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一西汉墓群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墓主的身份是什么?

西安一西汉墓群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墓主的身份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5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6:03

在2020年7月20日,西安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表示从2018年3月份到2019年5月份,为了配合西安白鹿原水生态中心的项目建设,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开始针对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栗家村西发掘了一处西汉早期墓群。该项目共发掘古墓葬27座、沟2条,出土器物529件(组)。

该墓葬中竖穴土圹墓3座,竖穴墓道土洞墓13座,斜坡墓道土洞墓7座,斜坡墓道土圹墓4座。位于项目用地西北部,编号为M1-M4的墓葬形制较大。去年3月,该发掘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检查,专家组认定此次发掘的M1-M4共4座大中型墓葬为重要考古发现。

M1—M4位置关系(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最大墓出土玉衣片2200枚 墓主身份不低于列侯级

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朱连华介绍,在4座大中型墓葬中,M1是由墓道、外藏椁、耳室、墓室构成的东西“甲”字形斜坡墓道土圹墓,全长54米。

M1正射影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墓道平面为梯形,东窄西宽,口长34.4米、宽2.5~16.5、底宽2.0~3.5、坡长40米。外藏椁位于墓道中偏西部,为木椁箱结构,内有四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车马器件组合。墓道距墓室向东4.0米处有南北对应土洞耳室两个,顶皆已塌,耳室内未出土任随葬品。墓室距现地表深15.5米。四壁内收,从上往下整齐规律地分布着8层“之”字形台阶。葬具仅可见木椁,为多椁箱结构,由东侧箱、南北边箱及棺箱组成,木椁上下及四周填满积碳。因盗扰原因,葬式不明。

该墓出土器物190余件(组),器类有陶鼎、盒、壶、房仓、灶、罐、陶饼、舞女俑、伎乐俑、男女侍俑、编钟、编磬、铜镜、盘、弦枘、琴轸、琴轸钥、铁灯、鐎斗、玉握、口含、玉片、煤晶饰、金饰、骨饰、封泥等。其中封泥有两种,一种为“庐江邸印”,一种为“口郤家丞”。

M1出土陶伎乐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M1墓室规模宏大,出土了2200余枚玉衣片,以及完整的陶质伎乐俑、编钟、编磬组合等,还发现了带有‘家丞’字样的封泥,这表明墓主身份不低于列侯级。特别是M1椁室内出土玉衣片2200余枚,是已知汉长安城周边出土玉衣片最多的一座西汉墓,还发现了连缀玉衣片的银缕。将来玉衣复原后,可为汉代玉衣制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而该墓东侧箱南部出土的一组陶质乐俑,为研究西汉时期祭享乐队的构成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虽发现有字封泥 但无法判断墓主人身份

既然发现了印有文字的封泥,能否据此判断墓主人身份?

朱连华表示,汉代有赗赙(fèngfù)的传统,即亲朋邻里有丧事,为助办丧事以财物相赠,这现代人“凑份子”的做法差不多,不过古人会用印有自己名字的封泥把赠送的东西封起来。所以,封泥上的名字应该是“凑份子”人的姓名,而不是墓主人本人的身份信息。何况“庐江邸印”所指的庐江因造反自杀,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墓葬。而“口郤家丞”第一个字看不清的,无法判断是什么字。墓志是在魏晋的时候才出现,汉代的时候还没有墓志。所以,现在还很难判断墓主人的身份。

根据位置、规模和时代判断 这些墓葬当属霸陵陪葬墓

朱连华介绍,其他3座大中型墓葬中,M2是由墓道、甬道、耳室和墓室四部分构成的东西向“甲”字形斜坡墓道土圹墓,全长43米。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开口位四壁有“V”形台阶或斜坡台,下有三级二层台,距现地表深13.6米。葬具可见木椁,由东边箱、南北边箱和棺箱组成。因盗扰,葬式不明。出土器物60余件(组),器类主要有彩绘陶鼎、盒、壶、陶方仓、铜壶、盆、弩机、琴轸、半两铜钱、车马器、模型兵器、铁剑、骨马镳等。

M1、M2位置关系(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M3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构成的东西向“甲”字形斜坡墓道土圹墓,全长25.7米。甬道内有木椁箱结构的外藏椁,椁内可见漆器残痕、铜铃等。墓室为长方形土圹结构,有三级二层台,距现地表深10.4米。该墓也经多次盗扰,葬具可见木椁,葬式不明。出土器物40余件(组),器类有陶瓮、缶、盆、饼、铜镜、带钩、弩机、车马器、铁削、玉猪、石器、骨器等,其中陶器多位于椁室东侧甬道口位置。

M4是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土圹墓室五部分构成的“L”形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全长42.7米。甬道内有木椁箱结构的外藏椁,椁内出土有陶缶、罐、方仓等。墓室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圹,有三级二层台,距现地表深10.7米。葬具可见一椁一棺,木椁由头箱、东西边箱和棺箱组成。墓主葬式不明。出土器物80余件(组),器类有陶罐、方仓、饼、铜鼎、壶、钫、瓿、提梁壶、染炉、耳杯、釜、灯、盆、矛、镜、车马器、铜钱、铁削、口含、鼻塞等。

M21出土铜鋗(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而斜坡墓道土洞墓M21的葬具为一椁双棺,经初步鉴定,北棺内为女性,南棺内为男性,出土铜鋗外有铭文“襄城家铜鋗容三升重九斤”。

除此之外,在M1、M2的南侧与西侧发现了不连的夯土痕迹。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土地修整对原始地貌破坏较大,这些迹象是否为M1、M2墓园的垣墙,还有待进一步勘探调查证实。

“总的来说,西安栗家村汉墓M1-M4规模大、等级高,根据这些墓葬的位置、规模和时代来判断,应当属于霸陵陪葬墓。”朱连华表示,这几座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霸陵陵区的构成以及陪葬墓的葬制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移民需要什么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到:“齐人徐市(音福,同黻)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我们在日本西南沿岸地区所出土的一些古董文物可以发现,不论是材质还是外形,斗鱼当年同时期中国的器物是十分

  • 西游记里,青毛狮子精和九头狮子精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青毛狮子精和九头狮子精,都是两头狮子,而且也都是坐骑,也都下界当过妖怪,而且青毛狮子还下界过两次。既然同为狮子精,自然也免不了会被放在一起进行一些比较,其中,青毛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而九头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那么究竟这两头狮子,哪一个要更厉害一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 纪晓岚为何要烧掉山海经?书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山海经》这部书,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它的看法都不一样,而这部书也的确是非常的神秘的,很多人把它当做神话故事,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不只是神话,应该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总之对于这部书,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而在历史上,纪晓岚曾经想要毁掉《山海经》,虽然后来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当时为什么想要毁掉呢?是因

  • 龙鳅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重启之极海听雷》中出现的各种怪物也极具看点,看过原著的小伙伴肯定对龙鳅记忆深刻,吴邪等人去到杨家就遇到了龙鳅。现实中肯定不存在什么龙鳅,这是在小说里创造出的奇特物种。从外观来看,龙鳅形似蛟龙,尾部强壮,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在看小说时就非常好奇,真人版会如何呈现龙鳅,看到《重启之极海听雷》里的龙鳅后,

  • 故宫龙椅为何一般人不敢坐?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龙椅很多人都知道,指的就是皇宫里皇帝在正规场合所坐的那把椅子,而现如今在故宫里,就是金銮殿上的龙椅。龙椅所代表的含义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有很多影视剧中,那些有野心的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自己坐上龙椅,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人为了龙椅而争的你死我活,成王败寇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故宫的龙椅不是

  • 逐鹿中原的中原是哪里?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逐鹿中原这个词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在各种作品当中都有出现过,而且带有一种争霸天下的霸气之感。不过对于这个词中的中原,很多人也非常的好奇,一般来说,不同时期,中原所指代的面积和区域也是不同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中原就是指河南,或者以河南为重点的地方,但其实,在逐鹿中原这个词里面,这里的中原指的却远不只有

  • 少林寺一役乔峰为什么要以一敌三,把段誉推给下属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天龙八部》中,乔峰和段誉很早就结拜为兄弟,两人算是一见如故,兄弟情深。不过现实中,恐怕他们很难做成朋友。首先段誉和乔峰就不是同龄人,段誉小很多,而且一位是大理世子,一位是丐帮帮主,身份和所处环境都不同,两人很难有交集。只是身在复杂的江湖之上,站得越高想要结交能够真心相待的好友越难,段誉和乔峰算是在

  • 古代青楼女子的最终归宿是什么,多半结局以不幸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青楼女子是一种职业,不过这一行往往吃的都是青春饭,那到了晚年这些青楼女子的最终归宿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好奇,这也是各个朝代史籍记载中所缺失的一部分内容,可能当时也没想着要去记录这些事情。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文人的作品中了解一二,令人遗憾的是,她们的结局多半是以不幸告终,而

  • 古代阵法大全图解,常见的7种气势恢宏的阵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阵法,可能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什么小说中那些强大威力,玄妙莫测的“阵”,就比如说《封神演义》中的十绝阵,《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的“八阵”,《杨家将》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总之,这些活跃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阵法,玄之又玄,纯粹是为了迎合观众和读者的口

  • 长江历史上的大洪水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大禹治水,治理黄河的水患选择“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烂熟于心了。其实黄河的水患不仅仅只是大禹时期的问题,而是一直是从古到近代中国统治者的一块心病。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决口的年份多达达543年,总计159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