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与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仇什么恨吗

李白与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仇什么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1/22 16:46:52

说起唐朝,在这个时代,文学圈中的人才可谓是非常多的了。要说有哪些重量级的,相信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些非常耳熟能详的诗人了。论年龄,杜甫要比李白和王维要小个十几岁,今天就先不说杜甫。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的是李白与王维这两位同龄人。同为大唐家喻户晓的文人诗人,但会发现,这俩人似乎从来没有过交往的记录,那么这是为何呢?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经过多年的江湖打拼,41岁的李白终于进入组织部门考察范围,拿到朝廷发来的OFFER,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意气风发地觉得自己再也不是蓬蒿人了。这一年的王维,正在京中,在门下省作左补阙之职。盛唐两大诗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相聚了,而后,两人在这一共同空间生活了两年之久,还有共同的朋友圈——孟浩然玉真公主等人,但却没有碰撞出任何火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们讨论比较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三观不同;第二,两人是情敌难容。真的是这样吗?应该不是的。

1、李白和王维的三观不同

李白和王维信仰不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李白雅称“诗仙”,王维雅称“诗佛”,一个好道,一个喜佛。一个狂放致极,一个内敛沉静。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都不在同一频道,所以,有人认为两人三观不同,也不会强融,最终站成了平行线。

李白是老庄的忠实信徒,潇洒自由,放纵超脱,从不遵循定律,行无定法,没有条条框框:既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可以“凤歌笑孔丘”;既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可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写在纸上,挂在脸上,那是活得无拘无束,道家文化超强的自我解脱能力,在李白身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他的狂妄不羁、他的洒脱飘逸,那是实实在在地圈了一波粉儿。

王维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佛家所倡导的“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力大人”的信仰,坚定着他修行的力量,淡化功名利禄,淡化得失荣辱,也淡化了对心外世界的执著,这样内心世界就变成了自然的世界。在王维的世界里,不管是画还是诗,都流淌着连绵不绝的禅意: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明无滞,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顺其自然,是“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天籁俱寂;也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然自得。

虽然人生观不同,精神信仰不同,但是应该并不会导致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冲突,唐朝多种文明、多种宗教共处,是时髦,也是潮流。唐人的思想中同时兼容儒、佛、道三种思想,宗教思想一直被唐人当做乐天安命的人生慰藉,是他们心理的、伦理的、人生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文人们接受佛、道二教主要体现为心性观念的契合与心性修养的实践。这也可以说是宗教观念的深化已经深浸到人们的心灵和生活之中,信仰大为淡化并趋于朦胧了。

李白名号青莲居士,“青莲”与“居士”都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李白与僧人也有较为频繁的交往。从李白现存诗歌来看,与他交往的僧人有名号传世的大约三十余人。李白也曾游览或寄居过的佛寺,在他诗歌中有提到名称的有二十多座。

所以,宗教思想的不同,三观的不同,应该不会成为李白、王维交往的障碍。但是,从现存文献来看,没有发现李白、王维交往的记录。所以两人互不买账,应该不是信仰不同的问题,一定另有原因。

2、李白和王维是情敌难容

李白入京和王维登第都与一个人有直接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唐玄宗同父同母的胞妹玉真公主。很多人认为李白和王维是情敌,李白抢了王维的女朋友,于是王维拉黑了李白。事实不是这样,李白和王维虽然都与玉真公主有过交往,但交往的时间并不相同。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15岁的王维上京求取功名。在唐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除了需要自身的才能之外,还需要有人推荐介绍。王维初入京城时,得到了宁王、岐王等人的赏识,但是作为推荐人,这两位王爷实力还是差一些,于是将王维举荐给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从小看惯了尔我诈的权势之争,厌恶宫中的勾心斗角,早年就出家当了女道士。她的与世无争很得皇帝哥哥的欢心,对玉真公主的偏爱自然也就多了几分。

开元年间的唐玄宗真的算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能奖掖上进,也算能从谏如流。更何况对于最偏爱妹妹推荐上来,又确实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人才,当然不会拒之门外了。于是王维顺利登进士第。此后,王维与玉真公主、岐王、宁王关系一度非常密切。直至被贬官出京为止。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拿着就业通知书来到了京城。李白没有参加过招聘考试,如何拿到的聘书,人们推断是因为玉真公主。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久居峨眉,与元丹丘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师就是玉真公主的道号。元丹丘就是李白在《将进酒》中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丹丘生。元丹丘大约在开元末年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被封为道门威仪之官。元丹丘与李白情同手足,在自己得志之后,就向玉真公主推荐了李白,玉真公主又将李白以“道友”身份推荐给唐玄宗,李白才得拿进京0FFER。

这样看来,王维、李白与玉真公主的交往存在20年的时间差,李白进京的时候,王维已经开始“空知返旧林”的转身为佛教徒啦,哪里还会成为争风吃醋的情敌呢?所以“情敌说”也不攻自破。

3、李白和王维的政治态度不同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因既不是信仰的不同,也不是情敌的难容,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政治态度。

李白进长安时,正是自信心最为爆棚的时刻,他以为一个翰林供奉,自己就真的被“供奉”起来了,就与皇家权贵平起平坐,就可以不用“摧眉折腰事权贵”了,就可以“贵妃磨墨,力士脱靴,龙巾拭吐”啦,李白真实“图样图森破”。在当时的文坛,能嘚瑟成这样的,也只有李白。这是李白高光时刻,凭借着高调的艺术行为,李白瞬间成为京城“第一网红”。那是天天party,夜夜蹦迪的狂欢。这时的李白自我感觉好极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李白在肆意地展现着盛唐风貌的同时,王维在作着一个芝麻小官左补阙。看到今天的李白,王维就像看到了昨天的自己:20多年前,自己就是这样达官贵人争相交往的。但是,登第一年后,却因为“伶人舞黄狮子”案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那时的王维,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长官批准的乐舞,却连着自己一块贬出京城了。经过几年的贬谪生活王维想明白了,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原来唐玄宗没有登基前,非常注重孝道友悌,曾经说要做一床大被子,兄弟们同住一张大床。可是开元九年十月,皇帝下诏明令禁止大臣与诸王往来。但是王公大臣并没有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直到“黄狮子”案的发生,诸王公县级被贬,岐王更是限期出京。王维才明白自己是因为与玉真公主、岐王、宁王等人交往太密切,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所以受到了牵连。

自此以后,王维弄明白了官场政治,也明确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他与皇家子弟、与政府官员的交往逐渐减缓,也就是人们说的王维的“半官半隐”,或者王维自己说的“中岁颇好道”。

天宝三年间(公元742——744年),李白和王维都已经年过不惑。看着恣肆飞扬的李白“平交王侯”“笑傲权贵”,王维还会犯之前的错误吗?绝对不会的。他既不会主动与李白交往,也不可能告诉李白“你别闹啦小心日后拉清单”,只能是静静地看着。果不其然,没过两年,李白就被“赐金放还”了。傻傻的李白还不知道什么原因,致使离开京城后因站错队而被流放。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除了亲情、爱情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友情。不同的人对于“朋友”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都会包含着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说得再哲学一点,就是朋友应该是同道。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李白和王维在相遇时,两人对“道”的认识反差极大,政治态度完全不同,话不投机半步多,所以,两人没有交往,也就正常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一百多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唐朝的记忆和印象,相信很多人都停留在了那个充满生机的初唐以及空前繁华的盛唐时期。也许是愿意看到辉煌时代的落幕,所以我们很多人都忽视掉了中唐时期和晚唐时期。唐朝618年到907年,这期间有着289年历史,而在安史之乱之后还整整延续了150年。也就是说,我们忽略掉了至少一半的唐朝时光。那么今天我们就

  • 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光义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比较知道的,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北汉的灭亡就是他的功劳,他基本上上是完成了这个全国的统一,所以还是比较厉害的。今天我们可以简单的来说说这个赵光义的其他问题,比如说这个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也比较值得探究的我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

  • 杯酒释兵权的典故简短(50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杯酒释兵权的典故简短(50字)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

  • 明朝军官的等级和职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见到影视剧里面将军带着众多士兵驰骋疆场大杀四方的场景,令人热血沸腾好不神往。我们常说的建功立业便是如此,在古代必须要有一定的功绩才可以在军营乃至朝廷有立足之地。例如明朝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从第一代武将徐达、常遇春等人,到后来的袁崇焕,你觉得谁是最厉害的武将?那么从一个小兵到成为一代名将又要经历哪

  • 索伦兵战斗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八旗军是清朝军队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是自从入关之后,战斗力就开始急剧下降。尽管历代清朝皇帝都在竭尽可能的去维护八旗的战斗力,但是始终都没有成功。然而有趣的是,在清朝的八旗部队当中,有着一支部队非常强大,一直都保持着极高的战斗力,并且在清朝对外战争频繁的康、雍、乾三代起到了&ld

  • 杯酒释兵权的利弊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的历史,在说宋朝就不得不说这个杯酒释兵权这个事件了,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啊,那么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杯酒释兵权个故事,那么这个事情当时放在北宋,宋太宗赵匡胤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哪些利弊的呢?这些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值得大家探讨,下面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解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利:1

  • 黄马褂是什么意思,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黄马褂这玩意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现在各种历史剧里面,开了挂一般的男主一言不合就被御赐黄马褂,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为什么被御赐了黄马褂就感觉自己拿到了免死金牌一样,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一聊黄马褂的历史和它背后的意义吧。1、黄马褂的由来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黄马褂,其实黄马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

  • 纪晓岚为何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你身边会不会有那种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的人?相信大家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里面的纪晓岚就给我这种感觉,在世俗却又有股入世高人的那种韵味。说他超凡脱俗可他偏偏舌绽莲花、能言善辩?我们一起来看看纪晓岚的传奇人生。1、伟人的出生都透出那么一股子不平凡的劲儿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

  • 街亭难守派谁可以完成任务,赵云还是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应该再谨慎一些,但他却让经验平平的马谡镇守街亭,结果是被魏军击溃。守街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当时魏军兵力是要强于蜀军的,而且他们的将领可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马谡大概率不会是他的对手。那究竟派谁镇守街亭,能够比较好的完成任务呢?当时诸葛亮身边能够担当大任的将领并不多,我们可以

  • 唐中宗和裴炎有什么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有人觉得裴炎不是忠臣,因为他支持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做出了对李氏不利的事情。其实裴炎反李显,只是因为他觉得李显身为皇帝能力太低,他并非反李氏。此后武则天想建武庙,已经有了越界的苗头,裴炎更是全力反对,他内心其实是希望李氏的根基不被动摇的。那裴炎和李显到底有何矛盾呢?只能说李显缺乏智慧,但凡他有自己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