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85 更新时间:2024/1/3 17:58:43

“折扇抗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彻底搞了解这件事,咱们需要先解开这个谜团:朱元璋为什么恨日本?

首先,这是由14世纪的中日关系决定。众所周知,隋唐中国让日本顶礼膜拜,而对于明中国,日本却立而不拜。太祖朱元璋登大宝之初,就对日本马上做了一件事——派使臣日本下国书。希望他们来朝拜新中华之主。但是,使臣到达日本后,令朱元璋惊呆的事发生了。

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而且还砍了使者的脑袋。史料显示,日本时值南北朝时期,南强北弱,南朝的实际统治者叫怀良亲,据说这位怀良亲王是后醍醐天皇之子,作风强硬,他斩杀大明使者,一是不认大明为中华正统,二就是想向大明开国皇帝示强,他料定,明军不敢来伐日。

果然,朱元璋没有让怀良感到失算和后悔。在“索贡”使臣遭杀后,朱元璋恼羞成怒。但思量再三,始终没有做出远征日本的决定。这位一直厌日的中国皇帝,终其一生,受了日本不少窝囊气,但始终没有对日开战,这是为什么?

这可以从后来朱元璋留给子孙的铁券丹书中寻找答案。

朱元璋驾崩前,曾留给接班人长孙朱允炆(建帝)一本铁券丹书,明确将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日本赫然在列。其余十四个国家都是谁呢?“朝鲜、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

这十五个国家都是什么“成分”?可以今日名称比照。“琉球”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安南”就是越南,“真腊”就是柬埔寨,“暹罗”就是泰国,“渤尼”就是文莱,“苏门答腊”“瓜哇”今日属于印尼,“西洋顼理”有说印度,“占城、三佛齐、白花、湓亨”这些古国已经没有了,成为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和印尼群岛一部分。

由此,可一现端倪。这十五个国家有个共同特点,均与海相邻——不是半岛国,就是海洋国,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朱元璋是个“中国式皇帝”,没有“走向深蓝”之志。他和众多中国传统皇帝一样,接受的是中式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确立的是“内向”而非“外向”的志向——“怀柔远人”“抚而不治”。中国天子只要管好中国的事、统治好中国百姓就行了,对夷狄之国,尤其是隔海岛国,力避“劳师远征”,尽量希望通过德化外交,求得感化,从而实现“大同”。

当然,这里,朱元璋还暴露出中国式皇帝的通病——对海战既无欲望,也无信心。他给子孙留下的,其实就是“不打海洋国”的盟约。大明战船,是向世界炫耀财宝的,不是炫耀武力的。

然而,明初时的日本,不仅不朝贡、杀大明使臣,而且还主动对大明打劫——“倭寇”不停骚扰中国沿海,越闹越凶,他们仅凭十几只木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

打又打不得,不打又不消停。怎么办?洪武皇帝咽不下去这口窝囊气,终于想出了一个“抗日绝招”——令人做了一把仿日折扇,命名为“倭扇”,在扇面上,他提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反日诗”,名唤《倭扇行》: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

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浮辞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

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

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

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在这首诗中,朱元璋明确将日本定性为“国王无道民为贼”小丑国,发出对日本“肆志跳梁”挑战大明的鄙视,同时,他也料到日本日后一定会成为中国的麻烦制造国——“异日倭奴必此变”。但却没有为本国、为子孙拿出具体的对应之策,只是表示要把日本像折扇一样,“一挥掌握中”。

由此可见,把倭扇常常带在身上,天天握在手里,就等于天天“把玩日本”、日日“抗倭大捷”。朱元璋的此举,是不是够绝的,这一招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新境界,不废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取得了抗日胜利——至少是精神及意念上的完胜。

标签: 中国朱元璋国家没有大明皇帝日本就是

更多文章

  • 关羽之死究竟该谁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因为,关羽,诸葛亮,刘备,进攻,襄樊,军事,没有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然后大意失荆州,在魏吴两国重兵夹击之下,兵败被杀,一代名将,过早陨落。关羽之死,究竟该谁负责?刘备?还是诸葛亮?很多人说,是诸葛亮害死了关羽,也有人说是刘备害死了关羽,还有人说是因为刘封和孟达不救援关羽,造成关羽之死,也有人说是因为麋芳和(傅)士仁投降孙权,导致关羽被杀,这一系列原

  • 秦始皇陵中有水银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我们,进行,秦始皇陵,江河,就是,史记,水银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描写的是秦始皇陵内部结构的特点。意思就是秦始皇陵中含有大量的水银,这些水银还代表着山河江川,分布在秦始皇陵的各个角落。不止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在《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那么秦始皇陵中到

  • 和尚为何能成为北朝帝王的标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慕容,佛教,大师,君主,和尚,佛寺,成为,高僧

    汉明帝遂引佛教入中土,是为佛教在我国之萌芽。至五胡十六国佛教大行其道,呈北佛南渐之势,随钟山风雨渡江,遍地开花,做到了连苻坚挟百万之众也没有做到的难事。尽管北魏太武帝在名臣崔浩怂恿下,不顾道教宗师寇谦之极谏,启动灭佛,佛教仍如燎原星火,踩不灭扑不绝,成为两晋南北朝最为强盛的宗教。北朝高僧,行事大率是

  • 清朝到底有没有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乾隆,一个,大臣,清朝,但是,因为,康熙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以往各个朝代最终走向灭亡往往与昏庸皇帝脱不了干系,那么清朝十二帝中有昏君吗?根据历史故事,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清朝皇帝什么叫昏君?历史上能达到夏桀商纣隋炀帝的,本就没几个。是不是昏君,大多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个人品行是否有明显的缺失。另一方面是执政成果。按照第一种

  • 千年的绝色红颜潘玉儿是不是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君主,历史,市井,玉儿,南朝,妮子,一个,生活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连续定都于此,统称六朝。六朝金粉无疑是对当时纸醉金迷的最好诠释,让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小编给大家讲讲绝色红颜潘玉儿的故事。自古君主爱红颜,而红颜却多祸水、多薄命。在中国的历史上,荒唐的君主多、淫荡的君主多、而能被一个小脚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唯有这一个。而这个可以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建议,法学,实行,李斯,原因,秦始皇,思想,他们

    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下,有一起着名的事件,是一场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浩劫,这就是“焚书坑儒”。这起事件成为秦始皇暴政的一项有力的证据。后世尊崇儒学,秦朝之后的汉朝还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更是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的评价贬到了低谷。那么,当时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颁布这一命令呢?什么原因竟让他对

  • 清官穿裘皮大衣有讲究: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裘皮,服饰,清代,清朝,大衣,马褂,大臣,官员

    清朝入关后,把满族的很多习俗搞了次普及,这其中也包括服饰着装。清朝官员的正式服饰包括花翎、礼帽、帽顶、袍褂、补服、皮裘、朝珠、靴子等等,每一级别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服饰,法律上不允许自行更改。清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提到“黄马褂”。在清代,黄马褂分为明黄色和金黄色。跟随皇帝巡行的扈从大臣都准许穿黄马褂,其颜

  • 历史上被弟弟凌迟千刀处死的大清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计划,古尔,公主,弟弟,处死,非常,皇太,凌迟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知道凌迟处死,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那么大清的莽古济公主就是被他弟弟给凌迟处死的,而这

  • 丁宝桢为何能除掉慈禧太后的红人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安德,太后,不许,军机,皇帝,太监,亲王

    安德海何许人也?他是慈禧太后最宠幸的心腹太监,此人自幼净身入宫,长相俊俏,又聪明伶俐。咸丰帝驾崩后,他为慈禧“垂帘听政”立下大功。咸丰死前任命肃顺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实际上是八位重臣联合摄政,而两位太后慈安和慈禧,以及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被冷落一旁。不甘心的慈禧和慈安太后商量后,拟一道密诏,盖了两

  •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他曾重用的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意见,建议,自己,皇帝,成为,李世民,没有,历史

    千百年来,李世民和魏征这二个明君与诤臣之典范的响亮名字,一直在中国大地上久应不息。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谊,合作之默契,在历史上广为传颂并为今人所称道,成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可是历史上,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什么呢?小编根据史料中对李世民的生平事迹及为人处世的记载,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