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知道项羽为什么自刎么,他们二人性格有着本质区别

刘邦知道项羽为什么自刎么,他们二人性格有着本质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21 更新时间:2024/2/3 13:37:03

刘邦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时项羽还没有被逼上绝路,但他并没有渡江,而是因接受不了失败的苦果,所以自刎。其实从这点就能看出项羽和刘邦性格上的区别,相信刘邦后来也是领悟了项羽当年内心真实的想法。

项羽性格

诚然,项羽和刘邦两个人的个性是完全相反的但在乱世当中他们都是一代英雄豪杰,刘邦这个人心胸大度,虽然没有什么多大的才能,但十分谦虚也有些智慧。反观项羽就和他截然不同,项羽是一个有本领之人。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本领太大,使他养成了刚腹自用的性格。当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项羽确实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那个时候,刘邦就已经展露出了他想要称霸世界的野心

很多人都看得出,刘邦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项羽成霸天下的阻碍,甚至他周围的那些模式都劝诫项羽,一定要将刘邦斩草除根。然而项羽却置之不理,甚至错过了鸿门宴这样大好的机会。

诚然,在古代之时,如果随意的杀害了一个重臣或者是有名望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一定的影响。可是在那种情况下,项羽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他杀掉了刘邦,但是却可以将刘邦的死嫁祸在别人的身上,或者伪造出刘邦自然死亡等一系列假象,没准就可以瞒天过海,消灭了他身边最强的劲敌。

然而项羽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反倒是觉得刘邦的种种行迹已经向自己臣服了,再后来他也不敢对自己有什么不轨之心。但项羽却低估了刘邦,刘邦出身不高,为了天下自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所以一时之间的低头对他未来成就伟业,又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项羽内心想法

而项羽自从错过了这次的契机之后,故事的走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项羽的优势渐渐的转到了刘邦的身上,而刘邦也体现了他的心狠手辣。甚至为了成就伟业,不顾自己亲生父亲的死活,而这也是项羽始料未及的。

就算在战事发生到最后的时候,项羽早已经成为了失败的那一方,但项羽仍旧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还在顽强抵抗。所以在乌江之时,他本可以死里逃生,但却选择自尽而亡。虽然这样的结局让刘邦非常喜欢,但他却摸不清项羽为何会这样做。

而这也成了一直困扰刘邦的重要问题,他几乎只要一空下来就会思考项羽为什么会自杀。而直至他驾崩之时才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当时的刘邦身体越发的缠弱,眼看着马上就要驾鹤西归,但他却拒绝了大夫为自己治疗。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刘邦作为一代帝是恐惧死亡的,他也根本不敢去面对疾病。而秦始皇在晚年之时也有着这样的通病。秦始皇虽然是一代豪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越发亏空,所以在年老之时,他特别希望能够得到长生不老之药。

这样就可以让他永远的活在人间,所以当秦始皇面对疾病的时候也是十分的,也根本不愿意让太医为自己看病。而与项羽站在同一角度的刘邦,突然间就明白了项羽当年的状况。

身边的将领都死在了他的面前,他最爱的女人也离开了,可以说在那种程度的时候,项羽就已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但是他又怎能忍受这样的结果。

他可是西楚霸王呀,曾经多么风光无限,但如今却要面对失败,那是一个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所以他宁愿用死来面对,也不愿意活着背负这样的结局。而在这一刻刘邦才明白了项羽的真实用意。

其实在我们的这个世界当中,没有人是彻彻底底的完美,无论如何都会有些小瑕疵,哪怕是英雄豪杰也同样如此。但是他们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直面自己的失败,也根本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失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具体指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起兵叫靖难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为什么要叫靖难,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去探究的,所以这个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呢?相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研究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靖难”,&ld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徐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徐娘半老”也可说“半老徐娘”,其意思就是指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用我们现在的词来说就是少妇。该词出自《南史·后妃传下》当中的“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其主人公是梁元帝的老婆徐昭佩。这俩人的结合原本是政治联姻,之后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

  • 左宗棠为何瞧不起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左宗棠对曾国藩之间的感情较为复杂,大概有瑜亮情节,既欣赏又难免自负不服,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剿灭太平军的是曾国藩,个人的功绩、名声、官位处处都被曾国藩压了一头,左宗棠不服不愤,才会“大骂”曾国藩,骂同僚,堂堂总督竟然和愤青差不多,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他为什么总瞧

  • 张啸林被杀,为何杜月笙和黄金日坐视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张啸林原本是浙江清帮的通字辈,来到上海之后,他和黄金荣以及杜月笙拉上了关系,在法租界还和杜月笙共建了住房,而因为当时上海护军使何风林是归浙江督军卢永祥管辖的。张啸林是浙江人,因此就在三鑫公司(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范回春等创办的贩卖鸦片的公司)任副经理,专门负责和卢永祥以及何风林联络,一起贩运烟土

  • 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皇帝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明朝的皇帝有哪些呢?其实也还是非常简单的,话说只要稍微的学习研究下就能知道了,小编今天给大家收集好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明朝的皇朝到底有哪些吧,前后16位,看那具体是哪些人。1、朱元璋生卒:1328年~1398年,庙号:明太祖 谥号:明

  • 王陵和刘邦关系有多好,两人早年以兄弟互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在南阳割据一方。后来,王陵母亲被项羽烹煮,王陵决定投靠刘邦,一起对付项羽。说起来王陵是一个十分直爽的人,他最后也是因为性格问题主动辞官,并拒绝上朝。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

  • 汉朝时期察举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制到底是干嘛的呢?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察举制的优势察举制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上文说到,察举制最后选

  • 53倭寇砍杀4000明军是真的吗?《明史》等史料证明的的确确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问题,话说在明朝时期有53位倭寇砍杀了4000明军,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历史依据呢?又有什么样的史料记载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的我们一定别错过了,所以大家就速度的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据《明史》、《筹海图编》等史料记载,在嘉靖三十四年,也

  • 明朝卫所兵制和募兵制各有哪些优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兵制问题,在前期的时候是卫所兵制,不过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募兵制。但是对于这两种兵制,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这个兵制的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赶紧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卫所制度是一种野蛮而落后的军事制度,本来唐代中期府兵制崩溃以后,中国已经是普遍采用了比较先进的

  • 中国最后的武状元是谁,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使用的主要方式,这个制度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文举和武举。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存在着重文轻武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了解科举时候多半都是文举,对武举的了解非常的有限。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最后的武状元。1、武举制度的出现历史上唐朝时正式创立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