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被称为促织皇帝?促织是什么意思?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被称为促织皇帝?促织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4/2/10 10:34:22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在位虽然只有十年,但创下的功绩堪比文景。历史上对于朱瞻基的评价也是很高,朱瞻基对明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还将全国的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瞻基会用人,这也让他治国更加得心应手。而且朱瞻基也没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耽误了,朱瞻基在民间被称为“促织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促织在古代就是蟋蟀的别称,因为朱瞻基非常喜欢斗蟋蟀,所以百姓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外号,可见朱瞻基在位时也是深得百姓爱戴啊。

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为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明成祖朱棣之孙。生于燕王朱棣府中,“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上携使之子孙,永世其昌,喜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为帝,由于吉梦的缘故且朱瞻基与朱棣十分相像,因此朱棣十分喜爱这个孙子,对于朱瞻基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视,朱棣亲自挑选大儒贤臣作为朱瞻基的老师,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巡视北京,并让太子朱高炽及朱瞻基视察农耕情况,在此期间朱棣特地写作《务本训》赐予太子及朱瞻基,希望其施仁德,善待百姓。

永乐七年八月(1409年),明朝10万军队征伐鞑靼失败,全军几尽覆灭,朱棣大为恼怒,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亲率大军征伐鞑靼,并让朱瞻基驻守北京。由于朱瞻基的性善且对于时政看法十分契合朱棣,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而在之后,朱棣每逢出征几乎都会带着朱瞻基,为加强对未来接班人的教育,以名臣胡广等为朱瞻基师。在名师教导以及长期政务处理的训练下,朱瞻基可谓是十分出色,明成祖就曾对宣宗说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为帝,是为明宣宗,继位后的朱瞻基也确实不负明成祖所言,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倚重,并夏原吉、蹇义为辅助,由此形成了一套核心领导班,在明确中央统治核心后,明宣宗开始自内向外的解决明朝的一些弊处,首先对于京官进行严肃整顿,随后又对都察院进行清查并举士四十余人充当新御史,针对朱棣对建文帝时期的朝臣大下冤狱的情况,宣宗开始进行平反。其次便是减免赋税,抑制豪强。而明代巡抚制度制度也是自宣宗时期正是设立,同时较以往的大规模取仕不同的是,宣宗时期开始缩减官员数量,并实行保举法以此提高官员的质量。在对外方面上,明宣宗一改明前期的强硬外交政策,开始和蒙古和解互市,同时和朝鲜、日本等国进行和平交往。内部的大规模整改,外交上的和平相处,使得明朝这一时期被誉为“仁宣之治”。

而由于朱瞻基好促织,也就是玩蟋蟀,所以也被称为“促织天子”。政治上有所作为,但生活上好玩乐,由此朱瞻基被后世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没有伐吴蜀汉能称霸三国么?刘备伐吴改变三国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在后人眼里可能的确太过冲动,主要是最后的结果不太能令人接受。当时刘备集团怎么说也是处在最鼎盛的时期,虽然少了关羽、张飞,但兵力上已经不输东吴了。但刘备伐吴的结果却是惨败而归,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也让蜀汉再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关键是蜀汉的灵魂人物刘备也在这场战役后去世了。其实刘备对蜀汉的重要性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焚书坑儒真的发生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在位时曾两次焚书坑儒,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有两点原因,因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体系,所以各国的文化需要进行合并,不利于施政的东西都要销毁。还有就是儒生会运用儒学对秦始皇的专政提出批评,那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们活着。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曾有过争议,疑古派认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的势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建成,如果不出意外,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李建成,即李渊的大儿子。当时,可以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了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将太子之位收归自己囊中,还逼得李渊没有办法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看起来李世民似乎是志得意满,但其实当时李建成的势力非常大,李世民这

  •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为什么明朝能打败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这个名字一直都让人很厌恶,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最终会走向灭亡,与魏忠贤有很大的关系。崇祯帝登基之后,直接把魏忠贤列入要除掉的黑名单,最终也的确是顺利除掉了他,然而事情却似乎并没有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相反,当魏忠贤得势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清军,明朝还能多次取胜,这中间又有什么关系吗?1.魏忠贤

  • 街亭之战马稷为什么不听王平?马稷自信却让蜀军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马稷刚愎自用,根本就不懂得基本的兵法。诸葛亮都已经为他把战略布置好了,他只要照着做就行,结果马稷竟然临时违令,选择在南山上据守,而不是在山下的城镇,并且放弃了重要的水源。当时王平也是多次劝阻马稷,但马稷是这次的统领,他下的命令大家就必须照做。其实马稷连诸葛亮的命令都没听,又怎么会听王平的呢

  •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高阳公主,在历史上是李世民的女儿,然而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儿。尽管如此,很多影视剧中都把她演绎成了一个受到兄弟唐高宗李治宠爱的公主。不过事实上,高阳公主可能并没有这么好的命,包括她最终的死亡,其实都是李治下令赐死的。为什么李治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妹,高阳公主做了些什么,以至于李治要这样对待她呢?1.高阳公

  •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为什么没有趁机杀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作为汉末三国时代一场非常有名而且非常重要的战役,孙刘联盟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面对强大的曹操大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曹操就算是失败了,他也还是很强大,为什么孙劝刘备没有趁此机会追上去,一举把曹操给灭掉呢?灭掉之后两家再争夺不行吗,为什么他们都没有

  • 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说到袁术和袁绍小编一直觉得这两个人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因为他们经常性的各自为政,自己玩自己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的,他们两个还真的是兄弟关系了,但是这两个人却从来都不联手的,在三国时期也是前前后后被曹操给打灭亡了,有的人要问,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不选择一起合伙把曹操给灭了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无法就是利

  • 李渊成为太上皇之后,他去做什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作为历史上一个伟大朝代的开创者,却在很多时候都会被人们给忽略掉,原因之一也就是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光辉太过耀眼,与他相比他就更黯淡了。但是,李渊毕竟是开创了唐朝的人,虽然后来的事情一定也让他措手不及,李世民夺取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李渊也被迫成为太上皇。那么当了太上皇的李渊,他去做什么了?1.617

  • 明朝的瓜蔓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瓜蔓抄其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是什么吧,其实它是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刑罚,而且朱棣也经常性的使用这个刑罚,可以说算得上大兴瓜蔓抄了,既然是刑罚那网友们也应该知道了,这个刑罚应该和瓜蔓是有关系的,想到了瓜蔓我们就想到了盘根错节很长很长的一段这样的,那么这个瓜蔓抄刑罚是不是和这个瓜蔓是一样的呢?下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