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为何诸葛亮总是失败?

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为何诸葛亮总是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07 更新时间:2024/2/9 19:47:41

北伐在历史上其实是发生过很多次的,只不过时间不同,主导人也不一样,但是很多战争都被统称为北伐。而非常著名就有诸葛亮的北伐了,但是诸葛亮北伐的结果却一直都不尽如人意,尽管也小有获胜,但是总体来说大的方面还是失败的。然而在秦汉时期,韩信也曾走过与诸葛亮类似的路,韩信的北伐走陈仓,暗度陈仓一次就通过了,而且还取得了胜利,为何诸葛亮却始终无法成功呢?两人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1、韩信北伐为何成功

刘备把兴复汉室的大业托付给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也是竭尽全力的去完成自己的事业,但是五次北伐的诸葛亮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自己还反而累死在了行军的路上。人们常说一头狼带领的羊群必定能够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狼,统帅的决策对于战争的结局相当重要,诸葛亮五次都失败,韩信一次就成功,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推翻秦朝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王。他不仅违背了楚怀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还故意把本该封到关中的刘邦封到了汉中。除此之外,为了把刘邦关在偏僻、封闭的汉中,项羽还将关中一分为三,分封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降将,让他们把刘邦北上的出路彻底堵死。

项羽虽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也不想他活得太潇洒。刘邦也心知肚明,所以听从张良的计策烧掉了子午谷的栈道,以此来表示自己安于现状的意思。但他入蜀之后一门心思搞生产,时刻等待着冲出汉中的最佳时机。

项羽率兵去山东平叛的时候,就给了刘邦机会,于是刘邦的手下韩信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次的后果是,刘备完全占领了关中、陇右、汉中、巴、蜀等地区,一举奠定了他胜利的基础。而韩信也是成为名将之列。

韩信带兵往往都会出奇制胜,善用奇谋,他平定三秦之地的时候,就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法迷惑了章邯,章邯觉得韩信修栈道不知道要修道何年何月,于是放松了警惕,韩信带兵从陈仓杀出,打的章邯措手不及,三秦之中最能打的将领章邯倒下,另外两个很快就被韩信收拾,三秦之地平定的可谓是而非常顺利。

2、诸葛亮北伐为何失败

而诸葛亮呢?一味地求稳。

在战略大环境中,刘邦面临的环境没有蜀汉面临的环境恶劣,秦末群雄并起,刘邦的力量在各诸侯力量中并不是最强大的,所以虽然面临着压力,但是压力却是可以承担得起,当时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而且还有章邯等人在北方牵制刘邦,再加上刘邦入蜀后即烧毁子午谷栈道以明“忠心”,所以项羽对刘邦虽有戒备,但还未将其列为首要目标。

诸葛亮六次出兵北伐,可是当时的蜀道已经改变很大了。公元前156年发生了大地震,这场大地震彻底的改变了蜀道的出行方式。此时的诸葛亮出兵北伐,是不能用水路运送粮食的,韩信当时是可以用水路运送粮食的,要知道当时水路可比陆路快很多了。

诸葛亮进行北伐是有一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没有韩信进行北伐时得民心。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进行北伐时,蜀汉朝堂上面临着内忧外患,诸葛亮一边在前线为战事操劳,又一边担心刘禅管理不好朝堂,被人夺了皇位,诸葛亮在北伐时没有韩信那样心无旁骛自然是次次北伐失败。

韩信是历史上第一次从汉中出发,往中原打的。之前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正因为如此,所以项羽政权才没有准备。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从汉中北伐的时候,已经有韩信成功的经验了。而魏国政权,也相应地做好了准备。因此,诸葛亮要想再采用这个办法,就有点东施效颦,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无法走韩信的老路,更不能重演顺利出川历史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蜀国实力弱小,再加上北伐行动人尽皆知,魏国对此早有防备,不给诸葛亮“暗渡陈仓”的机会;而且蜀国内部形势复杂,迫使诸葛亮只能稳扎稳打,不敢轻易兵行险招,俗话说“重病需猛药”,蜀军远弱于魏军,不用奇袭战术,也就永远地失去了顺利出川的可能性。正如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说:“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

3、诸葛亮北伐的成果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只得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汉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无功而返。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数次北伐却战果寥寥,诸葛亮却只能坚持,不止是因为自己匡扶汉室的愿望,还因刘备的期望,这份期望一直伴随他到最后一次北伐,最后病逝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

诸葛北伐虽无法北定中原,却保卫了蜀汉政权的稳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张良说,如果扶苏继位他就不会反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可以说是秦朝末年,甚至是从战国到秦朝时期,反秦的一个重要人物了,他的一生中重要的时刻,几乎都是在做着与反秦相关的事情,毕竟张良的故国韩国就是被秦国所灭,身为韩国贵族,张良当然想要复国。然而却也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张良其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是扶苏继承了皇位的话,他是不会反秦的。这又

  • 三毛别罴事件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与那些自然界的野兽展开着激烈的竞争,知道今天,总的来说人类成为了做强大的。不过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对抗野兽人类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本的“三毛别罴”事件就是一桩惨案。“三毛别罴”是一个日系风格的词语,通俗解释就是发生在三毛别的罴

  • 古代妾室真的可能上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在很多电视剧里面,一个大家庭当中,男主人有妻妾,而经常也会出现小妾非常受宠,在家里的地位很高,甚至连正妻都比不过她,双方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偏偏男主人还向着小妾的情况。在这里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妻妾之间的地位其实是差别不大的,只要受宠,即便是小妾也可以在风头上压过正妻。然而历史上真实情况真

  • 法家更加维护君权,为何最终还是选了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的那一种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最深,那一定就是儒家思想了,可以说古代从汉武帝开始,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里,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而其他的思想只能作为一种支线发展,和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在汉朝之前的秦朝,主导思想自然就是法家思想了,而且如果相比之下,法家思想是更加维护君权的

  • 任我行为什么突然死亡,他不死江湖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任我行好不容易从西湖地牢逃出,找上东方不败有惊无险的报得大仇,重掌日月神教。结果却在华山大会师上,因体衰而逝,走的比较突然。可能当时在看原文的时候,会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任我行给写死,而且是以如此突然的方式,其实想想如果任我行继续活着的话,情况大概也能了解一二了。任我行和东方不败都是野心家,任我行一早

  • 征方腊的时候,武松为何要砍下自己的手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征方腊在《水浒传》整本书的剧情当中,就已经算是接近结尾的一段剧情了,宋江接受了招安,梁山从反对宋朝变成了宋朝的“爪牙”,被派遣去征讨方腊,很多好汉因此而丧生,也有很多好汉就此退出这个曾经让他一腔热血的组织,最后活下来的其实也并不多。然而在征方腊的时候,武松的一条手臂因为受伤,

  • 颜良击败徐晃,文丑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武力值排行榜,在很多人心中关羽一定是位列前茅的。关羽在很多人心目当中一直都是一个武圣的形象,而且还有过五关斩六将,斩杀颜良文丑等等事迹,就让很多人心目当中的关羽的形象更加厉害了。不过在《三国演义》里面,颜良是击败过徐晃的,而文丑也和赵云打了平手,为何最终在关羽面前却可以说是被秒

  • 宋朝为什么盛产奸臣?为何其他朝代没有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臣子,但是臣子也是有好有坏,有忠臣也有奸臣,各自都对历史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朝代,可以说是一个盛产奸臣的朝代,那就是宋朝。历史上的奸臣们,可以说出自宋朝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秦桧、高俅等等。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宋朝会出现那么多的奸臣,

  • 江南七怪武功不高,为什么名气比五绝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射雕英雄传》当中的武林世界,有很多名气很大的很厉害的人,而其中要论武功的话,五绝的武功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顶尖的武林高手也是出自他们之中,每一个都有自己不同的独门秘技,然而他们虽然武功很高,但是要论起名声来,却还是比不过江南七怪了。然而江南七怪这几个人的武功却实在是没办法和五绝相比,这又是为什么呢

  • 中国奴隶制度的开始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度的时间论证,郭沫若先生首先就在其所著作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估定了我历史上西周时期为中国奴隶制度;而在《中国社会史纲》中认为殷商时期为中国的怒路制度时期,而西周已经是从奴隶制度过度为封建制度的一个过渡期。继则有王宜昌妄论自春秋至秦汉为奴隶制度阶段;沙发洛夫在其所著《中国社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