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有谁,除了许攸还有这四位

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有谁,除了许攸还有这四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41 更新时间:2024/2/11 3:41:53

曹操是一位爱才的君主,但他却不是一位心胸特别宽广的君主,谁要是真的把他惹恼了,不论你是不是人才,恐怕下场都是要人头落地。所以曹操的性情难以揣测,死在他手上的名士也不少,例如大家很熟悉的许攸。许攸可是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功臣,但曹操却因为许攸自恃其功最后下令将他处死。那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除了许攸还有谁呢?下面就来了解看看。

1、边让

边让字文礼,兖州陈留郡名士,属于兖州当地的大族名士之列。

边让自幼才气过人,特别是以善于辩论知名当时。董卓之乱爆发后,边让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回到了家乡兖州陈留郡。一年之后,即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在击败青徐黄巾军后,兖州正式成为曹操的割据地。

由于边让与曹操的气质、性格大相径庭,故而二人矛盾十分尖锐,史称“(边让)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随着矛盾的激化,曹操决定对边让痛下杀手。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不顾兖州当地诸多名士的反对,毅然将边让诛杀。曹操此举的后果,为自身集团日后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边让之死,使得兖州部分大族势力对曹操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最终酿成了兖州之乱。可以说,曹操因诛杀边让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2、孔融

孔融字文举,豫州鲁国人,是“至圣”孔子的二十世孙,东汉典型的大名士。

孔融年少时,才气便与众不同,“孔融让梨”一事更是家喻户晓。值得注意的是,孔融与边让在当时名气相当,二人属于典型的好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孔融被征召入朝,先后历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由于孔融和曹操在出身方面的迥异,以及二人性格秉性的显著不同,二人也是矛盾颇深。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将56岁的孔融诛杀,并株连其全族。至此,孔融这位名气颇盛的三国名士也死于曹操之手。

3、崔琰

崔琰字季珪,冀州清河郡人,是魏晋隋唐时期清河崔氏这一门阀士族的重要先祖。

崔琰是东汉大儒郑玄的学生,曹操平定河北后,崔琰开始为曹操效力,历任冀州别驾、丞相东曹掾、魏国尚书令、中尉等职。

崔琰为人刚正不阿,在当时得罪了许多人,这成为了他日后身死的重要隐患。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在他人的构陷栽赃下,崔琰被曹操赐死,酿成了当时的一大冤案。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如此评价崔琰和崔琰之死,他说:“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易先生的这番评价,真可谓是十分精辟。

4、杨修

杨修字德祖,是杨彪之子,出自东汉显赫的弘农杨氏这一世家大族。

杨修为人聪颖敏锐,博学多才,是享誉一时的才俊之士。杨修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举孝廉的方式入仕,后来担任曹操的主簿。

在曹丕和曹植的嗣位之争中,杨修作为曹植一党,竭力支持曹植,这引起了曹操的巨大愤怒。加之杨修又恃才放纵,多次触犯曹操的禁忌。故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等罪名下令将杨修处死。杨修死时,年仅45岁。

综上所述,在曹操创建基业的过程中,先后以不同的原因诛杀了边让、孔融、崔琰和杨修这四位三国名士。曹操屠戮名士的举措,或多或少会使得他丧失一些民心,成为阻碍他实现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主要是以什么语言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所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和文物可以说是最为详尽的,也是最完整的。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清朝距离现在的时间较紧,同时政治、经济、文化在当时也是非常昌盛的缘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如今的艺术表演、影视题材等等,关于清朝的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但是在清宫剧

  • 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帮助汉文帝登基称帝。吕后死后,在朝的吕氏被消灭殆尽,所以皇帝人选成了一个难题。当时大臣们想拥立刘恒为帝,但刘恒多有顾虑,期间犹豫不决。而薄昭以身犯险,替刘恒入京打听消息,确认后才让刘恒动身。不过薄昭虽然对汉文帝有恩,但他如果犯了律法,照样会得到惩戒。薄昭被逼自杀,和他当时犯下的

  •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拥有那么庞大,战斗力强大的湘军,为何不返清,不称帝呢?事实上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唯一圣贤,是千年来的第一完人。然而他当时在清朝的慈禧太后眼里,皇帝眼里也仅仅只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若是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他就连奴才都算不上了。曾国藩创立湘军,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为丞相接班人,为什么不推荐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有记录到,诸葛亮多次赞扬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蒋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乡人。二

  • 萧铣佣兵40万为何会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末和唐初的名将萧铣,萧铣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一位人物,话说他当时佣兵了40万,但是当时遇到李渊之后,就马上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萧铣出自兰陵萧氏,是一流世家,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人,梁宣帝的曾孙。世家大族加天潢贵胄,这出身确实不低。他祖父安

  • 于志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于志宁这个人物,于志宁是唐朝三代老臣,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不过后来因为唐高宗废王立武一事,遭到罢免。于志宁早期在隋朝当官,后来投奔李世民,替李世民制定过不少谋略,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于志宁在政治场上,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情商。因为了解于志宁的朋友并不多,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

  • 刘平为什么刺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刘备曾遭到他人的刺杀,不过好在最终是化险为夷,没有让刺杀者得逞。虽然刘备在外有着很高的口碑,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大,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刘备自然会成为暗杀者的对象。其中比较出名的一起,便是蔡瑁、张允联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被刘备逃走。那这次给大家介绍另一起刺杀事件,了解该故事的人应

  • 宋朝有多少禁军,他们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水浒传》里,林冲的名号非常响亮,因为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很多人也因此记住了北宋拥有八十万禁军这件事,不过八十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真有这么多吗?如果有八十万士兵,为何北宋对外还总是吃败仗?难道是因为禁军战斗力不行?可能这会是大家产生的一些疑问。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个解答,看看宋朝

  • 若庞统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刘备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终究害死了庞统,给蜀汉带了的巨大的损失,这也是刘备不如刘邦和刘秀那样做事果断,心狠手辣,导致季汉没能像西汉与东汉那样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在211年刘备与刘璋相会的时候,庞统、张松、法正这三大谋士都是建议刘备抓了刘璋,这样就能不废一兵一卒拿下四川,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刘

  • 刘备为何特别关照糜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麋竺在刘备集团中的名气并不是特别高,但他的地位却很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力压诸葛亮。其实对于刘备来说,糜竺算是他的贵人,如果没有糜竺,可能刘备的创业之路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而刘备又是一个特别注重恩情的人,所以一直对糜竺多加关照。想了解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早年开始说起,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