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有何区别?

为何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13 更新时间:2024/2/28 10:25:42

中国一直有很多从古流传至今对别人称呼的习惯,每一个习惯都有着一段历史渊源,然后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化。在这些称呼当中有很多是给自己家亲戚的称呼,不过在这些称呼中,有很多人让人觉得比较奇怪又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小编在这里就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在称呼自己姑姑丈夫的时候叫做“姑父”,而称呼姨母丈夫的时候却是“姨夫”,感觉像是差了辈分,那么这是为呢?

北方人总是说省略语,需要称呼母亲的姐妹为“姨妈”,全部统称为“姨”,把姨的丈夫称为了“姨夫”了。“姨”字具有双重意思,母亲的姐妹,妻子的姐妹都是这个姨。母亲的姐妹叫“姨妈”或“姨母”,妻子的姐妹叫“姨姐”或“姨妹”。“姨妈”的丈夫时,因为其是父辈,便称为“姨父”,而妻子的姐夫和妹夫,因为是平辈,就称之为“姨夫”。

姑父是父亲的姐妹的丈夫,用“父”表示尊重,而姨夫是母亲姐妹的丈夫,虽然农村有人讲“姑父姨夫不是亲”,相比着姨夫,姑父更亲一点。姑父、姨夫都与自巳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姑妈和姨妈的态度上,《红楼梦》里,贾宝玉林黛玉的关系是姑表兄妹,而贾宝玉和薛宝钗就属于姨表姐弟,宝玉黛玉比宝玉宝钗的关系近。

古代一个家庭里父亲的地位高于母亲,所以父亲的姐妹比母亲的姐妹重要,姑父与姨夫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姑父与姨父看上去差不多,在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姑姑总是比姨妈亲些,古代如果父母不在了,孩子成孤儿,没有叔伯是由姑姑家收养孩子,姨妈家收养的比较少一些。

因为姑父是父亲的姐妹妹的丈夫,称之为姑父。姨夫是母亲的姐妹的丈夫,古代女子嫁给了夫家,她是嫁了丈夫的人,姨夫属于外家亲戚,封建时代以三纲五为主,所以有了区别。当然到了现代,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可以说现在都一样了。

不过也有一种解释认为,是写错了的缘故。

在东北,大家读音都读准了“姨父”,但他们写出来却写成“姨夫”。实际上,他们是把姨父和姨夫搞混淆了。“姨父”是指姨妈的丈夫,就是母亲姐妹的丈夫,而“姨夫”则是指妻子姐妹的丈夫。由于一般在现实中都跟着妻子称呼妻子的姐妹夫为姐夫妹夫,因此,姨夫一词很少在口语中出现,只能在书面上出现。

实际上,在北方把“姨夫”与“姨父”混淆的原因是北方人总是说省略语,本来需要称呼母亲的姐妹为“姨妈”,但他们全部统称为“姨”,于是就想当然地把姨的丈夫称为了“姨夫”了。实际上,这个“姨”字具有双重意思,一个是母亲的姐妹,一个是妻子的姐妹。母亲的姐妹叫“姨妈”或“姨母”,妻子的姐妹叫“姨姐”或“姨妹”。因此,在称呼“姨妈”的丈夫时,因为其是父辈,便称为“姨父”,而妻子的姐夫和妹夫,因为是平辈,就称之为“姨夫”(书面语)。

所以,如果现在还有把“姨妈”的丈夫写成“姨夫”的,请你尽快纠正过来,应该写为“姨父”。要不然,就乱辈分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人出国需要什么证件?也有护照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代人出国的话需要办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护照,每个人出国都是需要办理护照的。不过关于出国这件事情并不是只有现代人才会有的,在古代同样也是有着这样的经历。就比如唐朝时期的唐玄奘取经,其实就是“偷渡”出国的,按照法律来看,肯定是违法打的了。既然有违法,那么肯定也有合法

  • 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放假是最多呢?宋朝的经济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最让人期待的恐怕就是休假了,因为每到休假的时候就可以好好的放纵一下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过自己盘算了一下,如今的假期与我国古代宋朝时间相比的话,还是少了很多。在宋朝,可以说一年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放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历史上关于休假也是有史料记载的,

  • 我国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是因为输了逃向北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反应我国古代文化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听到一个词,那就是“败北”。常常被用在打了败仗的人身上,另外还会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中失败。那么这个“败北”一词究竟有着什么意义?为何不是“败东”、“败西&r

  • 百家姓是中国姓氏大全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百家姓》上至老叟,下至孩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甚至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可为何在百家姓当中“赵钱孙李”为首呢?这个《百家姓》是否是中国姓氏大权呢?咱们中国人为何会有姓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姓者,统其祖考之

  • 我国古代所谓的“三班衙役”是指什么?这三班之间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三班衙役”,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这个三班衙役其实指的就是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和壮班民壮。一般把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的概括为三班,因此便有了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事实上,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是超出了“三班”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为什么东汉至三国人名都是单字?全因“二名非礼”观念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取名单字和双字都十分常见,甚至还有取三字名的。不过在古代,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晋朝,人们几乎都是取的单字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跟新朝皇帝王莽有关,正是因为王莽在位期间推行“二名非礼”的说法,才让大家在取名时不敢取双字名,而这个观念也在百姓心中存在了百年之久。下面就

  • 为什么复姓的人越来越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的姓都只有一个字,而且在百家姓当中,单字的姓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复姓也并不是没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的人复姓的非常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还有夏侯家族,但是到现在,复姓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很多人身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复姓,这又是什么原因?复姓为何听上去就让人觉得非常的高端,复姓有

  • 鼎是如何从器具发展成为礼器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鼎是周朝时期十分常见的青铜器,最早被人们当做煮肉或者储藏肉类的器具,不过后来鼎逐渐发展成为象征国家权力的礼器。为什么鼎会从简单的厨具变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传国重器呢?这便是鼎文化神秘的演变史。很多成语都和鼎有关,例如大名鼎鼎、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鼎足之势等,实际上都是因为鼎被赋予了尊贵、显赫的含义。下面

  • 孔子周游列国都去了哪些地方?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要提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背后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称为孔圣人。孔子的成就自不言说

  • 为何称刘邦为汉王?为何所统治的朝代叫做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刘邦到达了咸阳城外的时候,此时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初向北进军的项羽取代宋义成为了上将军,并且带领着部队击败了秦军,降服了章邯。随后各地诸侯都归顺了楚霸王项羽,即便是项羽声势浩大,但最终还是比刘邦晚了一步。刘邦成为了第一个到达咸阳城外的起义军领袖。汉元年(前206年)十月,刘邦的军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