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张良说,如果扶苏继位他就不会反秦?

为什么张良说,如果扶苏继位他就不会反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33 更新时间:2024/2/9 19:47:49

张良可以说是秦朝末年,甚至是从战国到秦朝时期,反秦的一个重要人物了,他的一生中重要的时刻,几乎都是在做着与反秦相关的事情,毕竟张良的故国韩国就是被秦国所灭,身为韩国贵族,张良当然想要复国。然而却也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张良其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是扶苏继承了皇位的话,他是不会反秦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张良真的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吗?他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1、为何张良说扶苏继位就不反秦

张良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在其年轻的时曾经在淮阳学礼见到了沧海君,还认识了一个大力士,大力士欣赏张良的为人,并且愿意为其效力。于是年轻的张良冒着风险决定和这个大力士一起趁秦始皇东游的时候刺杀秦始皇,但是最终失败了,大力士身死,张良侥幸得以逃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张良是很恨秦始皇的。

张良的恨源于他的出生,他的父亲,是五世相韩,受到韩国大王的重用因此当时秦始皇灭了韩国对于张良来说是灭顶之灾,张良便以灭秦国为己任,从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之后四处躲藏,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在这个时候遇到了黄石公,此人乃是当世神人!他赠与张良一本书,让张良潜心专研,灭秦指日可待。

秦国最后是覆灭了,但是张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秦国是公子扶苏继位我不会反秦,从上面张良冒着生命危险要刺杀秦始皇来看,他对于秦始皇的仇恨是很大的,那么为什么如果是公子扶苏(秦始皇的大儿子)继位他就不会反秦呢?公子扶苏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为人公平公正,刚毅勇武,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他反对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本来秦始皇在死之前是诏令扶苏继位的,但是奸臣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继位之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以秦始皇的身份假传圣旨赐死扶苏,扶苏自尽而死,而后赵高等人将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推上皇位,在胡亥的手上秦国灭亡。

虽然后世的人评论说公子扶苏无能,但是看张良说公子扶苏继位他便不会反秦,可见其对于公子扶苏还是认可的,最起码他为人仁义不会施暴政以虐待百姓。

2、为什么说“扶苏不死,大秦不亡”

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也是他在弥留之际下诏书,确立的继承者,只不过这一切都被赵高扣押、隐瞒。

在封建社会,帝王的意志代表着一切,生杀予夺都不得违抗。“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扶苏,始皇既是他的父亲,更是他的君王,对于被赐死,奉行儒道的他只能由命,无理反抗,也不能够反抗。

扶苏也因爱护百姓的贤名被天下人所熟知,天下也寄希望扶苏登基后政策能有所转变,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一点,可这一切因秦始皇的突然暴死,胡亥的继位,扶苏的自杀而戛然终止。

扶苏死了,奸臣赵高当道,也就是他在把持朝政的时候,大量坑害有识之士,把整个秦王朝弄的是乌烟瘴气,最后再赵高和二世胡亥的治理下,百姓对他们的恨到达了极限。

楚国最先爆发了陈胜吴广的起义,结果全国人民开始响应了,仅仅也就是三年的时间,整个大秦帝国就灭亡了。

如果扶苏继位,蒙恬也不会死了,在蒙恬的带领下,就算遇到了项羽刘邦,也不一定会输。所以说如果扶苏继位,秦朝肯定不会在他当政的时候灭亡,但是在他死后,秦朝还能再传几代,这个就谁也不知道了。

3、扶苏不能反抗的因素

名不正。始皇出游在外,没有立太子。而给扶苏下赐死诏书之前赵高和李斯已经假意受诏,立胡亥为太子。想必这个消息会随着赐死的诏书一并让扶苏知晓。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明确了君臣之分。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扶苏没有办法反抗。

赐死诏书的权威性。始皇死后,符玺等均在赵高手中,而李斯作为丞相参与其事。可以说整个诏书除了没有始皇的授意外,其它的基本都是真的。这样的诏书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扶苏的性格。史书记载扶苏的性格“仁”,一个“仁”字已经说明了太多,作为生在帝王之家的扶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仁爱,太过心怀天下。多次直言劝谏未果,他心中郁结却无能为力。身在边关耳中所闻皆是嬴政所做种种,这次却连劝谏都无法做了。长久以来,他被自己的无力打败,最终接到假遗诏,无心皇位的他只一心寻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毛别罴事件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与那些自然界的野兽展开着激烈的竞争,知道今天,总的来说人类成为了做强大的。不过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对抗野兽人类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本的“三毛别罴”事件就是一桩惨案。“三毛别罴”是一个日系风格的词语,通俗解释就是发生在三毛别的罴

  • 古代妾室真的可能上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在很多电视剧里面,一个大家庭当中,男主人有妻妾,而经常也会出现小妾非常受宠,在家里的地位很高,甚至连正妻都比不过她,双方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偏偏男主人还向着小妾的情况。在这里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妻妾之间的地位其实是差别不大的,只要受宠,即便是小妾也可以在风头上压过正妻。然而历史上真实情况真

  • 法家更加维护君权,为何最终还是选了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的那一种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最深,那一定就是儒家思想了,可以说古代从汉武帝开始,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里,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而其他的思想只能作为一种支线发展,和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在汉朝之前的秦朝,主导思想自然就是法家思想了,而且如果相比之下,法家思想是更加维护君权的

  • 任我行为什么突然死亡,他不死江湖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任我行好不容易从西湖地牢逃出,找上东方不败有惊无险的报得大仇,重掌日月神教。结果却在华山大会师上,因体衰而逝,走的比较突然。可能当时在看原文的时候,会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任我行给写死,而且是以如此突然的方式,其实想想如果任我行继续活着的话,情况大概也能了解一二了。任我行和东方不败都是野心家,任我行一早

  • 征方腊的时候,武松为何要砍下自己的手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征方腊在《水浒传》整本书的剧情当中,就已经算是接近结尾的一段剧情了,宋江接受了招安,梁山从反对宋朝变成了宋朝的“爪牙”,被派遣去征讨方腊,很多好汉因此而丧生,也有很多好汉就此退出这个曾经让他一腔热血的组织,最后活下来的其实也并不多。然而在征方腊的时候,武松的一条手臂因为受伤,

  • 颜良击败徐晃,文丑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武力值排行榜,在很多人心中关羽一定是位列前茅的。关羽在很多人心目当中一直都是一个武圣的形象,而且还有过五关斩六将,斩杀颜良文丑等等事迹,就让很多人心目当中的关羽的形象更加厉害了。不过在《三国演义》里面,颜良是击败过徐晃的,而文丑也和赵云打了平手,为何最终在关羽面前却可以说是被秒

  • 宋朝为什么盛产奸臣?为何其他朝代没有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臣子,但是臣子也是有好有坏,有忠臣也有奸臣,各自都对历史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朝代,可以说是一个盛产奸臣的朝代,那就是宋朝。历史上的奸臣们,可以说出自宋朝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秦桧、高俅等等。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宋朝会出现那么多的奸臣,

  • 江南七怪武功不高,为什么名气比五绝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射雕英雄传》当中的武林世界,有很多名气很大的很厉害的人,而其中要论武功的话,五绝的武功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顶尖的武林高手也是出自他们之中,每一个都有自己不同的独门秘技,然而他们虽然武功很高,但是要论起名声来,却还是比不过江南七怪了。然而江南七怪这几个人的武功却实在是没办法和五绝相比,这又是为什么呢

  • 中国奴隶制度的开始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度的时间论证,郭沫若先生首先就在其所著作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估定了我历史上西周时期为中国奴隶制度;而在《中国社会史纲》中认为殷商时期为中国的怒路制度时期,而西周已经是从奴隶制度过度为封建制度的一个过渡期。继则有王宜昌妄论自春秋至秦汉为奴隶制度阶段;沙发洛夫在其所著《中国社会形

  • 二十四史中,为何只有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的史书是有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史了,而在二十四史当中,却只有一本书被人们称为是“帝王之书”,这就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所主编的一部书,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不过这部史书并非是单纯记录某一个朝代所发生的事情,而是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时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