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人是白种人吗?

匈奴人是白种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58 更新时间:2024/3/16 22:18:04

说起匈奴族,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同意了大漠的游牧民族,而且还建立了十分强大的帝国。对于匈奴字,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议,关于这个民族的种族就颇为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匈奴人中亚、东欧的游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种人,另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脉相承,是属于黄种人。那么到底匈奴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

首先,看看中西方对匈奴民族相貌的记载。中国的古代献将白种人称呼为“深目多须”“深目高鼻”。一般而言,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果出现白种人,史书就会特别留意。例如《北史》记载康国人“深目、高鼻、多髯”,《晋书》记载羯族“高鼻深目多须”。而对于匈奴人,中国史书基本没有记载其面貌,而是记载其习俗,这可能是因为匈奴人和汉族的长相差距不算太大。

欧洲史学家对匈奴人的相貌有较多的记载。东罗马史学家普里斯库斯在《匈奴史残稿》中描绘提拉的长相:“他的身材矮短,胸部宽广,头很大,眼睛小,散发出灰色。他的鼻子是平的,脸是黑的。”法国著名汉学家遂良如此描述匈奴人:“身材矮而粗壮,脑袋圆而硕大,宽脸,高颧骨,塌鼻子,胡须浓密,佩一只耳环。除了头顶留一束头发,其部分都剃光。眉很厚,眼睛像突出的杏仁一般,瞳仁是活泼的。”根据以上两者的描述来看,匈奴的长相是比较偏于黄种人的。

当然,光靠历史的记载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分子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匈奴墓葬的文化和NDA分析,南匈奴和北匈奴有很大不同。北匈奴起源于蒙古国的石板墓文化,其Y染色体大多数是Q、R、J、E、N等,和西亚、中亚、东欧民族具有很大的联系;南匈奴起源于鄂尔多斯文化,其Y染色体主要是O3和C2,其中O3比例很高,而汉族的主体就是O3。

在匈奴汗国分裂后,北匈奴的贵族继续与汉为敌,最终西迁,和中亚、东欧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匈人;而南匈奴则选择依附于汉朝,继续居住在漠南(河套)一带,成为了汉朝的子民。魏晋时期,南匈奴进一步南迁到了山西一带,成为“五胡乱华”中的先锋。北魏建立后,大量的匈奴部落融入了汉族。对南匈奴后代的呼延、呼、慕容、尉迟、赫连、宇文姓氏的DNA测试结果显示,其O3占据主导。

这就比较复杂了,意思是北匈奴基本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混血,而南匈奴的混血也比较多,但是总体是黄种人的基因。古代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分布都是很有规律的,越往西,白种人的比例越高,越往东,黄种人的比例越高。根据的《北史》的记载,西域地区除了于阗之外,其他的国家都是“深目高鼻”,而翻过了阿尔泰山后,就应该是黄种人逐渐占据主导了。

古代的匈奴也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在匈奴统一了大漠之后,大漠之上的民族都称为匈奴。当后来的鲜卑征服大漠后,这些民族又改称为鲜卑。以此类推,后来的柔然、突厥和蒙古都是类似的。这样说下来,现在的蒙古必定和匈奴是有渊源的,而蒙古人是典型的黄种人。

在鲜卑族征服大漠后,北匈奴的一部分选择了西迁,一路上又融合其他民族的基因,最终在欧洲演变为“匈人”。显然欧洲匈人的白种人成分比匈奴人的更高,但是欧洲人依然将他们看做是黄种人。

综上所述,就可以断定:匈奴是一个族群十分复杂的民族,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部族,以及黄种人、白种人甚至棕色人种。这些民族又相互通婚,混血的局面也十分频繁。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匈奴人是黄种人是没有问题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士兵打完仗后怎么办?为何不能立马脱掉战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369你啊你7月,在这个月里,明朝的开国大将常遇春病逝,也就是在十几天之前,他刚刚打完自己生平当中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上都之战。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按理说,早该练就一副“铜筋铁骨”,他可是一个连称霸世界的蒙古铁骑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会被区区小病缠身致死?常遇春去世之际,正是

  • 旱地忽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朱贵这个角色并不算很出名,他在梁山好汉中排第92位,上应地囚星。看过水浒的朋友应该知道,朱贵的绰号十分独特,叫“旱地忽律”。这就令人感到十分好奇了,旱地忽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听上去有种不明所以的感觉。后人解读旱地忽律的释义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鳄鱼,另一种是指

  • 曹操和刘邦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曹操虽然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但也会被拿出来放在一起做对比。刘邦虽然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曹操并没有达成和刘邦一样的成就,但是单就论才能来说,曹操不比刘邦弱,甚至强他很多。那么如果说刘邦和曹操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话,刘邦和曹操两人打仗,谁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明清时期住在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们,他们每天上朝的时候的场景都是,皇帝坐在金銮殿宝座上,然后文武百官在下面站着,大家一起商议事情,而这个金銮殿,指的就是故宫里面的太和殿。然而,这其实只是民间对于皇帝上朝场景的一种想象,太和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真的是用来上朝的吗?今

  • 为何说一般人不要去看兵马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说这个兵马俑最好不要去看,也就是说一般人最好不要去看,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有意思的,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其实小编也都分析了一下,发展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兵马俑是殉葬坑之物如果真在了解兵马俑的核心的人会知道,兵马俑其

  • 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宁古塔是当地将军治所和驻地,不过“宁古塔”三字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流放之地。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女人流放宁古塔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流放之人,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楚,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

  • 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马上就到了这个大雪天气了,那么小编就想起来一句话,那就是瑞雪兆丰年了,还有一句就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从上面的俗语可以看出,这个下雪好像对农事真的是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好处了,那么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又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保温,增加水分。农作物的抗冻能力

  • 秦始皇为什么称吕不韦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嬴异人临终前,让儿子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很多观众都好奇,这个仲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史上,嬴政继位时只有13岁,一个13岁的孩子是无法处理家国大事的,所以嬴异人希望吕不韦能够好好辅佐嬴政,实际上当时嬴政的命运是握在吕不韦手里的。“仲父”二字的意义非常重大,看似是对吕不韦的褒奖

  • 香妃不腐女尸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而且印象非常的深刻。相信在这部剧当中有一位女子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香妃了。一位全身散发芬香,能够引来蝴蝶翩翩起舞的异域女子。如此神秘的身份到底是不是民间流传呢!下面我们来慢慢分析!在2001年三月安徽省宿州市省砀山的小县城中!在建

  • 华北第一汉奸是谁?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出现众多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出现了非常多的汉奸,这些人为了眼前的荣华富贵而卑躬屈膝的向敌人谄媚献计。在这些汉奸当中,其中有一位是当年清末时期的进士,抗战时期公开投敌。为了得到日本主子的“荣宠”,不仅大肆宣传日中亲善等伪言论,捐钱、献物,甚至还前往日本参拜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