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彦超拒帮赵匡胤,赵匡胤称帝后是如何对待王彦超的

王彦超拒帮赵匡胤,赵匡胤称帝后是如何对待王彦超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1/17 5:43:14

赵匡胤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和王彦超的故事中就能知晓。赵匡胤的父亲和王彦超是好友,此后赵匡胤想凭借这层关系,让王彦超帮忙提携他。但王彦超并没有重用赵匡胤,只是给了他十贯钱,赵匡胤只能转投董京本。后来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赵匡胤当上了皇帝,王彦超成了他的手下,那赵匡胤有没有选择报复王彦超呢?想了解这段历史的话,就不要错过下文啦。

1、王彦超是谁

王彦超是五代“老人”,比赵匡胤年龄要大,王彦超也是五代的“第一打工人”,除了朱温的后梁以外,王彦超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当过官,而且还是换一个朝代就升一次官,即便在后周时期,王彦超的地位都要比赵匡胤高得多,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变化,那个“点检”却做了天子。

赵匡胤的父亲是赵弘殷,赵弘殷当年官至防御使,在进入后周禁军体系之前,在后汉时期,赵弘殷和王彦超是同事,关系还算融洽。

一开始,在投靠郭威之前,赵匡胤想着通过王彦超这层关系谋求一个好职位,他以为王彦超和父亲相熟,必然不会拒绝他这个还算简单的要求,但谁知道,王彦超拒绝了赵匡胤,除了拒绝之外,王彦超给了赵匡胤十贯钱,看似是叔伯辈对侄子的照顾,但是对自尊心极强的赵匡胤而言,这几乎等同于侮辱,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赵匡胤记恨王彦超,但心里肯定是不满的。

在后周朝,王彦超的官做得很大,早在后晋时期,王彦超就被石敬瑭重用,而后来再次跟随着后汉刘知远,地位持续攀升,直到郭威建立后周,王彦超先后官至武宁军节度使、河中节度使,是后周重要的节度使之一。

五代更替,对于他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打的将领几乎都被熬死了,后唐名将辈出,后唐庄宗李存勖本人就是战神,自后唐之后,五代初战斗力强的人物几乎凋零,到了后周,王彦超已经可以独自带领大军南征,此时的王彦超战斗力也极高。

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郭威驾崩前安排张永德等人跪拜柴荣,为了保证柴荣登基的稳定,郭威让赵匡胤成为禁军的一员统领。

也就是柴荣的登基,赵匡胤才正式崛起,柴荣登基不久后,北汉与契丹发动南侵,后周背水一战,打出了惊世的“高平之战”,这一战中,赵匡胤舍生忘死,英勇无比,让柴荣颇为重视。

高平之战中也有着柴荣极其厌恶之人,一些武将在战争中懈怠、厌战,最终延误了许多战机,他们都是禁军之人,或能力不足,或有二心,柴荣在高平之战后立即清洗禁军,而且再次提拔赵匡胤,赵匡胤得以借着这个机会把亲信全部安排进了禁军,这也是赵匡胤后来得以“黄袍加身”的关键。

2、与赵匡胤关系

随着高平之战落幕,赵匡胤和王彦超的地位渐渐对等。

不过王彦超依旧不可小觑,王彦超可以说是常胜将军,在南征的过程中,经常以少胜多,如果没有意外,王彦超能在后周朝继续“晋升”,成为枢密使的可能性都不低,但是,一切都没有那么顺利,升职达人王彦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当了他的新老板。

公元959年,柴荣也驾崩了,这个说出三十年改变天下的男人,英年早逝,柴荣驾崩前,做了一手安排,因为儿子柴宗训的年龄太小,柴荣必须提防皇亲势力的侵蚀,于是他提拔了赵匡胤,赵匡胤成为了“御前都点检”,是为禁军最高负责人,赵匡胤在此前也担任了数次节度使,当他成为了禁军首领时,他已经超越了王彦超。

但一切还不止于此。

赵匡胤的内心不仅是位极人臣,柴荣提拔了赵匡胤,为的是防止别人篡位,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篡位的人,正是羽翼已满的赵匡胤。

柴荣百密一疏,没有清除禁军体系里的赵匡胤的势力,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仿照后周太祖郭威,黄袍加身返回汴京,赵匡胤一脸无奈,“心不甘情不愿”地当上了皇帝。

一直顺风顺水的王彦超,真的尴尬了。

不过赵匡胤没有记仇,王彦超在后周该怎么样,他依旧给他什么样的待遇,虽然王彦超当年敷衍过赵匡胤,但对于赵匡胤来说,王彦超是一个价值极大的武将,没必要咬着往事不放,所以王彦超从后周到北宋的过渡也非常自然,王彦超直接从陕西回到京师在中央任官,赵匡胤也给了他很好的待遇。

过了两年,王彦超的父亲退休,赵匡胤让王彦超的父亲带着太子少傅的官职退休,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在后周并不是一个大功劳者,因此可以说赵匡胤对王彦超是非常不错的,既给面子王彦超,也让王彦超的父亲放下心来,知道自己儿子当年的行为没有让当朝皇帝记恨。

3、杯酒释兵权

再过了几年,北宋就到了最为关键的一个改革阶段,这便是“杯酒释兵权”。

五代纷纷扰扰,延续的是大唐节度使制度的弊病,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赵普提出了将兵分离的思路,赵匡胤也同意这个计划。

赵匡胤得以黄袍加身,根源还是在于他的“义社十兄弟”以及其他的将领们,于是赵匡胤设下一个酒局,在酒局中说明白了北宋朝的矛盾,于是众人纷纷卸下兵权,这其中就有王彦超,不过这一次王彦超十分会做人。

后来偶然一次,赵匡胤问到王彦超当年用十贯打发的他,看到当上了皇帝的赵匡胤,他作何感想。

王彦超也十分睿智,直接拍赵匡胤马屁,说这是赵匡胤的天命使然,上天不让赵匡胤进度王彦超的帐下,就是为了让赵匡胤当皇帝,赵匡胤听到这个说法哈哈大笑,估计也是没想到王彦超也会来这套吧。

王彦超的命很长,他在北宋受到优待,即便兵权没了,但却还是荣华富贵尽享其中,直到赵匡胤驾崩,王彦超都活在世上,赵光义即位后,过了几年,给王彦超一个“邠国公”的爵位,能获得国公之爵,可见王彦超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当年的往事没有让他倒霉,反而是他的为人处世让他更上一层楼。

其实自古以来,皇帝起于微末凡尘,而再次见到以前薄待他的人并善待之,这样的事例并不稀少,赵匡胤是文人朝代宋朝的缔造者,自然更是深谙“道德”和气度,所以他对王彦超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即便赵匡胤心里对王彦超不满,但是会做人的王彦超让他没错可挑,他也不可奈何。

当然啦,赵匡胤已经是皇帝,心胸更甚以往,诚如王彦超所说,赵匡胤就是当皇帝的命,所以可能赵匡胤从未憎恨过王彦超,仅是把王彦超的拒绝当成一种历练,也正是有这样心性的人,才能从一个都点检成为黄袍天子。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德昭是被赵光义毒死的吗,赵光义为何称赵德昭是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大宋宫词》中,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死的不明不白,他被人下毒,但凶手一直没能查出是谁。实际山,就犯案动机来说,赵光义算是嫌疑比较大的一个人。事后,赵光义对外宣称赵德昭是服毒自杀也很可疑。只是剧中这样的安排和正史不符,历史上赵德昭因赵光义的一句话自刎而死。《大宋宫词》虽然是讲述宋真宗和刘娥这段历史,但有

  •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真的是各方面都非常厉害,不管是在文化哲学,还是在打仗等等,尤其是刺客,那简直是一绝啊。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分别都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战国四大刺客有两种说法:一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二是专诸、要离、聂政、荆

  • 明朝为何放弃越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古代其实大家的印象就是吃不饱没粮食,说到现在的越南的确,粮食产量还是非常高的,那么话说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明朝为什么不选择征服越南呢?要放弃这个地方呢?放弃这个地方不等于放弃了富庶之地?这些问题也都比较值得讨论和学习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越南红河三角洲确实是一块优质产粮区,但是粮食不会变成钱

  • 如果左宗棠没有收复新疆,那么将是怎样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末年,有个人说了一句大话,这个人说:“要不花费朝廷一两银子,不动用朝廷的八旗一兵一卒就要巩固西北塞防,收复新疆”。说这大话的人就是左宗棠。在清朝历史当中,左宗棠是汉人将领当中收复疆域最多的人。然而这样的豪言壮语即便是放在现在,都不仅为他捏把汗。大家有没有想过,若是当年左

  • 宋朝被称“弱宋”到底弱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宋朝很多人估计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比如有的人觉得宋朝好啊,非常的繁荣,有的人要说宋朝不好啊很弱啊,话说宋朝也被后人叫“弱宋”,那么这宋朝到底弱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1、宋太祖从孤儿寡母的手中取代后周,过程过于顺利,得国过于容易,再加上平定南方各个诸侯国都比

  •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汉景帝很多人应该是知道的,也是很厉害的一位皇帝了,文景之治就是汉景帝当时的,但是文景之治话说做了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那就是他活活的把这个富可敌国西汉首富邓通给饿死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邓通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富可敌国的富翁之一,家里

  • 李治废王立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历史上,关于李治这个皇帝的争议还是很大的,毕竟他因为武则天的出现,真的是独宠其一人,完全忽略了其他几位嫔妃。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治竟然还将王皇后给废了,有原因说是因为武则天,那么到底是不是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李治废除王立武王皇后出生显赫世家的太原王氏,王氏属于关陇

  • 陈胜吴广起义之路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发动起义,虽然从整个历史上看,农民起义的事件并不少,但在当时,陈胜和吴广算是先行者,他们能够成为反秦的先驱部队,在很多旧贵族眼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时对秦不满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大家是有怨气,但缺少一个能把他们组织起来的人物,此后陈胜和吴广站了出来。如果仔细研究他们的起义之路,也

  • 覆水和陈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骊歌行》中,覆水和陈吉是两个人,只不过他们容貌一样。因为太子妃的关系,太子和陈吉的事情被皇上、皇后知晓,皇上当即大怒,要处死陈吉。这边陈吉非但没有逃跑,反而决定为知己而死,这让太子受到极大的打击。而覆水就是陈吉的替代品,只不过他们两人的性格大相径庭,最后在覆水的煽动下,太子决定起兵谋反,实际上是想

  • 为何慈禧一死清朝立马就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严格来说,不是慈禧一死清朝就立马亡了,而是慈禧一死就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慈禧虽一介女流,但是在清末的政坛上绝对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从1861年到1908年,是整个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统治的时间只少于康乾两帝,是实实在在的无冕女王。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她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所以她并没有篡夺皇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