臣司马炎篡位而消亡。司马炎之所以可以或许胜利篡位,重要便是得益于其祖父司马懿打下的根

  • 清朝的皇贵妃到底算是个什么?虽比皇后只低一等但是本质上有很大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我们看宫装剧最吸引的就是皇帝的各种老婆们了,但是他们一个皇后,若干皇贵妃、贵妃、妃嫔等等,尤其是清朝的,那么除了皇后这皇贵妃和贵妃到底是算个什么地位呢!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贵妃这个位置,在后宫仅仅比皇后差一点,就是说除了皇后,皇贵妃的位分是最大的,清朝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二十一个皇贵妃。这些皇贵

  • 李世民对刘邦、司马懿是怎么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大部分人眼中的刘邦都是一个无赖出身的政客,做了皇帝后更是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演绎的淋漓尽致。对于司马懿,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和前不久热播剧《军师联盟》的影响,把他当作一代奸雄及枭雄来看。不过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又有多深刻呢?不妨来对比一下李世民同志对这些风云人物的评价,看下帝王视觉下刘

  • 太平天国为什么选择江宁作为都城?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江宁(金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的近代史当中,太平天国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向我们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所以说波澜壮阔,主要在于这场起义,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其前后浴血奋战14年的经历,却涌现出了诸多

  •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到底是什么样的?是种什么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字狱,清朝,历史解密

    其实,说起文字狱,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自古刑律当中,凡作奸犯科、偷盗犯上者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文字狱”却是一桩难以厘清且始终未被列入律令的千古“奇案”。古今中外的历史不可重演,我们也不愿看到此类莫须有的案件再次发生。文字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且自古有之。我们从三个大方面

  • 驸马娶到公主走上人生巅峰是真的吗 事实却不是那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驸马,公主,历史解密

    很多人以为驸马娶了公主从此就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在明朝但凡有点能力的人,基本打死都不去娶公主的。要成为驸马 首先你要满足以下要求:年龄十四到十六岁,长的帅,家里门风好,这算过来海选,还需要司礼监和钦天监来合了生辰八字,再检查了身体健康,也就算进入到下一轮了。成婚前宫里还会派出试婚宫女,体验你身体功能

  • 刘禅统治蜀汉41年,还有诸葛亮在旁辅佐,为什么却不替父亲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尽管表面上是3方对峙,但事实上不论是人数还是质量,曹魏与东吴都要比蜀汉强太多。尤其是刘备战败返回白帝城后,整个蜀汉都面临非常危险的境遇,在夷陵一战中,蜀汉损失四万精兵,长江北岸的一万防守军全部投降魏国。三年前关羽痛失荆州,刘封又接连失守三个郡县,细细算来刘备损失的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刘备作

  • 白居易在诗人里算长寿的,原因是没吃一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居易,唐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白居易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古人的寿命普遍没有现代人长,这是公认的,主要是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再加上天灾人祸战乱等原因频发,这也是古代女子为什么十几岁就要嫁人生子的原因了,毕竟要保证人口生长率。据说古人的平均寿命,夏

  • 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将7个女儿嫁给同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因为上辈子缘分没有尽,所以这辈子才投胎转世来做他的女儿。但是,在这世界上,还是会有一些父亲并没有珍惜这种缘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将女儿当作物品一样估价卖出,或者当作礼物送给他人做小。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父亲,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是谁?三国曹操曹孟德!

  • 反抗古代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征氏姐妹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征氏姐妹,越南,汉朝,历史解密

    征氏姐妹(越:Trưng Sisters,?-43年5月),是指在越南北部地区武装反抗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征侧(越:Zheng phụ)和征贰(越:Zheng II)。根据越南河西省山西市一带的传说,征氏姐妹出生在交址郡麊泠县(今越南河内市麋泠县)的一个雒越族军人家庭,是古代雄王的外曾孙女谩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