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最忌惮的三位英雄是谁

曹操最忌惮的三位英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36 更新时间:2023/12/18 3:02:58

三国演义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可以说这部作品把曹操黑的非常严重了,让人觉着曹操这个人身上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阴险奸诈的气息。不过同时,在三国演义当中的曹操似乎又显得非常的倒霉,动不动就是被这个名将或是那个名将整的是狼狈不堪。张飞吼一嗓子居然能吓住曹操百万大军,马超气势汹汹,居然能让曹操做出割须弃袍的丑态,历史上的曹操可没这么不经吓。

当然曹操并非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也有忌惮的东西,他会忌惮天下人口舌,所以经常自比周公,他还忌惮三位名将,这三人各有性格倾向,也各有实力,他们的特点恰好戳中曹操软肋,跟他们相比,其他耍刀弄枪的对曹操而言,根本就不足挂齿。这三人是谁呢?

1、第一位来自蜀汉阵营(虽然是后期走投无路加入的):马超。平心而论,马超其实算不上聪明人,“秦中自古帝王州”,马超起自关中,占了地理优势,却没能力解决关中诸将的内部矛盾,自己还中了曹操的离间计,被曹操杀败丢了根据地,只能去依靠张鲁,同时还因为不顾老父亲死活把名声也搞臭了。

名声对于一个搞事业的人来说很重要,张鲁本想招马超做个女婿,听人一声劝后,摸了摸脖子还是放弃了,他可不想成为下一个马腾啊。马超此人虽然没什么成大事之能,但与曹操对战时,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架势反而成了曹操最忌惮的东西。

公元211年,马超怀疑曹操名义上想打张鲁实际上想打自己,联合关中诸多军阀聚齐十万大军,在渭水潼关摆开了架势反曹,这期间曹操见识了马超到底多凶狠。

马超先是想用一招拖字诀,坚守渭水北岸不战,关中自古民风彪悍,兵士更精悍,曹操本来就不敢掉以轻心,得知马超居然还有如此心术后感叹马超不死,自己就得死(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可见马超在曹操心里的杀伤力。

而在真刀实枪的战场上,马超也让曹操随时随地充满危机感,《三国志》记载:“(曹操)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乃得渡。”马超显然是个急性子,但并非简单的莽撞,只是在杀曹操这件事上他表现得很拼命,要不是忠心耿耿的丁斐放了一堆牛羊吸引马超的士兵,曹操可能早就埋骨黄河了。

马超不讲武德,还打算趁着谈判近身的机会把曹操捉住,因为曹操身边有一级保镖许褚才放弃了。可惜东汉末年关中的军阀都不顶用,马超也不例外,这场战争最终还是曹操笑到了最后,而马超全族被诛,只得狼狈去投奔张鲁、刘备,到蜀汉阵营后的马超已经赔光老本,再也不足以让曹操忌惮了。

2、第二位同样来自蜀汉,但跟马超不一样,他属于元老级人物:关羽。关羽不管在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里,都属于战斗力爆表的名将,跟马超不一样的是,关羽名声要好很多,因为他始终忠于自己的第一任老板刘备,徐州战败后虽然暂归曹操,但曹操费尽心思也留不住这个人才。

关羽的才能突出表现在勇猛,这听起来好像是应该属于张飞的形容词,但《三国志》明确表示“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也就是说虽然演义里关羽吓唬曹操说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实际上真这么猛的人是关羽自己,《三国志》中的确记载了关羽如何阵斩颜良,只是说得没演义那么夸张罢了。

翻遍正史,汉末三国时期真正能阵斩名将的人实在不多,也难怪曹操非要把关羽给挖到自己这边来,而关羽马超虽然同是猛人,前者却比后者多了一个忠义的光环,离开曹操后关羽虽然没有像演义里说的那样“过五关斩六将”,但他的确直奔刘备去了,这事让关羽在魏晋时期得的评价也非常好,不过关羽人生的高光时刻,还要数降于禁、擒庞德、“水淹七军”。

历史上的秦将白起也是个善用水攻的人,但关羽的“水淹七军”主要还是靠了天时,连着十来天的暴雨下得汉水水量猛涨,直接淹了樊城外的平地,而关羽坐着船去奇袭庞德等焉有不胜之理!此战之后关羽的声威也跟洪水一样猛涨传遍华夏,甚至让曹操动了迁都的念头,可以说曹操对关羽的忌惮是“又爱又恨”,爱其忠和能,恨人才为什么死心眼,跟刘备不跟我。

3、第三位又和马超、关羽都不一样,这位来自东吴的阵营,而且相较马超勇而少谋、关羽性颇自负,他堪称完美。此人便是在演义中被黑得和曹操一样严重的周瑜。其实单论这点,曹操和周瑜应该能成为知己,并且在见到罗贯中的时候联手将他揍一顿。

罗贯中在演义中把周瑜写成了一个胸襟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临死前吐血:“既生瑜,何生亮!”但实际上,周瑜不管出身还是能力,乃至被赏识的程度,都没有嫉妒诸葛亮的任何必要,他本就长得帅,出身三公之家,投奔孙策之后有了稳定的工作,用现代人的话说他还非常有生活情调——懂音律。

对东吴而言,周瑜既是帮助孙策创业的元老,又是和张昭一起扶持孙权的功臣,孙权上位后周瑜举荐了包括鲁肃在内的一班人才,更重要的是,公元202年,曹操击败袁绍后想拿捏孙权,勒令他送人质入朝,又是周瑜正确分析形势阻止了,并且在曹操率军打过来时力主战不主降,赤壁之战,大火烧得曹操统一天下的脚步被迫放缓。

这可不是诸葛亮在设计布局,而是周瑜指挥若定,统筹谋略样样操心。只可惜周瑜短命,赤壁之战2年后便病逝,三十六岁的人生,怎么看都太短了,但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应该是喜出望外,因为曹操对周瑜的忌惮,已经到了编造他坏话的程度:“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这话说得,周瑜肯定不信,其他人也不会信,平白无故的自己烧船?嫌军备太多了烧给天下看,炫耀吗?正因为周瑜文武皆备,能冷静分析形势,能成大事,用孙权的话来说他有“王佐之资”,相比马超、关羽等,曹操自然最忌惮周瑜的存在,要是周瑜不早死,三分天下是怎么个分法还不一定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外甥杨豫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杨豫之是李渊的孙子,李世民姐姐的儿子。怎么说他也是皇亲国戚,为何最后会被用具五刑杀死呢?具五刑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犯人会被施加五刑,最后在折磨中处死。而杨豫之会遭受这样的待遇,也是因为他做了出格的事情。下面就来讲一讲这段历史,看看杨豫之到底死得冤不冤。1、杨豫之是谁唐朝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6

  • 崖山跳海是真实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还是在说这个崖山跳海的历史事件,很多人好像也都在说这个崖山跳海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呢?宋朝人就真的会有这个十万人跳海吗?这个说法是不是吹得也太厉害了呀?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1、崖山跳海事件真假首先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崖山跳海这事是有发生,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 扶苏继位天下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秦亡于二世之手,大家自然会猜想,如果当年继位的是扶苏,那秦朝的命运会不会更好一些呢?不过这毕竟是没有发生过的事,而且史书对于扶苏的记载有限,还不足以了解扶苏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有无治国之才。不过有关扶苏的信息,其实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二,例如扶苏和秦始皇之间的矛盾,还有他母亲的身份,或许最后就能大致推测出

  • 司马懿隐忍不发只是在寻找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死后,曹睿继位,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曹睿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有人说司马懿怕曹睿,其实大臣怕皇帝很正常,而且刚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并没有反意。只是后来曹睿再三试探,才让司马懿生出其他的想法。司马懿善于隐忍不发,只要熬过曹睿这一代,那他就有希望。假如他走在曹睿前面,司马懿肯定也会想办法保住司马家

  • 清史稿中的多尔衮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多尔衮在清朝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多尔衮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戎马战事中度过,清军能够顺利入关,建立政权,多尔衮功不可没,甚至有人认为多尔衮和努尔哈赤在清初是同等重要的人。不过多尔衮身上也有不少负面标签,例如说他投充、屠城等,那在历史上的多尔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世上不会有完美的人,我们在看待任

  • 北元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北元的事情,元朝灭亡后,一些逃走的元朝人又到了漠北,建立了北元,那么这个北元的皇帝一共有多少位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这个北元皇帝列表,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上线看看学学。一、北元一共有多少个皇帝北元前后一共有25位皇帝,也还是比较多的,具体是那25位呢?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看。

  • 阿里不哥为什么打不过忽必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元朝初年这个汗位之争的问题,话说最后是这个阿里不哥败了,而这个忽必烈胜利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阿里不哥为什么打不过忽必烈,是不是因为忽必烈吸取了一些汉文化,而阿里不哥一直坚持固守蒙古传统?所以这些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

  • 达摩来到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达摩祖师,也可称之为“菩提达摩(Bodhidharma)”,意译道法,是南天竺人,出生于什么时候无从开证,但圆寂在大约536年。据说达摩祖师是南天门婆罗门种姓,是香至王的第三子;还有一说是刹帝利种姓。达摩祖师是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来华的,若是问他为何来华,在史料中没有具体记载

  • 宋朝起义不断是因为可以招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论富裕、文化、生活水平程度,宋朝比唐朝更加繁荣。宋朝在人们的印象里,有富足的一面,但也有不太好的一面,就是宋朝发生过的起义事件特别多。为什么兴盛的宋朝,各地还会频频起义呢?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朝廷的角度,还有一个是起义者的角度。宋朝有着比较特殊的招安制,有些起义者最后会受到朝廷的

  • 宋朝恩荫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恩荫制度很多人应该听说过,小编也听说过,好像就是宋朝的一种制度,但是具体是什么制度就不知道了,估计很多人也都不太知道这个制度是什么制度,今天我们就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这个宋朝恩荫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还有这个宋朝恩荫制度评价和影响,一起来学习学习。1、宋朝恩荫制度的含义宋朝时期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