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如果传位于恭亲王,能改变清朝的命运吗?

道光如果传位于恭亲王,能改变清朝的命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1/21 9:10:25

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而接替他位置的便是他的第四子爱新觉罗·奕詝

恭亲王即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爱新觉罗·奕訢,乃系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异母弟弟。在选择皇四子奕詝还是皇六子奕訢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道光皇帝一度非常犹豫,但奕訢的精明能干和工于骑射到底没拼过嫡子身份、以“孝”夺嫡的皇四子奕詝。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正式将皇四子奕詝的名字秘密写入传位诏书。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驾崩,皇四子奕詝登基为帝,是为咸丰皇帝。

而咸丰在位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可言,只能算是守成之主,关键是他还守不住,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他便携皇室宗眷逃到了热河的避暑山庄。

而他所宠幸的女子慈禧,更是成为了后来加速清朝灭亡的刽子手。

那么不禁有人在想,假如当初,道光没有传位于咸丰,而是传位于恭亲王,那么清朝的命运又将变得如何呢?

我想,如果当初道光真的把位置给了恭亲王,那么清朝的命运即使不是能起死回生,那也不至于会败亡得那么快吧。

恭亲王本名爱新觉罗·奕訢,是道光的第六子,咸丰的亲兄弟。是清末的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可以说他的能力比起咸丰,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于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咸丰携眷逃跑的做法,奕訢可是拿出了自己皇室宗亲的担当。

他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担任起议和大臣,分别和英国,法国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列强与清廷的矛盾,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

大多数人看来,签订这些不平等条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于是屈辱,可是别忘了,当时连敢去签订条约的人都没有,咸丰帝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只有他挑起了这个担子。

另外,还记得那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吗?恭亲王就是支持洋务运动为数不多的当权派之一。

他支持曾国藩李鸿章等在封建的王朝里搞近代化工业,兴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而中国的近代史也由此起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清朝这个行将朽木的老病人,出现了一次回光返照,也就是“同治中兴”。

恭亲王当臣子,权利有限的情况下,凭借聪明才智尚且让清朝出现了短暂的回光,那么要是当年道光真的传位与他,那么清朝的命运无疑会有一定的改变。

退一步讲,至少清朝皇位的传递不会像咸丰皇帝一脉出现断绝的情况。

清朝自咸丰皇帝便开始出现皇嗣严重减少的情况,咸丰皇帝生育两位皇子,其中皇次子不幸早夭;同治皇帝更是没有生育任何皇嗣,只得从皇室近支宗亲中选择皇位继承人;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也没有生育皇嗣。晚清时期皇嗣的减少乃至消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如果奕訢继承皇位,做起码在皇位传承上不会像咸丰皇帝一脉出现“兄终弟及”、“近支承继”的皇位传承办法。奕訢共有四个儿子,虽然第三子和第四子早夭,但长子和次子都健康的活到了成年。而且,在奕訢去世之前,已经有两个孙子降生,最起码向下再传两代没有问题。

奕訢共有4个孙子,而且都是健康的活到了成年,甚至还出现了69岁才去世的长寿记录。

甚至于,一旦当年真是恭亲王登基为帝,那么也就不会有慈禧什么事了。

后期大清走向下坡路,“后权”和“帝权”的相对立,慈禧独揽大权各种“作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短命的咸丰帝造成的,如果咸丰帝不早逝,后党也不会崛起,也不会在后来一直影响和把持着清国的政权,搅得大清停滞不前。

毫不夸张的说,清朝之所以会败亡得那么快,其实慈禧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慈禧当上太后后便独揽大权,而清朝在她的顽固“统治”下,更是日益腐朽。

还记得那场百日维新吗?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他深知中国非改革不可,于是满怀期待地同康有为等人讨论变法新政,可是终究不能为手握大权的慈禧所容,最后只能以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收场。所以百日维新是被慈禧扼杀在摇篮里的。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道光帝把皇位传给恭亲王,而不是咸丰。那么身为咸丰妃嫔,恭亲王嫂子的慈禧也就没有机会以太后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独揽大权了。

那她也就没有机会以她顽固的势力来阻止新政变法。

那么,可想而知,清朝的命运会有很大的改变,即使不能再现强大,也可以多存活几年。

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畅想而已。

他恭亲王在牛,也只是一个人,即使他能做“明治天皇”那样的人物,也没有倒幕派这样的势力区帮助其改造这个国家。满清晚期遭遇的是三千年未见之变局,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澜的,倘若恭亲王有足够的铁血手腕手握实权铁血改革,那可能还会使得清朝统治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终究还是会走到末路,殊途同归。

没错,洋务派、维新派,这些人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动摇不了满清贵族的地位。想要改造或者说拯救那个病入膏肓的中国,唯有破后而立。恭亲王作为皇族,自然不可能革自己的命。

而且咸丰驾崩后,除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以外,大清朝的朝政,特别是日常事务,事实上就是控制在恭亲王手中,恭亲王已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华。恭亲王固然与一众晚清名臣一起打造出所谓的“同治中兴”,但终究在甲午战争中被雨打风吹去。

也就是说,恭亲王如果做皇帝,我相信他应该仍然可以打造出一次属于他自己年号的中兴,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标签: 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场庆功宴后的故事,范蠡带着西施驾着小船一起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范蠡 ,字少伯,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范蠡是春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被迫携妻入吴为仆人,范蠡也跟随勾践,在吴国当仆人两年。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

  • 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 杀公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包拯,历史解密

    北宋,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像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沈括等这些人都出自于北宋年间,在北宋还有很出名的人物。包拯,一般人就算不了解他,也会看过包青天这个电视剧。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

  • 夺门之变发生时朱祁玉在干什么?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夺门之变,明朝,历史解密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继位登基,时年9岁,年号正统。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兵败被俘,留在京城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于谦和孙太后的支持下即位,明英宗朱祁镇被遥奉为太上皇,被囚近一年后,明英宗朱祁镇重返京城,不仅被幽禁

  • 宋代人月薪有多少?武大郎收入超白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时期的经济、教育、文化水平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都说宋朝经济发达,那么当时的百姓的月收入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讲讲宋代人月薪到底有多少?在分析宋代人月薪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货币换算机制,宋代人月薪都是用“贯”统计,

  • 新莽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樊崇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樊崇,汉朝,历史解密

    樊崇(?-公元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樊崇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樊崇起义,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后任御史大夫,最终樊崇和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被刘秀所杀。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儿王莽,

  • 蒯通劝说韩信造反,为什么还被刘邦赦免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蒯通,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韩信撺掇陈豨 [xī]造反,自己坐山观虎斗。陈豨果然发兵,自立为代王,刘邦亲率大军征讨。韩信称病,留在了长安,暗中派人和陈豨取得联系。韩信打算假传圣旨,计划率领家奴,偷袭吕后及太子刘盈,趁机夺取天下。韩信计划妥妥的了,就等着陈豨胜利的好消息。这时候,韩信遗忘了一个人,就

  • 刘琰妻子和刘禅有染,最后被处以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琰,三国,历史解密

    刘琰字威硕,他是鲁国人。早年间刘备还在豫州打拼的时候,就征辟刘琰为从事。因为刘琰和刘备同姓(有较近血缘可能性几乎为零),为人比较时尚风流,还特别会聊天。因此刘备对他可以说是很照顾了。刘备一生颠沛,但仍旧一直不忘这位刘琰大人。刘备得到了益州,根基终于稳定,刘备就封刘琰为固陵(郡)太守,也算作一种回报。

  • 宋朝为什么将皇帝称为“官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为什么只有宋朝将皇帝称“官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句话出自《湘山野录》,讲述的就是三皇时期,整个天下遵循的是公天下,所以皇位传承以贤能为主。等到武帝当家的时候,原先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所以传承顺序也变成的血脉传承。这句话似乎阐述着中国权力传承制度的变更,

  • 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苏青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青,民国,历史解密

    张爱玲以她那冰冷犀利的文字不知令多少人顶礼膜拜,殊不知如此心高气傲的女文青,却也有垂涎的对象。她曾说过:“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那么,令张爱玲倾其才华的苏青究竟是何方神圣?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原名冯和仪,是

  • 白起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又是杀神 为什么韩信依然很看不起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白起,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秦国名将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他一生杀敌数百万,故而有“人屠”的称号。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从拜将开始,暗度陈仓,丁三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