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扑朔迷离的关系

揭秘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扑朔迷离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4/1/2 16:26:09

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曾经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作继承人。可那时多尔衮才十五岁,年纪太小。八子皇太极依仗自己掌握后金八旗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势力强大,夺得了继承权。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福临登基,多尔衮成了摄政王。除了他壮年去世的谜团,多尔衮和孝庄文皇后的情史也是各种野史和影视剧钟意的素材。

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

大玉儿和多尔衮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迷

孝庄和小叔子多尔衮之间的情感纠葛描绘得凄美缠绵。他们是不是一见钟情的痴情男女?他们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读中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的真相:

历史上对于庄妃和多尔衮的关系一共有三种猜测。一说两人在皇太极驾崩之后就结了婚,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种说法是两个人非但没有结婚,还相守以礼,保持着纯粹的皇嫂与小叔子的关系。第三种是两个人没结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着情人关系。《孝庄秘史》里面取的是第三种说法。

在《孝庄秘史》中,多尔衮与孝庄两人偶然相识在蒙古大草原上,多尔衮对美丽的孝庄一见钟情,于是对着敖包互许终身。情节美则美矣,可惜根据史料考证,一见钟情这件事却不大可能发生。因为多尔衮在建州女真,孝庄在科尔沁(蒙古),两人之间相隔数百里,连见一面也是很困难的。两人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孝庄的姑姑哲哲与皇太极的婚礼上。那时多尔衮三岁,孝庄两岁。别说一见钟情了,两三岁的小孩记不记事还是个问题。那会不会是二见钟情呢?也不可能。两人第二次会面时,孝庄10岁,多尔衮11岁。那天,多尔衮在那忙着结婚呢。不过新娘子不是孝庄,而是同部落的其他小女子。三见钟情就更不可能了。这回轮到庄妃结婚了,12岁的她嫁给了皇太极。我们现在觉得12岁一小孩,结什么婚呀?但游牧民族以食肉为主,激素分泌过多,所以小孩发育很早。不论男女,12岁算是大龄青年了,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孝庄12岁出嫁,是合情合理的。这样一来,才见了三次面的两人就已经各自结了婚。

像电视剧说的那样,多尔衮和孝庄原来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皇太极跑来横刀夺爱,是极不现实的说法。事实上对孝庄来讲,她的婚姻本身无关爱情。每个蒙古女子的婚姻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任何一个科尔沁部落的女人都是抱着沉重的使命出嫁的。满蒙联姻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蒙古族曾经是个战无不胜的民族,大蒙古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但这个帝国不到百年就衰亡了。蒙古分化成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块。孝庄所在的科尔沁部落是在漠南东边的一个分支。科尔沁部落不善打仗,偏偏强邻又多。东有大金、西有察哈尔,再加上南方的大明朝,哪一个都得罪不起,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附于建州女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科尔沁蒙古的首领认为仅靠自己部落的男子汉是难以带领民族重新崛起的。唯一的办法是改变人种。所以,他们才心甘情愿地将部落里所有美女都嫁给建州女真,让满州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一半蒙古人的血,再由满蒙联合收复被汉族人夺去的江山。科尔沁部落的每个女人都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出嫁的。

所以,多尔衮与孝庄之间并没有什么一见钟情、生死相许。当然首先是没有机会,在集体聚会上见过三次的两个人,就要爱得死去活来是不太现实的。其次是没有合理性。对科尔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是一种使命的达成。爱情,从来没想过。

皇太极死后,又是一场汗位争夺战。多尔衮与豪格两个人实力旗鼓相当,要是两人真干起来,满清非得亡国不可。无奈双方决定各退一步,另立别的皇子。经过孝庄从中斡旋,福临继承了皇位。小皇帝尚年幼,摄政王多尔衮大权独揽,政权易主随时都可能出现。庄妃如何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她必须得嫁给多尔衮,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说庄妃嫁给了多尔衮,有三条证据。一个论据是明末清初抗清将领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上寿”就是祝寿的意思,所以应该在说一个寿宴。“合卺”是古代少数民族结婚时候的一种习俗,有点像现代的交杯酒的意思。“慈宁宫里烂盈门”,就是说太后宫里的人都非常高兴。“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个就说得特别清楚了。就是皇太后的寿辰与婚宴在一起办的意思。第二个证据是多尔衮称谓的变化,从“辅政王”到“摄政王”,到最后的“皇父摄政王”,称谓的变化是大有讲究的。最后称“皇父摄政王”是孝庄和多尔衮结婚的一个重要证据。这恰恰证明了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两个人的关系从隐秘到公开的过程。还有一点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分别为清北陵、清东陵和清西陵。皇太极的墓地位于辽宁沈阳的清北陵,而孝庄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两地相距400多公里。按照清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无论是死在皇帝之前,还是死在皇帝之后,那都是要和皇帝进行合葬。孝庄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几分端倪。

电视剧中,多尔衮好像很痴情。除了自己很不愿意地讨了一个小玉儿做老婆外,就没讨过老婆。实际上不算上孝庄,多尔衮有妻妾10人。但他总共就一个女儿,没有男性后代。而且在松锦大战后,多尔衮元气大伤,再生不出孩子来了。这一点也是孝庄皇太后敢于嫁给他的原因之一。因为知道跟他不可能生出孩子来,真要是生出来了那算是皇子还是亲王?正因为多尔衮不能再生育,所以他们的婚姻不会对孝庄跟皇太极的儿子福临造成威胁。这样看来他们的婚姻,多少有点名不副实。而且多尔衮短寿,不到39周岁就病死了。

多尔衮死后,辅佐13岁的顺治的重担全落在了孝庄身上。她以她的智慧和胆识,扶持着年幼的顺治度过了皇位交替的暴风疾雨,又辅佐孙子康熙登基,实现政权易手。她在风雨兼程中度过了坎坷波折的一生,留给后世一个美丽的传奇。

标签: 部落婚姻科尔沁皇太没有一个结婚所以

更多文章

  • “诗仙”李白的酒量究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大概,葡萄酒,这个,这种,不是,就是,李白

    唐朝,并没有蒸馏酒,大多数中国人对于酒的认识大概停留在“中国酒就是白酒”这个阶段,四五十度一口下去辣得要死——然而,当年并不是这样。白酒是蒸馏酒,而蒸馏造酒这个技术传入中国,普遍说法大概是蒙元时期。在唐朝,酒并不是辣的,而是甜的。没错,就跟现代人喝可乐一样。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详情——李白斗

  • 慈禧太后的乳名到底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小名,老太,演义,玉兰,慈禧,名字,说法,知道

    中国人的名字问题很复杂,但人人都有的是小名,又称乳名。在过去,女子的小名雅称闺名或小字,是不足为外人道说的,许多丈夫往往一辈子也不知妻子在娘家时的小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咸丰帝知道慈禧(1835-1908年)的小名吗?我们不清楚。可是慈禧的小名至今仍喧腾于万人之口,却是不争的事实。

  • 商朝竟然是我国古代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一夫一妻,发展,社会,负责,王朝,君主,继位,开始

    难以想象,在古代男权社会,竟然还有一夫一妻制的事。几千年前以来,男人以妻妾成群为终极目标,不行就去嫖。可是在古代人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居然有一夫一妻的制度,这种制度最早是出现在我国古代的商朝。那么商朝的一夫一妻制是怎样的呢?出现这种一夫一妻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纣王与妲己商王朝最初

  • 张学良家族之谜:张作霖临终遗言、张家财富去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津,沈阳,台湾,张学良,日本,夫人,宋美龄,蒋介石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奉天(沈阳)皇姑屯的爆炸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东北王”张作霖身负重伤,于4个小时后去世。张作霖临死前留下了什么遗言呢?民间的说法是,张作霖叫张学良快回沈阳,一切以国家为重。但张闾实显然最有发言权。因为张作霖共有6位夫人,张闾实的奶奶是张作霖最宠爱的寿夫人,她一直在主

  • 蒋介石去世时出现诡异天象,宋美龄等人惊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帝王,侍卫,父亲,房间,蒋介石,台湾,身体,最后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市郊阳明山官邸内病逝,时年88岁。曾跟随蒋介石多年的侍卫朱长泰在回忆中,重现了1975年4月5日蒋介石最后一天的场景。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蒋介石去世时的台湾场景4月5日,是清明节。当天早上,蒋经国向父亲蒋介石请安,他转身离去后,蒋介石又把

  • 武则天入宫十几年为何始终不得唐太宗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头脑,一个,宫廷,太宗,父亲,女人,只是,皇帝

    武氏年轻,虽不足言体态丰满,亦可称得身体健硕,玉立亭亭。宫廷的化妆,宫廷的发式,她极其讲究精致,从不疏忽。太子所爱慕于武氏身上的,正是他自己所没有的——健硕、沉着、机敏,尤其是精神旺盛。读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则天武后最初只是太宗皇帝的一个侍女。依照唐朝皇室的规矩,皇帝有一后、四妃、

  • 张学良曾放言:如果不是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信件,一个,蒋介石,两个,女人,关系,张学良,宋美龄

    张学良曾经说过:一生中有两个女人对我有再造之恩,一个是赵一荻,一个是宋美龄。张学良不止一次对别人表露很敬仰宋美龄女士。张学良和宋美龄究竟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曾发生过什么呢?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张学良和宋美龄这两人身上有很多共同点,两个人一到一块就有说不完的话。宋美龄在蒋介石面前称呼张

  • 皇室后裔刘备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统一,天下,三个,政治,刘备,但是,没有,所以

    “仁德”是刘备的一大法宝,所以在自己最初一无所有时,先是认识了结义的两个好兄弟,后来又感动了军师诸葛亮。并且这一技能也为自己迎来了很多有识之士,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备用“仁德之术”笼络了民心。所以日子也算是顺风顺水,大有出人头地的趋势。按这个剧情发展下去,刘备既是皇室后裔,又有仁德爱民之胸怀。身边也不缺

  • 一条妙计让韩信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降服,将士,韩信,赵国,秦国,齐国,将军,有一

    在井陉之战中,赵相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被枭首,赵国群龙无首,很快平定。刚刚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韩信内心自是高兴异常,但高兴之余,他却惦记起了一个人来,谁?他就是赵国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为何让韩信那么放不下呢?因为韩信虽然“国士无双”,但他并非孤傲之徒,他懂得惺惺相惜,善于博采众长,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问

  • 李清照和苏东坡不止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东坡,这个,我们,如果,又是,李清照,粉丝,学生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她和他虽然同在宋朝,但是一个祖籍山东,一个生在四川;一个在南宋成名,一个在北宋亡故。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彼此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所以李清照会是苏东坡的什么人呢?顶多会是苏东坡的粉丝吧。李清照当然是苏东坡的粉丝。我们看有关她的文集就会发现,只要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