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用曾经中状元,为什么没去当官?

吴用曾经中状元,为什么没去当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88 更新时间:2024/2/28 10:25:48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水浒传》梁山军事吴用,竟然曾经高中状元,我们知道,考中状元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除了才学,有时候还要靠运气,比如皇帝如果觉得你很好,就算原本不是状元,也能成为状元,如果遇上朱元璋时期考中的刚好都是南方学子,北方一个都没有,遭到北方考生的质疑,那可是会丢了性命的。而吴用既然考了状元,又为什么没有当上官?

梁山军师吴用,绰号“智多星”,意思是形容这个人的智谋像星星一样多。书中也说吴用“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我们看书中的吴用虽然不敢说超过诸葛亮和陈平,但是能对得起“智多星”这个称号。

吴用屡出奇计,从智取生辰纲、巧赚卢俊义等战绩来看,吴用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就因为吴用的智商高,所以大家就有个疑问:吴用为什么不参加科举呢?为什么不争取当官而是甘心做一个私塾先生呢?这个在原著中没有交代,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吴用还真的考中了状元。只是因为一个奇葩的理由,吴用错失了当官的机会。

吴用因名字错失状元:相传,吴用的父亲是大才子,可是时运不济,一生没有考取功名。自己考不上当然要寄希望于儿子了,所以他爹就在吴用的身上倾注了无限的希望和心血。这吴用也没辜负他爹的培养,终于学成状元之才。大比之年,他爹命吴用前往京师赶考,文章被主考官和皇帝看中,就想点吴用状元。

这时皇帝的老师——蔡京有意见了,因为吴用没给蔡京送礼,也没到蔡京的府上去参拜,所以蔡京对吴用一肚子意见。在定状元的早朝上,蔡京就对皇帝说:“吴用文章虽好,但名字不吉利。如果点他‘无用’为状元,有损大宋形象啊!”皇帝一听觉得非常有理,当下直接金口敲定:永不录用这个吴用!就因为名字是“无用”,吴用就永远失去了当官的机会。

吴用跟随高人学易:皇帝永不录用吴用这事,吴用的爹不知道。又到了科举之年,吴用他爹命吴用再次进京赶考。吴用走到曹州一带,看见一个老头在路北的麦场上晒小麦。吴用掐指一算,今天要下大雨,就劝老头儿赶紧把麦子收起来。老头儿听了哈哈一笑说:“大雨虽有但下不到我场里,刮阵风正好吹吹麦子中的土气。”

吴用不相信,就躲在一边看究竟。等到雨下起来的时候,吴用傻了。这雨非常大,奇怪的是路南的雨水满地,路北却滴雨未落,只是刮了一阵风。吴用顿然省悟,知道自己遇到高人了。吴用便放弃了进京赶考,跟着老头儿学起了易经和兵法。三年学成回家,被父亲赶了出来。没办法,吴用便找到好朋友晁盖,在晁盖的村上当了教书先生。

吴用的天机星是什么意思?对吴用的才智非议很多,很多人都认为吴用的智谋确实无用,也有一些人觉得吴用比不上朱武。不过,我们看吴用的星号——天机星,这天机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天机是指神秘的天意,天机星就是掌管天机的星神。吴用是天机星下凡,自然就成了洞晓天机的人物。从书中看,吴用智取生辰纲、智激林冲杀王伦、巧赚卢俊义、智取大名府、大破祝家庄等等战绩,足以说明吴用确实才智非凡。不过吴用做事过于狠毒,直接影响了在大家的心目中的形象。吴用虽然善于处理具体的事件,但是缺乏诸葛亮的长远眼光,所以才导致了梁山好汉被朝廷利用的结局。

吴用参加科举高中状元,却因为名字的原因错失做官的机会,这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原著中是没有的。小说是娱乐,传说也是娱乐,本文只为娱乐,不喜勿喷。关于吴用的人品。您怎么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一直有很多从古流传至今对别人称呼的习惯,每一个习惯都有着一段历史渊源,然后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在这些称呼当中有很多是给自己家亲戚的称呼,不过在这些称呼中,有很多人让人觉得比较奇怪又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小编在这里就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在称呼自己姑姑丈夫的时候叫做“姑父”

  • 古代人出国需要什么证件?也有护照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代人出国的话需要办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护照,每个人出国都是需要办理护照的。不过关于出国这件事情并不是只有现代人才会有的,在古代同样也是有着这样的经历。就比如唐朝时期的唐玄奘取经,其实就是“偷渡”出国的,按照法律来看,肯定是违法打的了。既然有违法,那么肯定也有合法

  • 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放假是最多呢?宋朝的经济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最让人期待的恐怕就是休假了,因为每到休假的时候就可以好好的放纵一下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过自己盘算了一下,如今的假期与我国古代宋朝时间相比的话,还是少了很多。在宋朝,可以说一年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放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历史上关于休假也是有史料记载的,

  • 我国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是因为输了逃向北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反应我国古代文化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听到一个词,那就是“败北”。常常被用在打了败仗的人身上,另外还会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中失败。那么这个“败北”一词究竟有着什么意义?为何不是“败东”、“败西&r

  • 百家姓是中国姓氏大全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百家姓》上至老叟,下至孩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甚至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可为何在百家姓当中“赵钱孙李”为首呢?这个《百家姓》是否是中国姓氏大权呢?咱们中国人为何会有姓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姓者,统其祖考之

  • 我国古代所谓的“三班衙役”是指什么?这三班之间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三班衙役”,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这个三班衙役其实指的就是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和壮班民壮。一般把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的概括为三班,因此便有了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事实上,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是超出了“三班”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为什么东汉至三国人名都是单字?全因“二名非礼”观念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取名单字和双字都十分常见,甚至还有取三字名的。不过在古代,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晋朝,人们几乎都是取的单字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跟新朝皇帝王莽有关,正是因为王莽在位期间推行“二名非礼”的说法,才让大家在取名时不敢取双字名,而这个观念也在百姓心中存在了百年之久。下面就

  • 为什么复姓的人越来越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的姓都只有一个字,而且在百家姓当中,单字的姓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复姓也并不是没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的人复姓的非常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还有夏侯家族,但是到现在,复姓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很多人身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复姓,这又是什么原因?复姓为何听上去就让人觉得非常的高端,复姓有

  • 鼎是如何从器具发展成为礼器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鼎是周朝时期十分常见的青铜器,最早被人们当做煮肉或者储藏肉类的器具,不过后来鼎逐渐发展成为象征国家权力的礼器。为什么鼎会从简单的厨具变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传国重器呢?这便是鼎文化神秘的演变史。很多成语都和鼎有关,例如大名鼎鼎、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鼎足之势等,实际上都是因为鼎被赋予了尊贵、显赫的含义。下面

  • 孔子周游列国都去了哪些地方?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要提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背后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称为孔圣人。孔子的成就自不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