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耳在外流亡19年是怎么过的?

重耳在外流亡19年是怎么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21 更新时间:2024/2/7 12:21:16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重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的,话说他作为一位国君,前后在外竟然流亡了19年,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他这19年是怎么渡过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狐姬。

晋文公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称霸的霸主,他和齐恒公并称为“齐桓晋文”,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不过晋文公的位来得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他在继位前经历了一番曲折。

1、晋文公是晋献公之子,有才能却被晋献公疏远

早在晋献公时,献公讨伐骊戎,得到了骊姬和她的妹妹,姐妹俩得到晋献公的宠爱。

等到晋献公八年,晋国有位大夫劝告晋献公,说晋国有很多公子,赶紧把他们杀死,要不然公子们要发生内乱,晋献公听取了这位大夫的建议,派人想把公子们都杀死。

就这样,晋国公子们都逃到了虢,虢讨伐晋国,但未能取得胜利。

献公十二年,骊姬生下了儿子奚齐,晋献公因为对骊姬宠爱,于是想要废掉太子,一心想着立奚齐。

这时候晋国的太子叫申生,他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齐姜的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总之齐姜身份十分尊贵,只可惜很早就去世了,不能庇佑太子了。

另外,翟人狐氏女子生下了公子重耳,重耳母亲的妹妹生下了夷吾。

包括太子在内,晋献公一共有8个儿子,其中申生、重耳、夷吾都十分有才能,可等到晋献公有了骊姬之后,就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献公让太子申生去驻守曲沃,公子重耳去驻守蒲,公子夷吾去驻守屈。而献公和骊姬儿子奚齐就驻守在绛。

2、骊姬构陷太子,太子自杀,重耳和夷吾逃亡

献公十六年,献公统帅上军,太子申生统帅下军,讨伐灭亡了霍、魏、耿。

等全军回国后,献公给太子在曲沃筑城,让他成为大夫,也就意味着他不能成为国君了。

献公十七年,献公让太子去讨伐东山,里克进谏献公说如果国君出行,太子应该要留守,有人代为留守就要跟从,前一个叫监国,后一个叫抚军,这是古代的旧制,现在这样让太子统帅军队是错误任命。

因为如果太子在外独断专行则不孝,如果听从王命则又失掉威严,太子该如何自处呢?可献公却说,自己儿子那么多,实在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

这话说的很明显了,他想改立太子。

后来,献公对骊姬说自己想废掉申生,而改立奚齐为太子,骊姬表面上假装不同意,说申生多次统帅军队,已经得民心,如果废嫡立幼,自己就自杀。

暗地里却重伤太子,还让太子去祭祀他的母亲,回来后把胙肉放在宫中,骊姬趁机在胙肉上放了毒药,然后让厨师把胙肉献给献公。

骊姬诬陷太子申生想要毒害晋献公,太子听说了这事很绝望,有人劝他出逃,可他不愿意背负罪名出逃,最后在新城自杀身亡。

太子死了,重耳和夷吾去见献公,骊姬十分害怕,就向献公诬陷说太子在胙肉中下毒的事,两人都知道。

两人知道骊姬诬陷他们后,就都逃跑了,重耳跑到蒲,夷吾跑到屈。

3、晋国内乱,重耳逃亡19年回国继位

献公对两个儿子逃跑的事十分不满,他攻打蒲,重耳又逃跑了,逃到了翟,献公又去攻打屈,没有攻打下。之后献公又攻打屈,夷吾只能又逃跑,这次他逃到了梁,梁的边上有秦国。

晋国又攻打翟,翟因为重耳的原因,也攻打晋国,为此晋国退了兵。

这时候晋国强大了起来,西占有河西,与秦国接壤,北到翟国,东到河内。骊姬的妹妹又生下一个儿子,叫悼子。

晋献公去世后,里克、邳郑想接回重耳,里克先后杀死了奚齐、悼子,然后派人去翟国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拥立他。

可重耳拒绝了,觉得自己私自逃跑没脸回去继位。

里克让人去梁国迎接夷吾回国,夷吾让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和秦国约定,只要他继位就把河西给秦国,齐桓公也听说了晋国内乱这事,率诸侯到达晋国,这时候秦军和夷吾也到达了晋国。‘

齐桓公派人和秦军一起护送夷吾回国,就这样夷吾被立为国君,他就是晋惠公。

夷吾成了国君后,反悔许给秦国土地,还把里克给杀了,邳郑因为出使秦国而侥幸逃脱一劫,他要求赶走夷吾,而改立重耳为新君,只不过回去后就被杀了。

邳郑的儿子邳豹侥幸逃到了秦国,要求秦国攻打晋国,可是秦穆公没有答应。

之后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购买粮食,邳豹再次要求秦国攻打晋国,这次秦穆公又拒绝了他,还将粮食卖给了晋国。

可等到惠公五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买粮时,晋国却拒绝了,还出兵攻打秦国,秦穆公十分恼怒,率军攻打晋国,俘获了晋惠公夷吾。

秦虽俘获了晋惠公,但不能拿他怎么样,把他送了回去,晋惠公回国后,想派人去梁国杀死重耳,重耳逃跑到齐国去了。

晋惠公让太子圉到秦当人质,秦国灭了梁国,圉母亲的母国正是梁国,为此圉很没有底气,不想做晋国国君,觉得没人撑腰。

但有一秦国女子对他说一国太子不应该在秦国受辱,让他赶紧逃走,于是圉就逃回了晋国,继位成了晋怀公。

晋怀公从秦国逃跑后,秦国很生气,找到公子重耳,想送他回去。

晋怀公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按时归期,否则就杀死他们整个家族。

狐突的儿子毛和偃都跟从重耳在秦国,他们没有按时回来,晋怀公就杀死了狐突。

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并杀死了晋怀公,重耳继位,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回到晋国继位时已经62岁了!

这就是当时晋国内乱,重耳在外逃亡到回国继位的全过程,总之,晋文公重耳能成为晋国国君,实属不易!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知道项羽为什么自刎么,他们二人性格有着本质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时项羽还没有被逼上绝路,但他并没有渡江,而是因接受不了失败的苦果,所以自刎。其实从这点就能看出项羽和刘邦性格上的区别,

  • 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具体指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起兵叫靖难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为什么要叫靖难,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去探究的,所以这个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呢?相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研究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靖难”,&ld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徐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徐娘半老”也可说“半老徐娘”,其意思就是指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用我们现在的词来说就是少妇。该词出自《南史·后妃传下》当中的“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其主人公是梁元帝的老婆徐昭佩。这俩人的结合原本是政治联姻,之后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

  • 左宗棠为何瞧不起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左宗棠对曾国藩之间的感情较为复杂,大概有瑜亮情节,既欣赏又难免自负不服,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剿灭太平军的是曾国藩,个人的功绩、名声、官位处处都被曾国藩压了一头,左宗棠不服不愤,才会“大骂”曾国藩,骂同僚,堂堂总督竟然和愤青差不多,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他为什么总瞧

  • 张啸林被杀,为何杜月笙和黄金日坐视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张啸林原本是浙江清帮的通字辈,来到上海之后,他和黄金荣以及杜月笙拉上了关系,在法租界还和杜月笙共建了住房,而因为当时上海护军使何风林是归浙江督军卢永祥管辖的。张啸林是浙江人,因此就在三鑫公司(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范回春等创办的贩卖鸦片的公司)任副经理,专门负责和卢永祥以及何风林联络,一起贩运烟土

  • 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皇帝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明朝的皇帝有哪些呢?其实也还是非常简单的,话说只要稍微的学习研究下就能知道了,小编今天给大家收集好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明朝的皇朝到底有哪些吧,前后16位,看那具体是哪些人。1、朱元璋生卒:1328年~1398年,庙号:明太祖 谥号:明

  • 王陵和刘邦关系有多好,两人早年以兄弟互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在南阳割据一方。后来,王陵母亲被项羽烹煮,王陵决定投靠刘邦,一起对付项羽。说起来王陵是一个十分直爽的人,他最后也是因为性格问题主动辞官,并拒绝上朝。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

  • 汉朝时期察举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制到底是干嘛的呢?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察举制的优势察举制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上文说到,察举制最后选

  • 53倭寇砍杀4000明军是真的吗?《明史》等史料证明的的确确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问题,话说在明朝时期有53位倭寇砍杀了4000明军,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历史依据呢?又有什么样的史料记载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的我们一定别错过了,所以大家就速度的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据《明史》、《筹海图编》等史料记载,在嘉靖三十四年,也

  • 明朝卫所兵制和募兵制各有哪些优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兵制问题,在前期的时候是卫所兵制,不过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募兵制。但是对于这两种兵制,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这个兵制的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赶紧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卫所制度是一种野蛮而落后的军事制度,本来唐代中期府兵制崩溃以后,中国已经是普遍采用了比较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