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00余人因为义气集体自杀,中国史上仅此一例

500余人因为义气集体自杀,中国史上仅此一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96 更新时间:2023/12/22 15:19:06

中国史上为了忠和义而自杀的事例不胜枚举,可是有一个人,当他自杀之后,却有500余人激于义气而集体自杀,中国史上仅此一例。这个人就是田横

秦末乱世,有实力的豪强纷纷揭竿而起,逐鹿天下。狄县人田儋也不例外,自立为齐王。秦国大将章邯出兵征讨,杀死了田儋。田儋的堂弟田荣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又委任自己的弟弟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

项羽灭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诸侯,并把田市迁徙到胶东去,让他做胶东王;立伴随项羽一同人关的齐国大将田都为齐王,立投降项羽的田安为济北王。田荣呢,因为当时不听从项羽的将令,不肯出兵帮助楚国和赵国攻打秦国,因此不得封王,于是田荣非常怨恨项羽。刚好赵国的大将陈余因为失职也没有封王,田荣就趁机一边怂恿陈余起兵造反,一边阻止田市迁徙胶东,又出兵攻打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想把水搅浑,自己好来个浑水摸鱼。

田都打不过田荣,逃亡到了楚国;田市害怕强大的项羽,不敢违背项羽的封赏,趁田荣不注意,带着人偷偷逃跑到胶东,去做他的胶东王。这一来就打乱了田荣的如意算盘,田荣大怒,派兵追杀了田市,又攻打济北王田安,并把田安也杀了。于是田荣自立为齐王,把项羽封的三齐之地全部兼并了。

项羽一看田荣这不是藐视自己,明着和自己对抗吗?遂勃然大怒,起兵伐齐。田荣如何是项羽的对手,兵败被杀。项羽为了泄恨,像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一样,把齐国的城郭全烧了,所到之处,大肆屠杀。这一来齐国人不干了,纷纷起来造反。田横众望所归,齐国的散兵游卒都归结到他的麾下,聚集了数万人。反击项羽。

汉王刘邦一看项羽远在齐国作战,有机可乘,遂率领诸侯攻打项羽的老巢楚国。项羽无法兼顾,只好放田横一马,赶紧回兵与刘邦作战。田横得以腾出手来收复齐国的城郭,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担任丞相,国事事无巨细都出于田横之手。

三年后,刘邦一边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和田横,要他们归顺汉朝;一边派大将韩信率兵向齐国进发,以备田广和田横不同意归顺时发动进攻。田横眼看刘邦势力越来越大,自觉齐国弱小,不归顺恐怕不行,于是解除了齐国在历下的边防守备,向汉朝示好。谁知韩信出尔反尔,向毫无防备的历下发动突然袭击,并乘胜追击,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田横大怒,以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立刻把郦食其下锅煮了,然后兵分四路:齐王田广东走高密,田横自己逃往博地,守相田光逃往城阳,将军田既驻守胶东。楚国派龙且率兵救齐,龙且和田广在高密会师,和汉兵对垒。汉将韩信和曹参打败了龙且和田广的联军,杀了龙且和田广;灌婴俘虏了守相田光。田横在博地听说田广已死,遂自立为齐王,回兵还击灌婴,却被灌婴击败。田横只好继续逃亡,逃到了中立国梁国,归顺了彭越。这边汉将曹参继续进兵,杀了田既。于是齐国终于平定,汉立韩信为代齐王。

一年后,刘邦打败项羽,汉朝正式建立。汉高祖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彭越无法中立了。田横走投无路,带着500多名部下东人海,驻扎在海中的一座小岛上。刘邦心想,田横兄弟在齐国根基牢固,现在不斩草除根,等田横在岛上做大再回到齐国来,恐怕还要酿成大乱,于是派使者赦免田横之罪,召他入朝做官。

田横辞谢道:“我要接受陛下您的诏令,就要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同朝为官,可是我却把他哥哥下锅煮了,我害怕郦商跟我为难,因此不敢奉诏,请陛下允许我以庶人(老百姓)的身份一辈子驻守在这个海岛上吧。”

使者回报,刘邦给郦商下诏说:“田横马上就要入朝,谁要敢动他和他的随从一根汗毛,立刻灭族!”

使者第二次登上海岛,把刘邦的诏书给田横看过,转达刘邦的话说:“田横入朝,最大可以封王,最小也可以封侯;如果不来,就要派大军诛灭。”

田横被逼到了绝路,只好带了两个门客前往洛阳。

这一天众人来到了离洛阳30里一个叫尸乡的驿站。尸乡这个地名很古怪,好像预兆着田横马上就要陈尸这里一样。田横对使者说:“臣子见天子应当先沐浴更衣。”于是在这个驿站稍作停留。田横对两个门客说:“本来我和汉王都是国君,大家平起平坐,可是如今汉王做了皇帝,我却要称臣,真是天大的耻辱。况且我把郦商的哥哥下锅煮了,现在却要和人家的弟弟同朝共事,即使郦商畏惧天子的诏书不敢把我怎么样,我自己能不感到惭愧吗?陛下召我入朝,不过是想见一见我的容貌罢了,现在陛下就在洛阳,离这里30里的距离,把我的头斩下来送到洛阳还不会腐烂,陛下还能够看清我的容貌。”

于是田横拔剑自刎,两个门客和使者纵马奔驰,赶往洛阳。刘邦看到田横栩栩如生的头颅,流着泪说:“唉,田横真了不起!兄弟三人自布衣起家,先后都做了齐王,真是贤人啊!”刘邦封两个门客为都尉,用诸侯王的礼制埋葬了田横。

葬礼完毕,两个门客在田横墓旁挖了两个洞,然后躺到洞里自杀而死。刘邦又派人去海岛上召余下的500余人人朝,他们听说田横已死,皆自杀,追随田横的亡灵而去。

标签: 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入关以后,男性贵族的腰带上为什么要挂很多物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各种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在一些比较正规化的影视剧里,包括清朝皇帝在内的清朝贵族们,腰带上都会佩戴荷包、吊坠等物品。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荷包、吊坠等物品都是比较偏女性化的物品。作为清朝的男性贵族们,皇帝、亲王贝勒等等,为何要佩戴荷包呢?其实,清朝男性贵族佩戴的并不是荷包,而是一种类似于荷包的衍生品。

  • 历史上最“坑爹”的皇帝,断送父亲打下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裕,南朝,历史解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南北朝的第一个皇帝刘裕。在历史上,他强大的政治能力,让大家佩服不已,他出生于农民之家,可是他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和他的聪明才智,一路走到帝王之路,坐上了王位。这其中究竟有多大的坎坷和艰辛?可是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些江山,却被他的儿子,在每天的嘻嘻哈哈,沉迷于游戏的时光里,轻轻松松

  • 乾隆去世后,他的众位嫔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1799年的2月7日、在大清朝年号早已在三年前由“乾隆”改为了“嘉庆”的时候,乾隆缓慢地闭上了眼睛,告别了他为政六十年的大清王朝,此时此刻他是否还曾记得那个二十五岁,雄赳赳、气昂昂的少年,在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后,建立了属于他自己时代的“康乾盛世”。面对父亲的死亡、父皇的驾崩,嘉庆的内心五味杂陈,因为

  • 息国是怎么灭亡的?是被楚国所灭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息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时值春秋初期,周朝还未完全礼崩乐坏,上天还未将至圣先师派到人世间大讲道理。“楚王有令,犒赏守城士卒!”楚宫里传出话来。楚国守城士卒立功了吗?没有。立功的是楚文王的老婆桃花夫人,此次又为楚国诞下一个王子。楚文王非常开心,桃花夫人不仅国色天香,而且子运昌盛。“真不枉寡人千辛万苦得到桃花夫人啊!真乃我楚国

  • “废长立幼”易招祸乱,古代有哪些成功案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包括君主在内有权有地位的男子拥有妻妾特别多。因此,绝大多数都会生出一个班以上编制的儿子,极个别的甚至能生出一个加强排来。儿子太多也是麻烦,因为继承人只能有一个,为了避免出现争夺遗产的内斗,古人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第一个儿子(正妻无子的话换庶长子)为约定俗成的法定继承人。这种制度虽然

  • 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历史解密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

  • 古人跳河前为什么会将鞋整齐放好呢 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人,跳河,历史解密

    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就想不开要自杀,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就是因为想不开,说起他们自杀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有的人选择上吊,有的喝毒药,有的跳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跳河自杀的人,他们会有一个动作,就是会把自己的鞋子脱掉,然后整齐的摆在岸边,这个动作虽然普通,但是有着

  • 和珅和刘全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何会如此的器重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刘全,和珅,历史解密

    公元1799年,89岁的乾隆老皇帝去世。就在乾隆去世的几天以后,嘉庆皇帝便对乾隆的宠臣和珅动手了。对于和珅,大家再清楚不过了,清朝历史上著名的贪污之王。但是还有一个人物不应该忽视,那就是刘全。刘全是和珅的大管家,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其实刘全确有其人,而且也真的是和珅的管家。和珅倒台以后,刘全也被抄家

  • 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说的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元朝似乎就是一个很“残忍暴力”的王朝,它所实行的是非常残酷的民族政策,而这样的民族政策就体现在汉人和蒙古人之间的关系上。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那么自然汉人在元朝的地位就非常低,经常会受到一些蒙古贵族残酷的压榨。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在史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考证之后发现,没有一个是真

  • 为何明朝人会败给清朝人?一亿人被30万余人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虽然明代中后期农民起义连续不断,内耗比较严重,但清军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却基本上攻无不克,实际上依据历史文献记述,那时候清代的人口数量加起來只有30万,而明代的人口总数则为1亿。人口总数的极大差别产生的立即危害大便次数多军力差距,那麼为何1亿明代人却败给了30万清代人呢?1个崇祯身旁的锦衣卫用4个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