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是如何击败荷兰收复台湾的

郑成功是如何击败荷兰收复台湾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46 更新时间:2024/1/16 17:08:15

1624年,荷兰人侵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郑成功决定赶走岛上的侵略者。当时荷兰海军还是比较厉害的,但郑成功只用了2.5万士兵加上300艘战船,便打赢了这场战役,他究竟是如做到的呢?相信大家会在一些史书或者影视剧中看过这段历史,郑成功能赢主要还是靠他的谋略,他将荷兰军的水源切断,并且进行包围,补给跟不上是不可能打赢仗的。这次我们就准备讲讲战役中的细节,一起来看看吧。

步步为营,做好万全准备

当时,郑成功正带领着一众将士在金门一代抵抗清军,虽势单力薄,但却实打实是块难啃的骨头。不过清军虽攻不下郑成功,也确实消耗了郑成功的势力。为了能够抵挡清军,守住自身势力范围,也为了救饱受折磨的台湾人民脱离苦海,郑成功决定要收复台湾,以此作为反清复明的据点。

这个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当时面临的困难也着实不小。

第一,郑军或者说当时的中国都缺乏海上作战的经验,要去攻打一座岛确实需要好好考虑。第二,郑成功方面并不熟悉台湾的地形地势,就连如何渡海前往台湾,荷军的军事布局、军队实力也是一概不知。第三,当时郑军还面临着清军的攻击,若是贸然攻台,搞不好台湾的荷军就和清军勾结,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更是难办。

鉴于此,郑成功并未说风就是雨,说想攻打台湾就去了。相反,他清楚地明白,想要一举拿下台湾,拜托当下的困境,就得慢慢谋划,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步步为营,方有可能获得成功。

恰好当时有一个叫何斌的客家人,从台湾逃到大陆来寻访郑成功。他从前是在台湾为荷军办事的,十分熟悉台湾的地形地势不说,还对荷方的军事部署很是清楚。不过,他与荷兰人发生了纠纷,在当地混不下去了,不得已才找了郑成功谋个出路。这对于郑成功而言可谓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是时候。

不仅如此,郑成功为了给收复台湾创造良好时机,抓住顺治帝去世,清军无暇征战的机会,假意与清军议和,使自己的后方安稳。免得到时候台湾没攻下,反倒叫清军趁虚而入,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除此之外,郑成功为了放松荷兰方面的警惕,在荷方派人来打探他是否有意征讨台湾时,故意说自己很希望和荷方保持和平的状态,攻打他们更是“无稽之谈”。他释放出自己无意收复台湾的假信号,令荷军以为自己想多了,放松警惕的同时也收回已经派来的援军,叫他们的兵力比不上自己的。到时候他们就算想再次求援,时间上也来不及。

这样一来,郑成功可谓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粮草充足、兵马精悍,敌军又处于不知情的情况,大后方也是安稳无忧的。由此,收复台湾的战役就悄悄地打响了。

渡海开战,势如破竹

公元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将士二万余名,乘坐战舰百余艘,渡海前往台湾西南部——荷军的主要活动地点。郑成功的计划是首先渡过台湾海峡,然后顺利登上海岸,在陆地驻扎,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与荷军开展海战与陆战。

根据事前的仔细了解,郑成功知道荷军的主要军事据点就是热兰遮城(台湾城)和赤嵌城,两个地方都有炮楼,二处互相呼应,形成联合之势,在敌军还未登岸之前就以炮火远程射击的方式击毁战舰。两个地方联合,可攻可守。想要突破这个困局,郑成功想了两条计策。

第一条,便是登岸的地点。既然这两城的炮火如此厉害,自然不能硬碰硬,否则便是船毁人亡。所以,郑成功打算从鹿耳门这个航道登陆,避开荷军炮火的射程范围,这样便能顺利登岸,还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第二条计策便是,打破热兰遮城和赤嵌城的联合,逐个击破。热兰遮城和赤嵌城虽然都有炮楼,也都有士兵驻扎,但相比起来,赤嵌城的军力要弱很多。所以,郑成功打算先攻下赤嵌城,到时候热兰遮城就是孤身受敌,任它人马再多,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就这样,在郑成功的精心布置和安排下,郑军打了荷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说,还趁势攻下了赤嵌城。而后,郑成功便开始围攻热兰遮城。不过,郑成功并不着急,他打算一边安定和稳步扩展自身势力,一边围困剩下的荷军,就算不发兵攻打,光靠耗,也能生生耗得他们弹尽粮绝,乖乖投降。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缺水断粮又等不到援军的荷军便主动投降了。这一役,郑成功完胜。

收复台湾的意义

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从荷兰殖民者那里成功地夺回了中国的领土,捍卫了国家的土地与尊严,解救了在殖民者手下受折磨的台湾人民。不仅如此,郑成功的行为郑重地世界宣告了,历史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这里扎根发展,将大陆的化带入台湾,使中国的文化基因深刻地印在台湾人民的血液中,增强了台湾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都有莫大的贡献。

丘逢甲先生评价郑成功“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又说他“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事业”。确实,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功绩,应当被世人铭记、学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悟空第一次离开是因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又回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曾经多次被赶走,很多人对这些情节应该都还是印象深刻的,比如在他打死了白骨精之后,还有真假美猴王之前,还有一次是因为打死了强盗,那他第一次离开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当时取经队伍里面只有孙悟空和唐僧两个人,观音也是因此将金箍给了唐僧,但当时并没有猪八戒去请大师兄回来,那孙悟空是为什么

  • 虚竹为什么能破珍珑棋局,其实是顶替了段誉的戏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天龙八部》的读者在看完整个故事后,肯定会对萧峰的死感到惋惜,同时羡慕萧峰、虚竹和段誉这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其实这三人的身份地位完全不同,萧峰是丐帮帮主,被天下豪杰树立为楷模;段誉是大理世子,但完全没有贵族的架子,待人忠厚坦诚;虚竹只是一位普通的少林子弟,刚出场时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却阴差阳错破解了珍珑

  • 落后就要挨打,为何在古代落后常常打败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是从清朝末年开始,我国经历的一系列磨难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个道理,因此才要不断的发展自己,只有国家足够强大的时候,才不会再重演曾经的悲剧。然而这句话如果放在古代整个环境下来看,似乎又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历史上有太多先进文明被落后文明打败的事情了,这究竟是

  • 大明无明君大清无昏君说的对吗?如何看待朱元璋、康熙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有一种说法可以说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了,那就是“大明无明君,大清无昏君”,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明朝没有明君,而清朝没有昏君。这样的一种说法,自然是对明清两个时期的皇帝进行了一种明君和昏君的阵营划分和评价,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自然是认为这完全是瞎扯,但有人却认

  • 曹操猛砍大树,大树为何会喷出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人受伤了会流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听说过树受伤了也会流血吗?很多人自然都是不相信的,这得是神话传说里面才会出现的吧,树和人不一样,本身就没有血液,又怎么会流血呢?其实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曹操对着一棵大梨树猛砍,却发现树中留出了血液,还溅了曹操一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是怎么

  • 令狐冲武功是不是仅次于东方不败、风清扬的天下第三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笑傲江湖》中,如果给各个角色的武功做个排名的话,最没悬念的应该是东方不败和风清扬,他们稳坐前二宝座,那天下第三高手会是谁呢?就武功配置来看,应该是令狐冲,独孤九剑加易筋经还有吸星大法,有这三门最顶级的武学集于一身,还有谁能战胜令狐冲?话虽这样说,但实战恐怕就不是这样了。方证大师、左冷禅和任我行的武

  •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迁还是非常有难的一个人,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才写出了今天的旷世其作《史记》,大家可能不知道司马迁有多难,这个问题什么的起身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下面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司马迁写这个史记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吧,还有这个司马迁写史记都经历了哪些磨难呢?下面都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司马迁写史

  • 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司马迁和司马谈的故事,很多人都想知道司马迁这么厉害,那么这个作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做了什么样的榜样呢?还有这个司马谈对这个司马迁有哪些影响呢?话说这个司马谈在临终前对这个司马迁做了很多的嘱托了,那么这个嘱托都包含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继续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嘱托其实就

  • 西瓜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发源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炎热的夏季又到了,在个季节当中,清凉解暑的西瓜相信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爱吃的水果。但是很少人知道的是,其实西瓜并不是原产于中国的水果,而是非洲大陆献给世界的赠礼。唐朝末年,西瓜从非洲传入了西域,并开始得到当地中原商人的注意。金灭辽宋后,西瓜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南宋初年,使者洪皓在金国发现了这种外形奇特、口

  • 杜康是酿酒鼻祖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酒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那酒究竟是由谁发明的呢?传说杜康是酿酒鼻祖,古代很多造酒业都把杜康尊为祖师爷。不过杜康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因为根据《史记》中的说法,杜康生活在夏朝,还有一种说法,说杜康是黄帝的大臣。这段历史距今实在太过久远,所以都以传闻偏多。那下面就由52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