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没去秦国?当时各国诸侯为什么都不待见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没去秦国?当时各国诸侯为什么都不待见孔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94 更新时间:2024/2/20 23:56:04

孔子早年提出他的思想理念时,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还有贬低的意思。孔子之所以在鲁国待不下去,就是因为他的理念在鲁国完全实施不了,而且还被人恶意相待。之后孔子就决定跟自己的弟子们一起周游列国,孔子此后去了很多国家,但没有去秦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孔子虽然走访他国,但实际效果也不是很好,各个诸侯也都不怎么待见孔子,使得孔子非常心灰意冷。其实孔子向往的世界,道德标准实在太高,相当于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

提起孔子,我们都肃然起敬,尊称其为万世师表孔圣人,儒家思想影响我们中华2000多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我们都知道,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君讲自己的思想但没人用。除此之外,孔子周游列国,独不入秦,他为什么不到秦国去呢?秦国后来可是横扫六合、统一天下了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各国之间征伐不断、战乱不休,但与此同时也是思想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涌现出了持不同学说、思想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其中就包括孔子的儒家。

孔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君王讲述自己的思想,渴望能够受到重用,但他唯独没有到秦国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十分重视华夏和夷族之分,而秦国地处西北,与戎狄杂处,在孔子眼里是蛮夷未开化的地方。再加上孔子认为“危邦不入,乱邦莫居”,当时秦国正在向西扩张领土,和西戎作战,因此孔子周游列国,但独不入秦国。但就是这个孔子看不上的秦国,日后却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是为什么呢?

战国初期,秦国是经济最穷、军事最弱的国家,根本不受山东六国的重视,甚至一度面临被山东六国“分秦”的危险,正因为又穷又弱,“天下士子不入秦”。直到秦孝公即位后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有一个人才来到了秦国,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商鞅,明主秦孝公嬴渠梁不用推崇仁政的儒家,而是重用法家大才商鞅在秦国上下实行变法。

商鞅信奉法家,他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法令,以法治国,如果不服从,就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废除了老贵族们的世袭土地、爵位,不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奴隶,只要你在战场上砍下敌人的头颅越多,爵位就越高;老百姓们种的地好,上交的粮食多,爵位也就越高。正因为商鞅的变法,秦国举国上下实行耕战制度,使秦国成为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秦国上上下下拧成了一股绳,老百姓们努力种地,秦人喜欢打仗,“闻战则喜”,秦国国力迅速增强,秦军成为了让山东六国胆寒的虎狼之师,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那么如果孔子当年入了秦,秦王用了儒家,秦国还能统一天下吗?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有哪些神医?清朝医学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国,我们的文化曾多次达到顶峰,几乎每过个几百年就能创造出一股新的文学浪潮。但在这千年当中,似乎只有医学水平提升的不是很明显,我们所熟知的古代神医也特别的少,像华佗这样的人物医术究竟厉不厉害也只是个谜。直到清朝时期,可能医学方面的研究才有了新的突破,因为当时中国和西方国家

  • 袁术称帝国号是什么,袁术为什么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很多人对这段历史都不陌生,也都知道曹丕最终得到汉献帝禅让的皇位,登基称帝,最先把曹魏势力“合法化”。然而魏国却并非是这段历史中第一个建立的国家,也并非只有魏蜀吴,其实早在此之前,就有一个人,拿着玉玺称帝,这个人就是袁术。然而袁术为什么能够称帝,他称帝建立的国家国号又

  •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被称为促织皇帝?促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在位虽然只有十年,但创下的功绩堪比文景。历史上对于朱瞻基的评价也是很高,朱瞻基对明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还将全国的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瞻基会用人,这也让他治国更加得心应手。而且朱瞻基也没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耽误了,朱瞻基在民间被称为“促织皇

  • 如果刘备没有伐吴蜀汉能称霸三国么?刘备伐吴改变三国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在后人眼里可能的确太过冲动,主要是最后的结果不太能令人接受。当时刘备集团怎么说也是处在最鼎盛的时期,虽然少了关羽、张飞,但兵力上已经不输东吴了。但刘备伐吴的结果却是惨败而归,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也让蜀汉再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关键是蜀汉的灵魂人物刘备也在这场战役后去世了。其实刘备对蜀汉的重要性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焚书坑儒真的发生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在位时曾两次焚书坑儒,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有两点原因,因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体系,所以各国的文化需要进行合并,不利于施政的东西都要销毁。还有就是儒生会运用儒学对秦始皇的专政提出批评,那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们活着。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曾有过争议,疑古派认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的势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建成,如果不出意外,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李建成,即李渊的大儿子。当时,可以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了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将太子之位收归自己囊中,还逼得李渊没有办法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看起来李世民似乎是志得意满,但其实当时李建成的势力非常大,李世民这

  •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为什么明朝能打败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这个名字一直都让人很厌恶,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最终会走向灭亡,与魏忠贤有很大的关系。崇祯帝登基之后,直接把魏忠贤列入要除掉的黑名单,最终也的确是顺利除掉了他,然而事情却似乎并没有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相反,当魏忠贤得势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清军,明朝还能多次取胜,这中间又有什么关系吗?1.魏忠贤

  • 街亭之战马稷为什么不听王平?马稷自信却让蜀军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马稷刚愎自用,根本就不懂得基本的兵法。诸葛亮都已经为他把战略布置好了,他只要照着做就行,结果马稷竟然临时违令,选择在南山上据守,而不是在山下的城镇,并且放弃了重要的水源。当时王平也是多次劝阻马稷,但马稷是这次的统领,他下的命令大家就必须照做。其实马稷连诸葛亮的命令都没听,又怎么会听王平的呢

  •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高阳公主,在历史上是李世民的女儿,然而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儿。尽管如此,很多影视剧中都把她演绎成了一个受到兄弟唐高宗李治宠爱的公主。不过事实上,高阳公主可能并没有这么好的命,包括她最终的死亡,其实都是李治下令赐死的。为什么李治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妹,高阳公主做了些什么,以至于李治要这样对待她呢?1.高阳公

  •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为什么没有趁机杀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作为汉末三国时代一场非常有名而且非常重要的战役,孙刘联盟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面对强大的曹操大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曹操就算是失败了,他也还是很强大,为什么孙劝刘备没有趁此机会追上去,一举把曹操给灭掉呢?灭掉之后两家再争夺不行吗,为什么他们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