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晚明时期的奢靡之风有多严重?

揭秘:晚明时期的奢靡之风有多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3/12/19 16:51:41

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史可法

在明朝灭亡以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庭在北京的文武大臣多达两三千名,自尽殉国的只有几十人而已,其他官员则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而在没有受战火波及的南方,则是一派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即使是当帝都沦陷于李自成之手,崇祯帝身死的消息传递过来以后,这群大臣第一个反应不是北伐报仇,而是因为拥立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的问题而吵的不可开交,都以自身个人利益为先。

在这种情况下,所以史可法痛心疾首的说出了那句“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

说来也讽刺,明朝在后世评价中颇高,有刚明之称,被称之为: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此有骨气的明朝,偏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家养士近三百年,结果大臣在国难当头之际,大多是抛弃了朝廷。

为何会出现这种毫无骨气之事呢,别着急接下来宋安之以晚明奢靡的消费风气来说说。

笼统上来说,提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很多人都比较惋惜明朝灭亡以后,南明却没有守住半壁江山,最后匆匆落幕的历史。

南明为何守不住半壁江山呢,现在讨论的原因,无非就是血统问题、党争问题、军队问题,还有清庭强大的问题。

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晚明整个社会其实已经陷入病态,消费风气是相当奢靡,不说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在这种太过安逸的环境之下,已经是没有了斗志。

晚明奢靡之风有多严重呢?

自明朝中叶开始,尤以江南为最,已经高消费的风气,比今天的超前消费还要严重。而且这种高消费不仅是局限于某几个大城市,而是开始全面化。

像当时的江南一个大镇南浔镇,史料是这般记载:“迩来风会日趋,稍不如昔,奢靡渐。冠婚丧祭,并尚繁文,颇有僭逾之风”。

明朝中期,嘉兴府桐乡县青镇文人李乐根据其亲身经历,这般评论到当时社会现状:“余生长青镇,独恨其俗尚奢,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者为耻。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病则祷神,称贷而赛”。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开始奢靡浪费,甚至还以此为荣。如果有人节俭,那就是与众不同,那就是耻辱。

当然这些史料只是社会风气的记载,宋安之再以具体事例子来说说这种疯狂的超前消费。

当时江南官绅士大夫三日一宴、五日一请,穷极豪奢,已成为一种风气,并非个例。

像有个叫周子俶的人,爱客好酒到什么地步呢,是至售卖田庐而不顾,当时是梅村有诗嘲之。

陈确在《先世遗事纪略》中自述他的曾祖鸣梧公是“豪饮落拓,不问家人产”,祖父理川公亦是如此,相当慷慨好客,经过经过两代人的大肆挥霍,不错的家境,是彻底家道中落。

到了陈确父亲之时,家产仅仅分到一亩七分而已。

像明朝大儒归有光,后人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穆宗在位时还担任南京大理寺丞,可以说是标准的官宦家庭,给后代留下了不少基业。

结果因为儿子“好客”,百亩家产几经耗完。到了曾孙子归庄生之时,其母亲回忆已是“家无一亩”了。

晚明江南文人结社大搞盛宴,更是将这种奢靡之风愈演愈烈。自崇祯二年到六年间,先后有尹山大会、金陵大会、虎丘大会诸举,当时“复社初起,四方造访者,舟楫相蔽而下。客既登堂供具,从者或在舟中作食,烟火四五里相接,如此十余年无倦色。”

像这种宴会,往往是水陆山珍应有尽有,一席之费,消费基本上是普通农家数年之食,真是令人咋舌,难以想象。

像这种不良的奢靡之风,甚至都延续到了清朝顺治年间。

明朝自中叶以后,尤以江南为首,为何会出现这种病态的奢靡之风呢,原因是多重的,像隆庆开关,使大量白银内流也是一大原因。

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之下,滋生出奢靡之风,正所谓温柔乡英雄冢,其形成的恶性反应,无疑对于南明来说是致命的。

在奢靡风气之下,南明弘光小朝廷是毫无斗志,按理说当时弘光小朝廷是建立在忧患之际,应该是同舟共济之际。但弘光小朝廷不仅没有北伐复兴明朝,反而是文恬武嬉,热衷于粉饰太平,没事喜欢讨论开国功臣的追封问题,简直是不不务正业了,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当时南明小朝廷,上是弘光帝朱由崧酗酒好色,下是诸如马士英等官员是醉生梦死。整体上是歌舞升平,各自寻花问柳,享受生活,全无帝都被破,崇祯帝身死,国难当头的觉悟。

结果是弘光朝廷成立勉强一年,清军南下以后,除遇上史可法在扬州抵抗以外,其余军阀大多是望风而降。即将兵临南京城下之际,弘光帝朱由崧赶紧匆忙逃出,当然最后还是被清军抓住了。

而南京的官绅们更是没有做抵抗,直接开城门投降。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就这样被清军轻松的拿下,不得不说还真是讽刺。

南明弘光小朝廷在奢靡之风的环境之下,短短一年,就迅速完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得不说当时的奢靡之风,还真是使人思之后怕。不过随着清军占领南京,清庭信心大增。坚持剃发易服,引起了广大百姓和官绅的激烈反抗,所以使人下意识忽略了晚明极其严重的奢靡之风,忽略了这种病态社会之下的巨大弊端。

正所谓以史为鉴,晚明的奢靡之风的蔓延,病态社会之下的人们太过安逸,毫无斗志,还望对今人有所启发。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陇集团势力有多强大?连皇帝求亲都敢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陇集团,北魏,历史解密

    说到关陇集团,我们都知道它很强大,因为它成立时是一个军事组织。后来,这些军事组织与当地世家大族联合起来,他们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而且相互交织。甚至皇帝也没有办法解决他们。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关陇集团拥有更多的权力,因为在战争年代,士兵的价值确实会更高。那么他们在和平时期会做什么?一般来说,他们的权力会

  • 皇上死前让全部妃子殉葬,3岁公主说了9字,她妈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或许还可以了解为,他之后生性多疑,杀得高官过多,以致于没了人的本性。但实际上并非那样,他往往要把这些开国元勋干掉,与这种人恃宠而骄不无关系,她们所犯过的那些事儿,放进哪朝哪代,都絕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或许这也与这种元勋的出生相关,她们大多数全是农户出生,拥有势力和影响力,就越来越张狂极其。为了防止自

  • 唐朝不良人自出于朝廷 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不良人,历史解密

    唐朝“不良人”是什么身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不良人出自江湖?不,其实来自于朝廷。最早要从大唐说起,相信大唐的开放和包容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因此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职业也不为奇,可是这个不良人却出自于朝廷,到底是什么官职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

  • 宋桓公为何不立嫡子宋襄公为太子,反立庶子目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桓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初年,周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同时,周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实力,也日益丧失。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贡物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经济上如此,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周天子的君主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社会进入了

  • 乾隆心目中另一个完美妻子,从未踏进皇宫却以皇贵妃之位与之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皇贵妃,历史解密

    乾隆的花心历史上都知道,与他相处的众位女子也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距今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就38个,但是能真正与他死后葬在一起的女人却只有五个。她们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而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就是这五人之中最特别的那个——哲悯皇贵妃。(为作区分,以下简称皇后富察氏

  • 隐士陈抟,可谓神仙一般存在,实际上他还有个身份赵家皇朝的托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代开国以来的第一位著名隐士是陈抟,在民间传说中,他是神仙般的存在,他和吕洞宾是好友,能够未卜先知,预知天命,所以在五代后期的乱世里,皇帝们都挖空心思,用金钱、高官、美女等手段讨好他,想让他帮自己看看这抢来的皇位稳妥不?可他都一一婉拒了,被逼急了,他就关门睡大觉,一睡好几年,人称“睡仙”。直到宋太祖

  • 汉文帝时期的一个宦官与霍去病的死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将军之一,他从17岁出征到24岁病逝,在这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他所立下的功勋,已经堪比身经百战的白起、韩信、岳飞等绝世名将了。单论战绩而言的话,其实霍去病不一定比得上卫青,霍去病擅长奇袭,而卫青则是全能。不过在军事史上,霍去病的贡献则要比卫青大得多。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

  • 康熙帝被一个小小的侍卫上了一课,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被誉为清圣祖,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8岁登基。16岁挫败权臣鳌拜夺回大权。军事上,削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创“多伦会盟”联盟蒙古。政治上,中央集权,笼络汉族士人。虽然晚年吏治败坏,对继承人选择的举棋不定酿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一代明君。鲜为人知的是,康熙居然被一个侍卫上了一课

  • 二里头文化: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西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

  • 汉武帝唯一看错的一个人:王温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温舒,汉朝,历史解密

    在西汉的时候,百姓之中有一群非常特别的人,那就是一群恶霸。他们很多都是名门之后,还有的就是背后有着非常高贵的家族。所以说,这种人当时的官员是不敢惹恼他们的,所以有一群特殊的官吏就变得很有用,那就是所谓的酷吏。王温舒就是这些酷吏之中的一人,但这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盗墓贼,之后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