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士兵打完仗后怎么办?为何不能立马脱掉战甲?

古代士兵打完仗后怎么办?为何不能立马脱掉战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3/16 22:18:07

1369你啊你7月,在这个月里,明朝的开国大将常遇春病逝,也就是在十几天之前,他刚刚打完自己生平当中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上都之战。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按理说,早该练就一副“铜筋铁骨”,他可是一个连称霸世界的蒙古铁骑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会被区区小病缠身致死?

常遇春去世之际,正是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当时边疆尚未被平定,另有其他势力在暗中虎视眈眈,政治,军事形式严峻,正是用人之际。这时候,朱元璋不会自毁臂膀,而且常遇春的死对他来说更是损失。

史书上关于常遇春的死亡记载是因病致死,那到底是什么病如此厉害,来势汹汹?

其实,在古代打仗之际,曾在部队流行一种说法:士兵打完仗后,即使天再热,也不能立刻脱掉身上的盔甲。这其实和我们平日里说的天热出汗时不能立即脱衣服是一个道理。那么,出汗时立刻脱衣服会引起感冒,打完仗后立刻脱掉盔甲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卸甲风”。简单的来说,“卸甲风”就是指贪凉吹风后所引起的“中风”之疾。士兵长时间穿盔甲战斗,由于铠甲密封性强,导致身体散发的热量和汗液无法及时排出,身体得不到降温,此时突然遇冷会让血管加快收缩,导致心脏无法及时调节血液流动,身体供氧量缺失,血管出现血栓,以至于中风。

宋代时期,经常使用的盔甲是步人甲,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重的盔甲,大约29公斤,明朝时期好一点,大量使用锁子甲,虽然重量还不到步人甲的一半,但重量也有13公斤左右。

可以想象,古代士兵打仗之时,每天要穿着又重又闷的盔甲,不仅为他们的行动增加负重,长时间呆在里面肯定会大汗淋漓。打仗时不得不强忍着难受,可等打完了仗就会有士兵因为贪图一时凉爽而脱掉盔甲,而这样容易让疾病缠身。

1369年,常遇春率领大军北征,7月班师回朝,正值天气炎热,而常遇春最为统帅,不仅要制定作战计划,还要披甲冲锋陷阵,体力消耗极大。长此以往,虽然表面上没事,但身体必然会吃不消。等到柳河川地段时,昼夜温差大,白天天气炎热又重甲在身,到了晚上,气温凉爽,常遇春不顾汗水,卸去盔甲,便引发了“中风”之疾。

再加上,常遇春经常打仗,病痛不断,年龄又上了岁数,身体早已不似当年,早已经达到了极限,而此刻大军远征,又没有良医照料,遂不治身亡。

所以,在正规行军中,经常会存在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打完仗,将军和士兵都不能立刻脱掉身上的盔甲。

当然,除了这一点外,不允许士兵打完仗后立即脱掉盔甲,其实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考虑。

一,预防敌军突袭。

战争结束,如果士兵都卸掉了自己身上么盔甲,开始撤回营地,这时却突然遭遇了敌军的侵袭,没有了盔甲的保护,士兵们再和敌军对抗就会比较弱势,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而且,古代盔甲比较沉重,繁琐,穿起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样一来岂不是给了敌军可乘之机?

二,盔甲是士兵的门面。

盔甲在一方面还象征着士气,电视剧中皇帝御驾亲征一般在皇城中都会穿上盔甲,整装待发,试问路途遥远,他们为什么不去了战场再穿呢?其实这也是鼓舞士气的一种,穿上盔甲也会显得很有威慑力,为战争的胜利添光增彩。

总而言之,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古代在打完仗后,不论再热都是不允许脱掉盔甲的。不仅常遇春是因为“卸甲风”病逝的,历史上还有其他这样的例子,像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王豹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旱地忽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朱贵这个角色并不算很出名,他在梁山好汉中排第92位,上应地囚星。看过水浒的朋友应该知道,朱贵的绰号十分独特,叫“旱地忽律”。这就令人感到十分好奇了,旱地忽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听上去有种不明所以的感觉。后人解读旱地忽律的释义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鳄鱼,另一种是指

  • 曹操和刘邦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曹操虽然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但也会被拿出来放在一起做对比。刘邦虽然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曹操并没有达成和刘邦一样的成就,但是单就论才能来说,曹操不比刘邦弱,甚至强他很多。那么如果说刘邦和曹操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话,刘邦和曹操两人打仗,谁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明清时期住在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们,他们每天上朝的时候的场景都是,皇帝坐在金銮殿宝座上,然后文武百官在下面站着,大家一起商议事情,而这个金銮殿,指的就是故宫里面的太和殿。然而,这其实只是民间对于皇帝上朝场景的一种想象,太和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真的是用来上朝的吗?今

  • 为何说一般人不要去看兵马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说这个兵马俑最好不要去看,也就是说一般人最好不要去看,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有意思的,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其实小编也都分析了一下,发展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兵马俑是殉葬坑之物如果真在了解兵马俑的核心的人会知道,兵马俑其

  • 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宁古塔是当地将军治所和驻地,不过“宁古塔”三字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流放之地。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女人流放宁古塔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流放之人,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楚,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

  • 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马上就到了这个大雪天气了,那么小编就想起来一句话,那就是瑞雪兆丰年了,还有一句就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从上面的俗语可以看出,这个下雪好像对农事真的是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好处了,那么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又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保温,增加水分。农作物的抗冻能力

  • 秦始皇为什么称吕不韦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嬴异人临终前,让儿子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很多观众都好奇,这个仲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史上,嬴政继位时只有13岁,一个13岁的孩子是无法处理家国大事的,所以嬴异人希望吕不韦能够好好辅佐嬴政,实际上当时嬴政的命运是握在吕不韦手里的。“仲父”二字的意义非常重大,看似是对吕不韦的褒奖

  • 香妃不腐女尸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而且印象非常的深刻。相信在这部剧当中有一位女子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香妃了。一位全身散发芬香,能够引来蝴蝶翩翩起舞的异域女子。如此神秘的身份到底是不是民间流传呢!下面我们来慢慢分析!在2001年三月安徽省宿州市省砀山的小县城中!在建

  • 华北第一汉奸是谁?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出现众多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出现了非常多的汉奸,这些人为了眼前的荣华富贵而卑躬屈膝的向敌人谄媚献计。在这些汉奸当中,其中有一位是当年清末时期的进士,抗战时期公开投敌。为了得到日本主子的“荣宠”,不仅大肆宣传日中亲善等伪言论,捐钱、献物,甚至还前往日本参拜靖国

  • 秦始皇陵的水银真的是防盗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陵当中,存在有大量的水银,而对于这么多的水银,究竟有些什么作用,很多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用水银作为江河湖海,建立起一个地下王朝,也有人认为是用来防盗墓的,毕竟水银含有剧毒。但其实,这些水银的真实作用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的水银对秦始皇来说到底是干什么的,下面就让小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