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遇到假货怎么办,古代如何打假

古人遇到假货怎么办,古代如何打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4/1/20 13:51:49

很多人一定都会对“假货”这种东西很是头疼,尤其是网购,因为看不到真实情况,所以对产品信息的了解只能来源于商家的描述,或者是评价,但是别人的评价也未必就是真实的,很可能也是一个虚假的评价。不过,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古代会怎么办?古人会不会也会造假,如果古人遇到假货那该怎么办?

3·15提出对食品安全零容忍的观念,其实早在数千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概念。《礼记》中记载,“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不当季的五谷、没有成熟的果实,根本不许上市贩卖。到了唐朝,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便管的更严厉了,《唐律疏议》中有这样的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食品安全上商家若是犯错,最轻要打九十大板。要是导致消费者死亡,会被判以绞刑。唐朝《关市令》中规定,商家的度量器具每年都要有专人检查,看是否有缺斤少两的行为,如果不合格,商家要被重罚。代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让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

在古代,对于皇室来说,制造假货可谓是家庭便饭。他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制造假“符瑞”。所谓福瑞,就是上天给予“利好信号”,有时会降下天书,有时会降下甘露,有时会出现一些奇异的动植物,不一而足。出现了祥瑞,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自然是因为皇帝的英明领导。所以很多人都热衷于制造“祥瑞”,一方面讨好皇帝,另一方面可以收到皇帝的犒赏。其中,闹得最大的一次假造祥瑞事件发生在宋真宗年间,史称“天书事件”。宋真宗年间,宋辽发生大战,宋朝被迫签下城下之盟,每年要给辽国付出巨额岁币。在合约签订后,宋朝朝野之间都感到十分窝囊,所以想搞个大新闻,来证明宋真宗的合法性。

还有在古代时质量检验不能松;当然,说了这么多规矩,归根结底,规矩也要人来执行。最典型的,就是宋朝的兵器制造,理论上说,宋朝手工业如此强大,装备水平该不差。但听听宋仁宗年间大臣贾昌朝的话:造之不精,多脆状。甚至就是在宋朝与西夏的战争里,多次发生过宋军兵器断裂的荒唐事。为什么会这样?宋朝兵器生产,和其他手工业一样,工匠把名字刻上,一级级官员审查,生产标准也高。可到了宋朝中期后,各级衙门官员扎堆,一件活三五个人干,兵器质量检验这种大事,也就变成了没人干。

那么古代如维护消费者权益呢?假如我买大米,我要了十斤,结果只给了我九斤半,那么不好意思,我不要了。而且碰到较真的,不仅不要,而且还要报官,官府这处理就是两种情况,商家要是态度好承认了,并且无条件退货,那么这事就是花点钱算了。如果态度不好,也不跟你废话,直接一顿板子打完再说,不行就接着在打。今天你说在哪买到假药,在古代这情况几乎没有。你要是在哪个药铺买到假药了,那么这个商人这辈子都别想在经营药铺了。但是古代对于药品这一块主要以朝廷掌控,不允许个人买卖与制作,这样也就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虽然说古代也有造假情况,但是因为技术的局限性,跟今天造假技术完全没有可比性,很多造假都是比较简单的。

“3·15”这天,如果翻翻历史,特别是翻翻古代物件,可能很快就会让你羡慕不已。为什么会羡慕呢?一边是念着消费者权益,质量却不那么如意的产品。一边是老祖宗传下的物件,各个尊贵品质,小件的物,千百年下来,精美耐用依旧。大件的古楼古墙,扛了几世纪风雨,地震洪水面前都挺住。眼热的恨不得穿越去。高贵品质的中国古代制造,就是被规矩管出来的。所以小编也希望商家们按“规矩”来办事哦。

那在现我们该如何维权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比如旅游消费;首先要保留纸质旅行合同,在签合同之前要确认旅行社的名称、营业证号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与营业证号。旅行社提供的行程表、计划书如涉及境外旅游,要确认旅行社是否有提供境外游的服务资质。保留其他团友的联系方式,便于互相取证。当侵权行为发生时,如果可以的话要拍照录音取证,然后再有关部门投诉或报警。网上购物;在网购时,消费者需要截图保存成交和支付页面,并要求商家在快递商品时,将小票、保修单和发票一并寄送。同时要保留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数据,尤其是成交和付款页面。另外要保存交易过程中使用过的单据,如快递单、收货单和付款单等等,最好将交易产品的包装也保留下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严格的规矩约束,才会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工匠们规矩做工,富有匠人精神的产品才会不断涌现。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产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不必再为这样的问题烦心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马谡丢失街亭后果有多严重,难怪诸葛亮要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丢失街亭,是三国时期的一件大事,对于蜀国来说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没了街亭的蜀国,尤其是当时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满盘皆输。最终,诸葛亮杀了马谡,这件事情虽然结束,但是必然还是让蜀国兵力大损。不过,街亭到底是有多重要,诸葛亮竟然要直接把马谡杀了?1.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诸葛亮扫平南

  •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没去秦国?当时各国诸侯为什么都不待见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早年提出他的思想理念时,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还有贬低的意思。孔子之所以在鲁国待不下去,就是因为他的理念在鲁国完全实施不了,而且还被人恶意相待。之后孔子就决定跟自己的弟子们一起周游列国,孔子此后去了很多国家,但没有去秦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孔子虽然走访他国,但实际效果也不是很好,各个诸侯也都不怎

  • 清朝有哪些神医?清朝医学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国,我们的文化曾多次达到顶峰,几乎每过个几百年就能创造出一股新的文学浪潮。但在这千年当中,似乎只有医学水平提升的不是很明显,我们所熟知的古代神医也特别的少,像华佗这样的人物医术究竟厉不厉害也只是个谜。直到清朝时期,可能医学方面的研究才有了新的突破,因为当时中国和西方国家

  • 袁术称帝国号是什么,袁术为什么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很多人对这段历史都不陌生,也都知道曹丕最终得到汉献帝禅让的皇位,登基称帝,最先把曹魏势力“合法化”。然而魏国却并非是这段历史中第一个建立的国家,也并非只有魏蜀吴,其实早在此之前,就有一个人,拿着玉玺称帝,这个人就是袁术。然而袁术为什么能够称帝,他称帝建立的国家国号又

  •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被称为促织皇帝?促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在位虽然只有十年,但创下的功绩堪比文景。历史上对于朱瞻基的评价也是很高,朱瞻基对明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还将全国的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瞻基会用人,这也让他治国更加得心应手。而且朱瞻基也没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耽误了,朱瞻基在民间被称为“促织皇

  • 如果刘备没有伐吴蜀汉能称霸三国么?刘备伐吴改变三国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在后人眼里可能的确太过冲动,主要是最后的结果不太能令人接受。当时刘备集团怎么说也是处在最鼎盛的时期,虽然少了关羽、张飞,但兵力上已经不输东吴了。但刘备伐吴的结果却是惨败而归,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也让蜀汉再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关键是蜀汉的灵魂人物刘备也在这场战役后去世了。其实刘备对蜀汉的重要性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焚书坑儒真的发生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在位时曾两次焚书坑儒,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有两点原因,因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体系,所以各国的文化需要进行合并,不利于施政的东西都要销毁。还有就是儒生会运用儒学对秦始皇的专政提出批评,那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们活着。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曾有过争议,疑古派认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的势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建成,如果不出意外,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李建成,即李渊的大儿子。当时,可以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了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将太子之位收归自己囊中,还逼得李渊没有办法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看起来李世民似乎是志得意满,但其实当时李建成的势力非常大,李世民这

  •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为什么明朝能打败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这个名字一直都让人很厌恶,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最终会走向灭亡,与魏忠贤有很大的关系。崇祯帝登基之后,直接把魏忠贤列入要除掉的黑名单,最终也的确是顺利除掉了他,然而事情却似乎并没有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相反,当魏忠贤得势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清军,明朝还能多次取胜,这中间又有什么关系吗?1.魏忠贤

  • 街亭之战马稷为什么不听王平?马稷自信却让蜀军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马稷刚愎自用,根本就不懂得基本的兵法。诸葛亮都已经为他把战略布置好了,他只要照着做就行,结果马稷竟然临时违令,选择在南山上据守,而不是在山下的城镇,并且放弃了重要的水源。当时王平也是多次劝阻马稷,但马稷是这次的统领,他下的命令大家就必须照做。其实马稷连诸葛亮的命令都没听,又怎么会听王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