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勤政,为何还是难以挽回明朝败局

崇祯皇帝勤政,为何还是难以挽回明朝败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4/2/3 17:45:18

崇祯皇帝有心挽回明朝败局,但最后却是有心无力,有人说他勤政但不会政,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崇祯皇帝需要背负极大的压力,而朝廷内部又因长期腐败,难以统一人心。对外有强敌,对内还做不到完全放心,所以这已经不是崇祯一人努力就能改变的了现状的。当然,崇祯皇帝也犯了一些错误,可能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我们可以从他的心理层面进行一些分析,看看崇祯为何会变成这样。

1、勤于政事

朱由检,即崇祯皇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后世对其评价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每天工作时间在八个时辰以上,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而且生活节俭,深居简出,还心系民生,曾大力削减公务支出为百姓减轻负担,执政17年曾六下罪己诏反省自己的过失。

但是,站在全局角度再看崇祯皇帝,17年间内阁大学士换了50人,并且下令处死了2人(明朝总共处死内阁大学士不过4人);兵部尚书换了14人,处死了5人;先后诛杀总督7人、巡抚11人,其余低品级官吏的死亡人数更是数不胜数。即便是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老天爷也留给了崇祯皇帝多次历史机遇逆转危局,但他却没能抓住这些宝贵的机会,亲手将垂垂老矣的大明王朝送入了坟墓。

崇祯皇帝经常因为喜怒不定而诛杀员。例如他与兵部尚书陈新甲密谋,意图先与清军议和,集中力量镇压国内叛乱后再做打算。不想陈新甲办事不利,因失误走漏了消息,群臣哗然,议和被迫中止。崇祯皇帝大怒,借故将陈新甲下狱处死,其严苛狠辣可见一斑。

2、难阻败局

李自成大军直逼京城时,崇祯皇帝与文官李明睿彻夜长谈敲定迁都细节,然而担心日后群臣会以此来诋毁自己,让自己落得一个放弃祖陵和首都的坏名声。在朝堂上他始终不愿表明态度。严苛狠辣的崇祯皇帝自己不提,众多大臣怕日后担责更是谨言慎行,甚至出现了很多看似大义凛然的反对观点。致使南迁事项一拖再拖,最后等崇祯和大臣们想旧事重提时,机会早已失去。

陕西巡抚孙传庭因与主和派杨嗣昌意见不合,心中愠怒,故引病告休。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对己有不忠之心,遂将其革职为民后又囚禁。崇祯十五年,死灰复燃的闯王李自成佣兵数十万势不可挡直逼京城,无人可用的崇祯再次用了身陷囹圄的孙传庭。而面对山呼海啸的李自成大军,崇祯却只给了孙传庭区区5000兵马,此举无异于让其送死。时年51岁的孙传庭见此情景心生悲戚,只身杀入敌阵壮烈牺牲,为历史留下了一个极为悲壮的身影。更令人感到悲伤的是,崇祯闻听孙传庭以身殉国的消息不仅没有难过,反而怀疑孙传庭是不是临阵脱逃,以至于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为他举办。《明史》中记述“传庭死,而明亡矣”。

李自成曾派人与崇祯皇帝和谈,只求管理西北地区成为坐享荣华富贵的一方诸侯,作为回报,他可以率军帮助崇祯皇帝镇压其余叛乱势力甚至帮助大明对抗辽东的后金大军。自视甚高的崇祯皇帝,出于害怕名誉被玷污的恐惧而表现出绝决的对抗姿态,错失大明王朝最后的翻盘机会。

在崇祯皇帝临死前也未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认真反省,仍然固执地认为都是由于文臣们欺骗他伤害他才会落得如此境地。

3、精神受创

如此偏执型人格障碍,崇祯皇帝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的基本人性往往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而个体心理疾病则是早期的生活经历导致的。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都有不幸的童年经历,他们在童年的生活中遭遇过虐待、羞辱,也体验过极端的不安全感。

据史书记载: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儿子,而其父朱常洛虽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但由于是宫女所生,为神宗朱翊钧所厌恶,以致太子之位数度险些不保,直至38岁才继承皇位,但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鹤西去了。

朱由检5岁时,其生母又因罪被光宗下令处死,无所依靠的朱由检则被交由庶母西李抚养。后来西李生了女儿,不愿再抚养朱由检,他又被交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在如此的颠沛流离中才长大成人。本就出生低微又被人像物品一般传来传去,朱由检儿时的辛酸与屈辱可想而知。后其父朱常洛驾崩,皇位由其兄朱由校继承。朱由校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木匠皇帝”,这个皇帝一生唯一钟爱的就是木工活,对江山社稷都毫无兴致,导致大太监“九千岁”魏忠贤独揽朝政,阉党权势盛极一时。

作为皇室成员朱由检也成了魏忠贤打击的目标。为求自保,朱由检对魏忠贤可谓礼遇有加,处处委曲求全,并时时提防,常年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之中。甚至在其即位之初都不敢吃任何皇宫里的食物,唯恐魏忠贤毒害自己,身为九五之尊却只能将自己准备的食物藏在袖中带入宫中以求果腹。

朱由检早年的生活始终处于恐惧之中,有一种晦暗的底色,加之后来接手的又是一个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帝国,无人可以信任的险恶环境加上排山倒海的外部压力都使他无可避免地成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而这也进一步造就了他个人与整个明朝的悲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南宋四次北伐的经过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南宋北伐的事情也还是有不少的故事,南宋北伐前后一共四次,但是大家也知道的,前后四次好像也都失败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南宋四次北伐的经过和结果,看看他们失败在什么地方了。南宋北伐其实一共是四次。第一次是绍兴四年至十年(1134-1140年)的“岳飞北伐”;第二

  • 李白与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仇什么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在这个时代,文学圈中的人才可谓是非常多的了。要说有哪些重量级的,相信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些非常耳熟能详的诗人了。论年龄,杜甫要比李白和王维要小个十几岁,今天就先不说杜甫。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的是李白与王维这两位同龄人。同为大唐家喻户晓的文人诗人,但会发现,这俩人似乎从来没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一百多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唐朝的记忆和印象,相信很多人都停留在了那个充满生机的初唐以及空前繁华的盛唐时期。也许是愿意看到辉煌时代的落幕,所以我们很多人都忽视掉了中唐时期和晚唐时期。唐朝618年到907年,这期间有着289年历史,而在安史之乱之后还整整延续了150年。也就是说,我们忽略掉了至少一半的唐朝时光。那么今天我们就

  • 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光义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比较知道的,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北汉的灭亡就是他的功劳,他基本上上是完成了这个全国的统一,所以还是比较厉害的。今天我们可以简单的来说说这个赵光义的其他问题,比如说这个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也比较值得探究的我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

  • 杯酒释兵权的典故简短(50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杯酒释兵权的典故简短(50字)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

  • 明朝军官的等级和职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见到影视剧里面将军带着众多士兵驰骋疆场大杀四方的场景,令人热血沸腾好不神往。我们常说的建功立业便是如此,在古代必须要有一定的功绩才可以在军营乃至朝廷有立足之地。例如明朝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从第一代武将徐达、常遇春等人,到后来的袁崇焕,你觉得谁是最厉害的武将?那么从一个小兵到成为一代名将又要经历哪

  • 索伦兵战斗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八旗军是清朝军队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是自从入关之后,战斗力就开始急剧下降。尽管历代清朝皇帝都在竭尽可能的去维护八旗的战斗力,但是始终都没有成功。然而有趣的是,在清朝的八旗部队当中,有着一支部队非常强大,一直都保持着极高的战斗力,并且在清朝对外战争频繁的康、雍、乾三代起到了&ld

  • 杯酒释兵权的利弊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的历史,在说宋朝就不得不说这个杯酒释兵权这个事件了,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啊,那么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杯酒释兵权个故事,那么这个事情当时放在北宋,宋太宗赵匡胤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哪些利弊的呢?这些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值得大家探讨,下面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解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利:1

  • 黄马褂是什么意思,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黄马褂这玩意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现在各种历史剧里面,开了挂一般的男主一言不合就被御赐黄马褂,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为什么被御赐了黄马褂就感觉自己拿到了免死金牌一样,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一聊黄马褂的历史和它背后的意义吧。1、黄马褂的由来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黄马褂,其实黄马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

  • 纪晓岚为何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你身边会不会有那种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的人?相信大家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里面的纪晓岚就给我这种感觉,在世俗却又有股入世高人的那种韵味。说他超凡脱俗可他偏偏舌绽莲花、能言善辩?我们一起来看看纪晓岚的传奇人生。1、伟人的出生都透出那么一股子不平凡的劲儿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