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解靖难功臣26人分别是谁

详解靖难功臣26人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1/24 11:57:35

最近很多人说这个靖难功臣的时候,很多人说靖难功臣前后有26人,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靖难功臣前后26人又分别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靖难功臣有很多版本,有4大功臣版本,还有5大功臣版本,还有28功臣版本,但是这个26人版本就没有了,但是人肯定还是那些人,只是前后有细致的区别而已。

靖难功臣4大功臣版本:

1、姚广孝

姚广孝(1335—1418),幼名天禧,法名道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学说,后被太祖朱元璋选中,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燕王朱棣的主要谋士。靖难之役开始后,姚广孝留守北平,为朱棣稳住大后方。在朱棣与朝廷的军队相持不下时,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得以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作“黑衣宰相”。

2、朱能

朱能(1370—1406),字仕弘,怀远(今安微怀远)人,明朝靖难名将。朱能原是朱棣的燕军中护卫副千户,建文元年(1399),朱棣起兵靖难,丘福与朱能、张玉一同夺取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城。朱能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今安微宿州)俘虏南军10万人,还生擒主将将平安。靖难成功后,累功升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永乐四年(1406年),朱能担任征夷大将军,征讨安南,不幸病死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忠烈。

3、张玉

张玉(1343—1401),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左护卫千户,建文元年(1399),朱棣起兵靖难,丘福与朱能、张玉一同夺取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城。之后,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前锋,年轻不懂事,总是打灰机,致使那方面不行了,好在朋友介绍看了章之强的曲折人生,现在好了每次都能30多分钟了,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1401年),在东昌之战中,张玉勇闯敌阵救朱棣,力竭战死。靖难成功后,追封荣国公,谥忠显,后追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4、丘福

丘福(1343—1409),凤阳(今安微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丘福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中护卫千户,建文元年(1399),朱棣起兵靖难,丘福与朱能、张玉一同夺取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城。白河沟战役,丘福率领精兵直捣南军中坚。此后,丘福在夹河(今河北衡水)沧州(今河北沧州)、灵璧(今安微宿州)等战役中,一直都是燕军的前锋。建文四年(1403年),平燕将军盛庸率军扼守淮河,以数千艘战舰遮蔽整个河岸。丘福与朱能率数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偷渡,突袭南军,击败盛庸,尽夺战舰,使燕军得以顺利度河。同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登基为帝,史称“明成祖”。之后,丘福被升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

靖难功臣5大功臣版本:

1、张玉

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张玉最后为了救朱棣在被围困的时候力战而死,是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之一。

2、姚广孝

姚广孝是朱棣的谋士,足智多谋,善断敏锐。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3、朱能

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4、丘福

行伍出身,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靖难之役时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位居功臣之首,后又加太子太师。最后在北伐鞑靼的时候因为轻敌而失败,最后战死。

5、刘才

跟随燕王靖难从战有功,封广恩伯,禄九百石,世指挥同知。

靖难功臣28大功臣版本:

1、封公(2人,追封2人;省略除封爵外的其他封赏,下同):

丘福:淇国公,子孙世世承袭(以下简称世袭);

朱能:成国公,世袭;

张玉:追封荣国公,谥忠显;

陈亨:追封泾国公,谥襄敏。

2、封侯(13人,追封1人):

张武:成阳侯,世袭;

陈圭:泰宁侯,世袭;

郑亨:武安侯,世袭;

孟善:保定侯,世袭;

火真:同安侯,世袭;

顾成:镇远侯,世袭;

王忠:靖安侯,世袭;

王聪:武城侯,世袭;

徐忠:永康侯,世袭;

张信:隆平侯,子孙世袭隆平伯;

李远:安平侯,子孙世袭安平伯;

郭亮:成安侯,子孙世袭成安伯;

房宽:思恩侯,子孙世袭指挥使;

谭渊:追封崇安侯,谥壮节。

3、封伯(11人):

徐祥:兴安伯,世袭;

徐理:武康伯,世袭;

李浚:襄城伯,世袭;

张辅:信安伯,世袭;

唐云:新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谭忠(谭渊子):新宁伯,世袭;

孙岩:应城伯,世袭;

房胜:富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赵彝:忻城伯,世袭;

陈旭:云阳伯,世袭;

刘才:广恩伯,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归附并出力的建文旧臣封爵:

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增禄,世袭;

王宁:永春侯,世袭;

茹瑺:忠诚伯,以终本身;

王佐:顺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陈瑄: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嬴政是怎么做到让赵姬含笑瞑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嬴政和赵姬的事情,赵姬是怎么样一个人我们也不必多讨论了,反正不是什么好人了,在众人眼里面印象非常的差,但是赵姬这个人也是不服输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赵姬在死的时候也一直在斗争,不想死,但是嬴政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之后,她竟然含笑瞑目了,那么嬴政到底说了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

  • 天天被诸葛亮惊叹智谋高的姜维,为何打仗总是输给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吧。在《三国演义》中,姜维算是一个颇有智谋的一员战将,而且武艺也不错。但在和邓艾的斗智中一般是输多赢少,处处低邓艾一筹。但姜

  • 重耳在外流亡19年是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重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的,话说他作为一位国君,前后在外竟然流亡了19年,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他这19年是怎么渡过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狐姬。晋文公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

  • 刘邦知道项羽为什么自刎么,他们二人性格有着本质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时项羽还没有被逼上绝路,但他并没有渡江,而是因接受不了失败的苦果,所以自刎。其实从这点就能看出项羽和刘邦性格上的区别,

  • 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具体指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起兵叫靖难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为什么要叫靖难,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去探究的,所以这个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呢?相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研究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靖难”,&ld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徐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徐娘半老”也可说“半老徐娘”,其意思就是指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用我们现在的词来说就是少妇。该词出自《南史·后妃传下》当中的“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其主人公是梁元帝的老婆徐昭佩。这俩人的结合原本是政治联姻,之后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

  • 左宗棠为何瞧不起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左宗棠对曾国藩之间的感情较为复杂,大概有瑜亮情节,既欣赏又难免自负不服,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高于曾国藩,但剿灭太平军的是曾国藩,个人的功绩、名声、官位处处都被曾国藩压了一头,左宗棠不服不愤,才会“大骂”曾国藩,骂同僚,堂堂总督竟然和愤青差不多,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他为什么总瞧

  • 张啸林被杀,为何杜月笙和黄金日坐视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张啸林原本是浙江清帮的通字辈,来到上海之后,他和黄金荣以及杜月笙拉上了关系,在法租界还和杜月笙共建了住房,而因为当时上海护军使何风林是归浙江督军卢永祥管辖的。张啸林是浙江人,因此就在三鑫公司(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范回春等创办的贩卖鸦片的公司)任副经理,专门负责和卢永祥以及何风林联络,一起贩运烟土

  • 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皇帝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明朝的皇帝有哪些呢?其实也还是非常简单的,话说只要稍微的学习研究下就能知道了,小编今天给大家收集好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明朝的皇朝到底有哪些吧,前后16位,看那具体是哪些人。1、朱元璋生卒:1328年~1398年,庙号:明太祖 谥号:明

  • 王陵和刘邦关系有多好,两人早年以兄弟互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在南阳割据一方。后来,王陵母亲被项羽烹煮,王陵决定投靠刘邦,一起对付项羽。说起来王陵是一个十分直爽的人,他最后也是因为性格问题主动辞官,并拒绝上朝。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