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有几个妻子,孙夫人地位尊贵为什么没有成为皇后

刘备有几个妻子,孙夫人地位尊贵为什么没有成为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71 更新时间:2024/1/18 21:41:29

我们经常说,古人总是能够三妻四妾,但实际上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这样,如果不是富贵人家,谁也娶不起那么多妻妾。而关于刘备,很多人也都知道,他一生也不仅只有一个妻子,尤其是还娶过东吴孙权的妹妹,而当时两人年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政治联姻。那么,孙夫人算是刘备几位夫人中地位最尊贵的,为什么她最终并没有成为皇后呢?

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有记载,说刘备“数丧嫡室”。史料上有记录的,他一共有四位夫人,分别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夫人的情况。

1.甘夫人。

甘夫人是刘备在小沛做豫州牧时纳的小妾。甘夫人虽家境贫寒,但生得肤白貌美,体态婀娜,为刘备所宠。再加上当时刘备妻室在战乱中,早已下落不明,所以刘备的家事皆为甘夫人打理。

不过,刘备虽宠爱甘夫人,但一遇到事,刘备便颇没有英雄胆,只顾自己逃命,根本不顾她的安危。先是在徐州和袁术对战,被吕布偷袭。刘备撒丫子一阵猛跑,根本顾不上还在下邳城中的甘夫人,所以一战而败后,甘夫人成了吕布的俘虏。

当时刘备被袁术打得四散而逃,十分狼狈,又和吕布议和。于是吕布又把甘夫人送了回来。刘备回到小沛后,招兵买马,想再与吕布抗衡,结果仍不敌吕布。于是刘备只得再次逃走,可怜的甘夫人又成了吕布的俘虏。之后甘夫人又做过曹操的俘虏,害得关羽千里走单骑,就是为了把甘夫人给刘备送回来。

尽管几次落入敌手,但甘夫人却屡次化险为夷,最终还是回到了刘备的身边,并在他46岁时,给他生下了长子刘禅

可是,刘备逃起命来,是连儿子都不顾的人。在曹操攻打荆州时,他便携带着愿意追随他的百姓和家眷南逃。不曾想曹操行军神速,很快追上了他。刘备无心应战,丢下一众人等,骑快马狂奔。混乱中,甘夫人带着刘禅落了单,幸好赵云不顾性命安危,才把甘夫人和刘禅救了出来。赤壁之战后,甘夫人受不住颠簸流离,一病不起。

2.糜夫人。

糜夫人是蜀国大臣糜竺的妹妹。当时刘备为袁术所败,折兵损将,势力薄弱。糜竺不仅给予他资金上的支持,还把妹妹糜氏嫁给他为妾。糜夫人带着可观的嫁妆,成为了刘备再壮实力的资本。

大概因为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所以史书上记载得极少。直到当阳一战时,才提到在混战中,身受重伤的糜夫人抱着刘禅坐在一口枯井边。赵子龙找到她时,她深知自己有伤,不能拖累赵子龙,于是翻身跃入井中而亡。

3.孙夫人。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为了巩固双方的友谊,孙权又见刘备尚未再娶,索性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他。当时刘备认为甘夫人病逝不久,娶孙尚香有损自己的名誉。是诸葛亮等人一再劝谏,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和孙尚香结为夫妇。

此时刘备已是50多岁的人了,孙尚香不过20多岁,本来老夫少妻,再加上孙尚香貌美如花,刘备好不快活才是。可是,孙夫人为人刚猛,嫁过来时带来了百来个侍婢,十分排场。但刘备却因此惶惶不安,因为孙夫人平日就喜欢舞枪弄棒,她挑的侍婢也个个武艺高强,平时就手拿大刀驻守在孙夫人的府外,层层把守。

刘备见了胆怯,就连洞房花烛夜都过得胆战心惊,更不敢跟孙夫人提要求了。孙夫人在荆州愈发飞扬跋扈,对她手下的人也不约束,任她们在市井中为非作歹,闹得不明真相的人都说刘备无德。诸葛亮看了感叹,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身边孙夫人又生变于肘腋之下。可见,刘备的日子别提多惨了。

刘备入川,孙夫人才不想跟他去那偏远之地呢。于是,就让孙权派船来接她,同时还想把5岁的刘禅带回东吴。幸好赵云在江边阻拦,才救下刘禅。孙夫人回了东吴后,也就再没有和刘备有过任何联系了。

4.吴夫人。

吴夫人是蜀中大将吴懿的妹妹,早年嫁给刘璋的哥哥刘瑁。无奈刘瑁命短,所以做了寡妇。虽说吴夫人既没有甘夫人的貌,也没有糜夫人的财,更没有孙夫人的权,但吴夫人名声在外,都知道她面相奇特,贵不可言。言下之意,就是她有做皇后的命。

当时,法正等人认为迎娶吴夫人,做皇帝便是顺应天命,于是劝刘备再娶吴夫人。刘备认为他和刘家是同族,说起来这算乱了辈分,有违礼法。最终还是在大家的劝说下,迎娶了吴夫人。

由于年事已高,又听说汉献帝已死,刘备于是慌不迭在成都称帝,吴夫人则“顺应天命”被立为皇后,刘禅则被立为太子。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尊吴夫人为皇太后,同时追封生母甘夫人为昭烈皇后。

所以说,尽管刘备一生从不缺老婆,但能被封皇后的也只有甘夫人和吴夫人,这两人一个是刘禅的生母,一个是“顺应天命”,必须封为皇后。

至于孙夫人,本来就不是能一个锅里吃饭的人,再说她又不肯跟刘备入川,自行跑回了娘家,并且从此再不跟刘备联系,这就相当于她单方面解除了婚约。一个男人,被女人踹了,这是多丢人的事,所以刘备做了皇帝后,提都没提过孙夫人,更别说要把她立为皇后了。

不过,孙夫人也没有什么难过的。要知道糜夫人又是贴钱又是贴人,最后还为了不拖刘备的后腿,跳井而死。刘备也没有为她难过个啥,做皇帝后也没有感念她的好把她追封为皇后。糜夫人那不是更难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分封的异姓王,为什么只有两个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初期,刘邦知道不能贸然实行郡县制,否则或许会和秦朝是一样的下场,而在这种情况下,面对那些曾经有恩于自己有恩于汉朝建立的人们,他们虽然和自己是不同姓,但也还是给他们封王,先后一共封了八个异姓王。然而,这八个异姓王到最后却只有两个人得以善终,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什么原因?为什么会这样?秦末刘邦经过艰难险

  • 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杨门女将是否确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杨门女将,这些人物经常活跃在各种戏曲当中,有很多戏曲中都有她们的形象和故事,而她们的故事经过演绎,也基本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不过,因为在这些故事当中,也有出现过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可能会被人认为是真实的故事,那么,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是确有其人的吗?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杨门女将?中国五千年封

  • 后人对于刘禅和孙皓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刘禅投降反而受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和孙皓都是亡国皇帝,但后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完全不同。刘禅主动投降,把刘备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曹魏,而且也彻底断送了汉室的血脉。但后人对刘禅基本上没有太多负面评价,好像蜀国灭亡同刘禅并没有太大关系一样。孙皓就完全不一样了,孙皓投降被杀不说,还留下了一堆骂名,究竟为何他们二人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呢?刘禅

  • 宗人府是什么,明清宗人府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一些清宫戏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三个字“宗人府”,而因为在剧情当中,宗人府的出现似乎总是意味着主角即将要受到惩罚,而且还是一些看起来比较可怕的惩罚,所以大家大概都对“宗人府”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这毕竟只是电视剧,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宗人府到底是一个什

  • 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剪辫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的灭亡,代表着封建帝制的结束,社会也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在清朝初期,发生过一件让汉民族本身的衣冠传统断代的事情,那就是剃发易服,有很多人因此而死,但更多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照做。等到清朝结束统治,进入新的时期的时候,要求把辫子都减掉,可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呢?我们对于清朝时期人们

  • 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斯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他的智力也是超群的,对于秦国的贡献也有,但是他有一点让人十分的不明白,那就是话说扶苏应该算得上是李斯的女婿了,但是为什么李斯却不帮助扶苏呢?对于这件事情还是非常的奇怪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这件事情吧!扶苏是李斯的女婿,李斯却不帮扶苏?这个问题很好

  • 秦献公为什么传位给嬴渠梁,而不是大儿子嬴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秦献公,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明智的君主,而至于为什么要说他明智,或许就在他传位这件事情上了。他把王位交给了自己的次子嬴渠梁,而不是一贯的传位嫡长子的做法,而他这样做在后来证明的确是正确的。但是,毕竟当时都很重视嫡长子,为什么这种情况下,秦献公还要决定继承人是次子,而没有选择长子嬴虔?秦献公35岁左右才

  • 勾践灭吴真实原因是什么?文种才是灭吴关键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的故事,大家肯定都有所耳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正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勾践能够灭掉比自己强大的吴国,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其中勾践的谋臣文种也功不可没。文种出生于楚国,但在越国定居,是春秋末期非常著名的谋臣。不过灭掉吴国以后,文种觉得自己才是最大的功臣,一时间竟然得意忘形起来

  • 战国四公子谁最厉害,战国四公子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在古代同一个领域的人或其他东西中,挑选出四位来做并列,比如说四大美女美男、四大名著、战国四名将等,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四公子”,他们都是各国一些比较有名望的贵族,但是这些贵族们又做了些怎样的事情,为什么能够获得人们的称赞,被赞誉为“战

  • 曹操挟持汉献帝为什么还要将女儿嫁给他?曹节当了皇后却和曹丕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历史考证,曹操一共有6位女儿,其中三位都嫁给了汉献帝。当时曹操已经挟持了汉献帝,手握朝中大权,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一个傀儡皇帝呢?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笼络人心,那嫁一位就行,根本没必要连嫁三位,曹操可不会对汉献帝这么好。实际上曹操是想多派点人监视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朝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