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皇帝用人标准是什么,曾托付死囚重任

雍正皇帝用人标准是什么,曾托付死囚重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34 更新时间:2024/1/23 4:37:11

今天,我们准备来简单聊聊有关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其实雍正帝刚刚继位时,他身边可信任的人并不多,大家也知道九子夺嫡是有多么的激烈,所以就算他坐上了皇位,真正可信任的人还需要慢慢培养。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雍正帝有时会面临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也让他的用人标准和其他皇帝看起来不太一样。对于雍正来说,能力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他才会托付一名死囚重任。

雍正帝用人之道

雍正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争议的皇帝,之所以人们对他有着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大家质疑他的皇位究竟是怎么来的。要知道康熙皇帝有着众多孩子,而在康熙晚年的时候,这些皇子们为了权谋争的不可开交,最后却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皇子登上皇位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

不仅如此,雍正皇帝在登上帝位之后对待兄弟更是非常的残忍,这种残忍给他的皇位来源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雍正皇帝也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不仅如此,他更是任人唯贤,丝毫不看出身。

有一次雍正皇帝急着用人,而张廷玉向他举荐了一个人,其实张廷玉心中也犯嘀咕,他不知道雍正皇帝是否会听从自己的意见,但是为了江山社稷,他还是将这个人举荐了,这个人是监狱里的一个死囚。也正是因为雍正皇帝用了这个死囚,所以诞生了一代名臣。

对于雍正来说,雍正七年是极为难过的一年,这一年西北战事不断,江南又多发水患,虽然在这一年成立了军机处,但是军机处系统不够完善,他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在自己的众多兄弟之中,雍正皇帝只信任自己的十三弟怡亲,偏偏在这时候怡亲王又病重,这下子雍正身边无人能用。

雍正手里只有两个能人,一个是张廷玉,另一个是蒋廷锡,虽然这两个人有勇有谋,但是事情实在是繁多,这让雍正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正在此时,江南的水患进一步加重,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是雍正最不想看到的信息,尽管如此,雍正却依旧要在满朝武之中选出一个能人治理水患。

阿克敦戴罪立功

雍正看着满朝文武,他知道其实不管是蒋廷锡还是张廷玉出马,一定会将江南的水坏处理妥善,与此同时,雍正也明白这两个人自己谁也不能放走。倘若这两个人离开,那么自己真的是无人可用。

这时候雍正找来了张廷玉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两个人在商讨了一番之后,觉得官员李卫甚是不错,但就在这时,李卫的母亲病逝,按照规矩,李卫要回去守制。数来数去,这两人发现满朝文武无一人可多,无奈之下,张廷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张廷玉向雍正举荐了一个人,只不过这个人至今在大理寺监狱,他是个死囚,名叫阿克敦。张廷玉说,此人非常擅长治理水患,要不皇帝考虑一下,将他放出来,雍正思索片刻决定将这个死囚放出来。

阿克敦是满洲正蓝旗的人,在康熙年间可谓平步青云,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沦为阶下囚呢?原来刚开始他的确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用,更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成了大红人,到了雍正年间,他原本在广州,因为惩治官员太过于狠辣,所以遭到不少人的记恨。

后来雍正就把他调到了广西,在广西,他受到了许多人联名弹劾,大家纷纷指责他在广东的所作所为。中更是有一条让雍正忍无可忍,居然有人说他用运米船索贿,这下子雍正直接将其革职,更是给他判了死刑。

虽然雍正将他判了死刑,但是雍正知道阿克敦的却是一个能办事的人,他也有着才华和能力,尽管如此,雍正却依旧非常生气,阿克敦有些不识大体,就这样损了国家的颜面。但是在江南水患危机之时,实在是没有第二个合适的人选了,因此,在张廷玉提到阿克敦的名字的时候,雍正心里已经做出了判断。

阿克敦戴死罪治理水患自然更加卖力,他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把水患全部治好了,不仅如此,后来更是积极参与征战准噶尔之役,立下了累累战功,而他的儿子也非常争气,后来也受到了雍正的赏识。

于是在雍正年间,这父子二人仕途都是相当的顺畅。其实这父子二人应该感谢的还是张廷玉,倘若没有张廷玉,那么阿克敦早已死在牢狱之中,不过相比较来说,他们更应该感激雍正,若不是这个皇帝任人唯贤,恐怕这一家人早已沦为黄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外国人怎么入清朝国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时期,很多外国人开始在中国任职,并且加入清朝的国籍。就比如说清朝早年时期的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人郎世宁、葡萄牙人徐日升、法国人白晋等等,这些外国人都有在清朝政府就任官职,并且行大清国的礼仪,也按照大清国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汤若望30岁时就换上了中国服装,取了中文名字,先后被清政府

  • 安禄山一年后就死了为啥打了8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安禄山虽然起兵造反后一年多就死了,但大唐朝廷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歼灭叛军,平定叛乱。安禄山死后先后三个叛军首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期间,叛军主力尚存,虽然凝聚力越来越差,但一直到安史之乱结束也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事实上安史之乱最后被平顶了也只是个半吊子工程,是依靠着认可叛军剩余势力实际割据地方而

  • 明仁宗为什么评价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明成祖朱棣子嗣不多,一共有四个,和他的老爹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就算朱棣这四个儿子也是他当燕王的时候生的,他四十多岁登基以后二十多年没有一点动静了,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这些暂且不论,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嫡长子~朱高炽。汉人讲究嫡长子继位,而且朱高炽也的确是比较聪明,但是他有一个致命

  • 明朝红丸案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发生过三大案,其中这个红丸案,是在神宗末年时期发生的。三个案子可是标志着明末衰亡的开始。造成的影响可是非常大的。这个红丸案,其实就是因为泰昌皇帝服用了一种叫“红丸”的仙丹,最后死了。那么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红丸案是明宫三大案之一,属于明朝

  • 光绪为何不等慈禧死后再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光绪和慈禧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复杂的,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这个光绪为何当时不等慈禧死了之后再搞什么变革,这样是不是机会会更大一些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感兴趣的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诚然,光绪皇帝如果能够一直好好地讨好慈禧,在他&ldq

  • 详解靖难功臣26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说这个靖难功臣的时候,很多人说靖难功臣前后有26人,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靖难功臣前后26人又分别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靖难功臣有很多版本,有4大功臣版本,还有5大功臣版本,还有28功臣版本,但是这个26人版本就没有了,但是人肯定还是那些人,只是前后有细致

  • 嬴政是怎么做到让赵姬含笑瞑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嬴政和赵姬的事情,赵姬是怎么样一个人我们也不必多讨论了,反正不是什么好人了,在众人眼里面印象非常的差,但是赵姬这个人也是不服输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赵姬在死的时候也一直在斗争,不想死,但是嬴政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之后,她竟然含笑瞑目了,那么嬴政到底说了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

  • 天天被诸葛亮惊叹智谋高的姜维,为何打仗总是输给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吧。在《三国演义》中,姜维算是一个颇有智谋的一员战将,而且武艺也不错。但在和邓艾的斗智中一般是输多赢少,处处低邓艾一筹。但姜

  • 重耳在外流亡19年是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重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的,话说他作为一位国君,前后在外竟然流亡了19年,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他这19年是怎么渡过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狐姬。晋文公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

  • 刘邦知道项羽为什么自刎么,他们二人性格有着本质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时项羽还没有被逼上绝路,但他并没有渡江,而是因接受不了失败的苦果,所以自刎。其实从这点就能看出项羽和刘邦性格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