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寇准和赵普,谁才是决定赵恒成为太子的关键人物

寇准和赵普,谁才是决定赵恒成为太子的关键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92 更新时间:2024/1/16 17:08:25

严格来说《大宋宫词》这部剧中有很多内容,都并非正史,而是由编剧虚构出来的。例如刘娥生下赵吉、赵德昭被毒死等,而赵恒能成为太子,也并不完全是赵普一人的功劳,寇准在中间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寇准无疑是当时朝中一位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不过,剧里寇准是大理寺少卿,其实这也是虚构。历史上,寇准只是被授予大理评事,但不在大理寺上班,有关他的经历也是十分精彩。

1、寇准入朝

《大宋宫词》中,宋太宗答应群臣彻查赵德昭被毒死一案,同意“大理寺少卿寇准负责彻查此案,此后寇准闪亮登场。

寇准出身名门望族,“少英迈,通《春秋》三传。”他考取进士之时,年仅19岁。宋太宗有个怪癖,深信“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每次在金殿考察进士时,经常嫌弃并淘汰少年英俊者。有人劝寇准殿试时虚增岁数,寇准断然拒绝欺君之举。考取进士后,他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兜兜转转重新成为京官。

寇准秉性刚直,嫉恶如仇。朝廷处理过两桩贪腐受贿案件,犯罪情节较轻的的祖吉被处以死刑,受贿千万的王淮在大老虎哥哥庇护下,仅被撤职杖责,且很快官复原职。朝臣议论纷纷,寇准亦忿忿不平,一直寻找机会进谏。寇准凭借自己的忠诚与才干,得以进入朝廷决策圈子。

寇准曾与同事因一件小事闹到宋太宗面前,宋太宗为摆平关系,将二人各打五十大板,把寇准赶出朝堂出任青州知府。寇准出京后,宋太宗“念之,常不乐”,经常问左右:“寇准在青州乐乎?”复召寇准入京之意极为明显。“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都为寇准说好话。寇准在青州只呆了一年,便回京“召拜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又加“给事中(皇帝政治顾问)”。

可见,寇准是以卓越的行政能力得以封相和成为皇宫政治顾问,而非以善于侦破疑难杂案而进入宋太宗视野。换言之,《大宋宫词》中给予寇准“大理寺少卿”身份,不仅降低了他的政治地位和权力,更改换了他的专业与特长,纯属编导戏说而已。

2、立储风波

宋太宗决定破除“传弟不传子”的祖训后,秦王赵廷美郁愤难平,后因“被谋反”于38岁时在流放地房州“因忧悸成疾而卒。”

宋太宗长子被理所当然视为第一皇位继承人,但他却因四叔冤死而精神失常被废为庶人,自动退出皇位争夺战。

陈王赵元僖被封为开封府尹兼侍中,成为公认的准皇储。他力挺第三次拜相的赵普,赵普投桃报李为他美言,使他晋封许王,稳固了皇储地位。赵普被罢相后,赵元僖见风使舵,与宰相吕蒙正眉来眼去。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赵元僖早朝后突患恶疾,当日病逝,年仅28岁。

宋太宗一子发疯一子夭亡,痛不欲生,遂暂停立储之事。有些大臣哪壶不开提哪壶,“上言请立太子。”宋太宗大怒,将这些没有一点儿眼力劲的大臣“谪之岭南”,使朝臣自此无人再敢议论立储之事。

3、居功至伟

可是,随着箭伤的频繁发作,宋太宗再也无法回避立储问题。他把寇准从青州召回京城后,主动征求意见:“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寇准意味深长回答:“陛下为天下选择储君,一不可与妇人和宦官商议,二不能与近臣商量。臣希望陛下自己选择能够‘副天下望者。’”

宋太宗低头沉思良久,屏退左右后低声问:“襄王可乎?”寇准顺水推舟:“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宋太宗由此下定决心,“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

宋太宗携赵元侃至祖庙举行告祖仪式后,回宫途中,闻讯而来的“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宋太宗醋意大发,召问寇准:“太子才立,就如此深得人心。这是想把我置于何地?”

寇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宋太宗依然半信半疑,进后宫问嫔妃们同样的话,“宫中皆前贺。”宋太宗这才相信寇准说的是实话,从后宫出来后,宴请寇准,君臣们“极醉而罢。”

在宋太宗醋意大发时,如果没有寇准巧妙劝解,猜忌多疑的宋太宗难说还会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可见,在宋太宗一锤定音决心立赵元侃为太子一事上,寇准居功至伟(当然,赵普亦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窦太后和汉武帝有什么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后好黄老学说,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后来,汉武帝称今后不要再向窦皇后禀报政事,这让太后感到恼怒,还将汉武帝的新政全部废除。实际上,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汉武帝从没真正掌权过,他们之

  • 唐朝后期出现了什么状况,为何无法再次复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这起叛乱时间长达7年之久,几乎整个北伐地区都收到了影响。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北方的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从此唐朝也由此开始由盛转衰。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君王也试图通过各种一系列的局势来加强集权,恢复国力。然而三大疑难杂症却怎么样也无法根除,最终致使唐朝走向末路。1、藩镇割据唐朝藩镇之

  • 刘娥有哪些魅力,怎样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郭皇后驾崩后,宋真宗打算立刘娥为皇后,但不少大臣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刘娥出生太低,不足以担当一国之母。不过真宗在这件事上一直非常坚持,从没动摇过。就这样拖了三年,李宸妃替真宗生下一个儿子,此后真宗让刘娥将皇子取为己子,这样封后便多了一个坚实的理由,毕竟这是真宗唯一的一个儿子。又过了两年,刘娥

  • 赵构杀岳飞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赵构杀岳飞的真正原因,很多人都说什么功高震主了,也有人说岳飞有谋反的想法,感觉这些也都有可能,那么有没有真正赵构杀岳飞的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相比大家想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起来学习看看,轻轻松松的,简简单单的!我们先问一个问题,宋高宗手下是有很

  • 元朝奇葩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只要一说起“元朝”或是“蒙古大军”,相信很多人的历史记忆就是,屠城、残暴、血腥等等。当然了这些印象也不假,东征西讨的蒙古大军先后灭掉40多个国家,征服700多个民族,而且很多民族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标本。但是打天下是一回事,治理天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在

  • 三国对立期间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当时那个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的乱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却没有一个外族入侵。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什么时期都又外族想要入侵,所以很多时候帝王都是非常头疼的。可是三国时期,在这样一个乱世,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外族实力太

  • 君王后是谁,她为齐国换来40余年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君王后是一位经历颇具传奇的人物。齐湣王被杀后,法章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便改名换姓到太史敫家里当佣人。后来太史敫的女儿看上了法章,两人就这样相爱。后来法章被立为齐王,他立刻到太史敫家中接他女儿回齐国成婚,并立为王后,史称君王后。君王后也很有头脑,齐襄王去世后,她教育齐王建,此后为齐国换来了40

  • 李世民批评汉武帝信奉长生,为何他晚年还会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还批评过汉武帝太注重追求长生。结果李世民晚年却是重蹈覆辙,他对从古印度到来的方士厚礼相待,目的就是为了请他们炼可以长生的丹药。当然,长生这种事情放在古代根本就不可信,李世民

  • 岳飞与秦桧真正的历史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秦桧和岳飞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秦桧把岳飞给害死了,把岳飞也冤枉死了,而且当时宋仁宗赵构也是推手,我名族英雄岳飞被莫须有罪名安在身上惨死,真的是太可悲了,那么就有人要问了,那这个真正的历史上这个岳飞与秦桧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嘛?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岳飞与秦桧南宋小朝廷时

  • 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是真的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赵云,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毕竟在三国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人,而且实力是很厉害的。关于长坂坡之战,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在《三国演义》里面可是经典的战役,而且赵云在里面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在那场战役中,赵云直接七进七出是真的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是真的妈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