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汉朝皇帝叫帝,唐宋朝皇帝叫宗

为什么汉朝皇帝叫帝,唐宋朝皇帝叫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5 更新时间:2024/1/26 3:02:43

我们在称呼古代的皇帝的时候,除了会直接叫名字,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叫法,就是称呼他们的庙号。不过,皇帝死后,是有很多除了名称之外的叫法,比如各种“宗”“帝”等。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汉朝时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帝”,而到了唐朝之后,都称呼为“宗”,这是为什么?这两个称呼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秦朝之前是称为王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以后沿袭下来就都称皇帝了,某某帝是谥号,某某宗某某祖是庙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唐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自唐朝始,每个皇帝死后方才都有庙号。

谥号是人死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相传始创于西周成康时期,由周公旦所确立。唐朝以前,每个皇帝不一定都有庙号,但都有谥号,因此唐以前帝王多称谥号,唐至元代皇帝多称庙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而明清时期,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这其中只有两个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即位之初取年号“正统”,后土木堡之变中这位皇帝被瓦剌军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继位(明代宗),改元景泰。朱祁镇于景泰八年复辟,改元天顺,直至他死去。

二是清太宗皇太极,他即位时仍为后金的大汗身份,建年号“天聪”,后于天聪十年(1636)称帝,改国号“金”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洲”,改元“崇德”,这是清代唯一的一次君主在世时改元。至于清穆宗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因为前者并未正式确立为年号,故不算入。

阅读历史著作,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何唐太宗以前,中国各朝代的皇帝都称作汉X帝、晋X帝,魏X帝,隋X帝,为何到了唐朝以后,中国各朝代的皇帝怎么都变成了唐X宗、宋X宗呢?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误解,中国古代皇帝一般有三个“号”,分别是庙号、谥号、年号。

庙号是皇帝的宗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庙中的尊号,比说“太祖”、“太宗”,而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根据皇帝一生的功过是非表现给皇帝上的尊号,比如“文皇帝”、“哀皇帝”,也就是说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才能得到的。当然了秦朝除外,祖龙秦始皇嬴政,非常讨厌死后别人给皇帝皇帝上谥号,他认为这是大不敬,于是他给自己规定是“始皇帝”。皇帝的年号则是皇帝生前,国家纪年记录所使用的尊号,比如“贞观”、“天宝”等等。

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的历史源远流长,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个皇帝汉文帝,他的谥号就是“孝文”,庙号是汉太宗,当然年号还没有,知道汉武帝时期中国才正式出现了年号“建元”。

唐朝以前中国皇帝的谥号很少,基本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代替,所以后人简称前朝皇帝都用谥号代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等等,不仅简单明了,而且能够概括总结皇帝的一生,因此称呼皇帝谥号很常见,但是这样的好传统在唐朝被玩坏了。

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给他老爹上的谥号是“太武”,“唐太武帝”听起来也不错,而李世民死以后最开始的谥号的是“文皇帝”也就是唐文帝,也简洁明了,可是后来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重新给李渊、李世民上谥号,分别为“神”和“文武圣皇帝”,这也勉强可以,可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又重新给李渊和李世民上谥号。

结果这次彻底玩坏了谥号的优良传统,这次李渊的谥号成了“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谥号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而此后中国皇帝的谥号彻底成为中国汉字中褒义字的大聚会,各种好听的词汇都往皇帝的谥号上靠,比如宋仁宗赵祯的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他的谥号就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而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达到了惊人的29个字。

于是乎到了唐朝以后,就不能够称皇帝的谥号,原因十分直接,太长了!所以直接称呼皇帝在太庙中庙号,所以唐朝以后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宋仁宗等等。也即是唐朝以后我们对前朝皇帝的称呼基本上用庙号代替了谥号。

不过我国历史当了明清时期以后,又基本上用年号称呼皇帝方式代替的庙号,明清以前的皇帝年号比较混乱,很多皇帝一生用好几个年号,比如年号的发明者汉武帝刘彻一生用了11个年号,而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更是破纪录的用了14个年号,但是明清时期年号比较固定,特别是清朝自皇太极以后的皇帝一生都只用一个年号,比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于是这时期就往往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了,比如康熙帝、光绪帝、宣统帝等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上老君说化胡为佛是什么意思?化胡为佛的对象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老君准备拿金刚琢缉拿孙悟空时说:“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这句话中,太上老君提到了一个词“化胡成佛”,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在历史上,化胡成佛这个典故和老子有关。东汉年间,佛教传入

  • 出家人戒酒,为什么西游记中唐僧喝了好几次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对佛教有一点了解的都知道,佛教中禁止饮酒,这是身为“出家人”的一戒,所以当《水浒传》鲁智深饮酒,才会招来其他佛门弟子的鄙视。但是在《西游记》当中,唐僧从头到尾却喝了不少次酒,但即便如此,却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犯了戒,这是为什么?唐僧喝的酒,在《西游记》中被叫做“素酒

  • 独孤九剑其实是杨过所创,神雕大侠才是独孤求败真正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认为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创造的剑法,实际上真相并非如此。《笑傲江湖》中并没有交代风清扬的独孤九剑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但我们可以推算出,风清扬绝对不是拜独孤求败本人学会的剑法,因为早年杨过发现剑冢时独孤求败就已经过世了。可见风清扬应该是在华山山后,他隐居的山洞内发现了独孤九剑的秘籍,从而自学成才。

  • 明朝火器很先进,为什么清朝仍使用冷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一些古代的典籍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古代在明朝的时候,火器就已经很先进了,当时的火器用于军事也是很普遍的。然而在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取代明朝建立起了一个非汉人统治的封建时期,使用的却还是冷兵器,这相当于原本发展起来的兵器又回到了过去,清朝末期清兵也的确打不过国外的侵略者。为什么原本好好的火器,清

  • 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在中国如此嚣张跋扈,为何却被阿富汗打的30年不敢再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阿富汗这个国家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经常可以在新闻上听到这个国家的消息,一个战争和恐怖主义多发的地方。阿富汗是南亚西北端的一个内陆国家,东南接南亚次大陆,可下印度洋;西北邻中亚和西亚,能抵地中海。全国五分之四的面积为山地和高原,是中亚与南亚间的重大障碍。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南亚与中

  • 维茨莱本是谁?希特勒为何要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这个名字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比较耳熟了,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一名元帅。维茨莱本与其他很多德国元帅一样,都是出生在军人世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军功。这位有才的德国元帅最后被希特勒判处了死刑,那么他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惹来了杀身之祸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

  • 二战纳粹德国最强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德国王牌飞行员,很多人肯定就会想到哈特曼、马尔赛尤、莫尔德斯等知名的王牌飞行员,他们的知名程度甚至都会被军事爱好者们如数家珍的列出来。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全是由男性担任飞行员的群体中,一个十分要强,又特立独行的女人却在这个军种成就了自己的另一番事业。她曾经在柏林战役期间,驾

  • 宋教仁死后对当时的社会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教仁是我国近代历史民国时期的革命者,一生都在位革命而奋斗这,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后来宋教仁在火车站被人暗杀后,对当时的社会也是有着非常浓烈的影响的。那么宋教仁死后有着什么影响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在宋教仁死后,陈其美称搜出了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通讯,证据指出凶犯和赵秉钧,内

  • 宋教仁是怎么死的?他有着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宋教仁,相信了解过近代史的小伙伴们应该都不陌生了。他是我国中华民国时期的革命家,被称作“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的一生为革命有着很多的作为,那么小伙伴们知道有哪些吗?宋教仁最后是怎么死的?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宋教仁之死1913年,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进行国

  • 满清入关后为何强迫害人剃发?这里面隐藏了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过中国清朝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都非常的清楚,在满清入关之的时候,马上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其统治的措施,其中包含着剃发令,圈地,逃人法,等等。可是纵观有清一代,只有剃发令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这这与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确立满族正统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